邯郸武安古定晋禅院
古定晋岩唐代舍得塔
邯郸武安市定晋岩在太行山西部,定晋岩位于武安市西北35公里的活水乡口上村寺沟,海拔高约800米,属于太行山余脉老爷山山脉的南支脉。定晋岩下有禅果寺,《武安县志》记载:定晋岩在县西北八十里。高百余仞,悬崖如盖,松柏森蔚,下有梵宇层建,风雨不能侵。禅果寺历史始于魏文帝黄初三年(222)。东魏高欢帝建禅果寺,规模宏大,寺院建筑有山门、二门、水陆殿、地藏王殿、大雄宝殿、二十四诸仙殿等64楹。历史上曾多次对寺院进行修缮,隋开皇八年(588)对禅果寺进行重修。在唐代称为古定晋禅院。至后唐同光时寺院只存有“阿弥陀佛一尊、圣僧一尊、椅子一把”;后唐“大唐同光元年(923)岁次癸未七月起功,至天成元年(926)岁次丙戌九月院成”对古定晋禅院进行了大规模的重修,修建了法堂、僧堂、厨库及禅棚等。后“经年代远兵兴荒焚,其余皆废,唯大殿一所俨然如故。”
在寺内保存的唐代墓塔中,有一座重修时年款为宋代政和年间题记,内有壁画。根据题记该寺院在宋代政和年间曾进行修缮。
明正统年间(1436-1449),妙善净朗,号月亭,俗姓梁,山西古魏榆人(晋中榆次区);受业常乐寺亲教大和尚,后到武安县“闻善知识思宝大和尚”,后到定晋岩遇见此境,发愿重修。于正统二年(1437)开始修缮定晋禅院,先后修建毗芦阁一所,地藏十王殿、三门过街楼、罗汉堂、诸天殿、圆觉殿、水陆殿等建筑,传曹洞宗法,续传“洪福德行,了义智惠,妙净圆明,通真胜会”主持法席32年,寂于明成化五年二月三十日(1440),葬于定晋岩塔院,今存有灵骨塔。
明代正德十年(1515),定晋岩禅果寺遭到大火,使刹内建筑全焚。邢台“顺德开元(祖)奎公代造其寺一概如皆新”;嘉靖三十五年(1556)禅果寺主持真禄有崇增建部分建筑;万历四十年(1612)重修禅果寺龙王庙,明崇祯四年(1631)又修筑了乌龙桥。清代乾隆、道光年间又进行重修,民国十七年(1928)寺院进行了最后一次重修。自1940年后定晋岩禅果寺失修并废弃。
改革开放后,国家加强了文物保护工作,1976年代在第一次文物普查中,文物管理部门组织专业人员对定晋岩禅果寺进行调查和保护。现今在寺院范围内保护有后唐碑(《磁州武安县定晋山重修古定晋禅院千佛邑碑》)1通,明清至民国碑刻19通,明代草书碑2通,明代三世佛雕像3尊,三头六臂菩萨像1尊、龙池佛1尊;唐代灵骨塔3座,明代墓塔14座,明代乌龙桥1座。除此之外,还保留着大量的遗迹和与这些遗迹相关的“稠树开怀生子”、“虎母养祖师”、“龙池涌碑”、“龙潭虎穴”、“鸳鸯峪”等传说故事。
1.稠树。位于北崖下诸仙殿前,两棵并蒂稠树。二颗围约二米多,当地人称稠树为姻缘树,树旁有观音堂。相传有大乘僧来到定晋岩。在两树前传法挂衣,其树忽然开而晃动弥合,与另一稠树交媾,满十月树体破裂生产二男稠禅、稠定。又指虎为二子哺乳,得以无边的法力。
2.龙潭虎穴,龙潭即涌碑池,传在涌碑前有二龙从池中跃起兴于寺前;虎穴在寺西。“僧稠解二虎”的传奇故事,见于《唐僧传·僧稠传》,书载僧稠体魄健壮,精通武功,一天去往怀州王屋山修法途中,见两虎交斗,咆哮声震动山岳,僧稠为了不使它们互相残杀,便用手中的禅杖进行调解,于是两虎各自散去。
3.龙涌碑池,在乌龙桥东有一水潭,相传,后唐天成年间寺院重修后,欲立碑记述功德,因当地没有碑料,在大殿刚刚建成时的一天,在此二龙现形施法,一时间大雨倾注,并将这里冲刷成池塘。后从池内涌出青石一条,长一丈七尺。“琢之如珉,磨之荧然”石工将其琢为石碑一通立于堂前。即保存至今的后唐碑。因此碑石质坚硬,正面三寸许荧然、光明如镜,对面山景如海市蜃楼般映入其中,又称透影碑。
后唐《重修古定晋禅院千佛邑碑》
在定晋岩禅果寺内保存的大量的石刻中,以《磁州武安县定晋山重修古定晋禅院千佛邑碑》(简称后唐碑)最为珍贵,此碑又称“透影碑”
关于后唐碑,还有一个神奇的传说故事,这个故事就记载于后唐碑文中,碑文说:“道清睹此圣事,乃全枯意马,若楚心猿,又罄勤忠,焚香发愿,别化千人之邑,同修一劫之缘,荩造高楼,安排佛像。兹愿已集,碑纪微功。所住山中,素无青石,求之莫有。於天成二年岁次丁亥七月二日,有二龙斗於寺前,峪内雷訇电曜,水溢沟穿,现出青石一条,长一丈七尺,琢之如珉,磨之莹然,龟头□□,皆获足矣。”今在岩东有“涌碑池”。
后唐碑立于定晋岩北岩原禅果寺原寺院内。碑为青石质,石质坚硬,通高4.08、宽1.14、厚0.31米,碑首与碑身为一体。在周围有碑中记载而至今生长旺盛的二棵“稠树”;有唐代灵骨墓塔,《重修大功德古定晋岩禅果寺碑记》、《定晋岩创建乌龙桥碑记》、《张镜心草书碑》、《重修古佛地藏诸位菩萨碑记》等。
后唐碑正面中部有三寸许,光明如镜,能映对面山景。故当地称为“透影碑”;碑石虽然坚硬,由于曾遭火焚,且经历千年之后损坏严重,以致碑阳额已残,雕刻脱落,数处开裂,使碑文四周有石片剥离,文字大多已佚失。现字迹仅存三分之二。1997年3月,文物管理部门对后唐碑进行保护并修建碑楼。
原碑文共36行,每行72字,计有2592字。碑文为楷书,有界格。主要记叙了禅果寺的地理位置,建筑规模及各种传说,以及佛教弟子重修禅果寺的情况。碑文后半部为四字诗,共5行,每行8句,主要记录了禅果寺的历史。
在徐珂编著《清稗类钞》鉴赏类三中,引《中州金石录》记载着这块后唐碑,“重修古定晋禅院《千佛邑碑》,天成四年九月,释道清撰,俗名《透影碑》。”
《磁州武安县定晋山重修古定晋禅院千佛邑碑》的碑文收录于《全唐文》卷921,并注明为“道清,後唐天成中沙门”。碑文录入于下:
磁州武安县定晋山重修古定晋禅院千佛邑碑
原夫佛理,志大意微,有德而风靡三皇,无位而匡乎八表?。化迹隐显,利用投机。(阙四十二字)宣戒善日用日新。道证无生,不的不莫,有相不惮於理,执空恐滞於魔。昔在千人志居中(阙二字)敬(阙三十五字)也。生知罪福(阙二字)猛列出家,志气异於常徒,顿舍亲孤然山峪,暑风寒雪,已辩春秋,叶落花生,方知冬夏。缘(阙三十一字)东魏黄初三年,高欢帝所造也。又《杂集异记》云:“魏时有大乘僧,不知生族,诸天降食,以供其斋。忽夜梦二竖,凭(阙二十二字)俗服於山石边,有大周树,本坚枝密。其僧将法衣往树欲挂,其树忽尔开而{隹云}之,俨然掩合,神力弥缝。乃婚媾长於二子,彳爰一十二年,却至树边,树开而(阙十四字)有虎斗庵前,师乃以手约杖驱,而皆弭伏。後之人因其树,号“周禅师之寺”焉。又改为“定晋禅院”。禅室山岩,唯高唯邃,龙池虎穴,左之右之,上至天宫,下穷於地狱,乃为师之(阙二字)道清以考此凡志求(阙二字)踪揆度古基,特兴盖造。从大唐同光元年岁次癸未七月起功,至天成元年岁次丙戌九月院成,法堂僧堂,厨库(阙一字)屋并在岩峦之下。禅棚石室佛经(阙一字)像安於峭壁之中。木秀山巍,<页>(阙四字)禽(阙一字)兽,简畔成群,洞(阙一字)祥风,泉源细水。花芳艳翠,香逐云浓,散雨龙寒,飞霜石冷。幽闲异境,大圣所居,古迹金田,遂重修葺。昔日禅定石室一所,(阙一字)塞无踪,忽然自开,收得道具数件,乃是周禅(阙一字)僧所用之物也。有单梯一条,邻高百(阙一字)倚於岩下,莫知年载。有坐禅棚一所,出於峻壁之中,下去地一十五丈。於同光三年九月十(阙一字)特然修换,材木皆新。棚上有阿弥陀佛一尊、圣僧一座、倚子一只、盖一顶。
道清睹此圣事,乃全枯意马,若楚心猿,又罄勤忠,焚香发愿,别化千人之邑,同修一劫之缘,荩造高楼,安排佛像。兹愿已集,碑纪微功。所住山中,素无青石,求之莫有。於天成二年岁次丁亥七月二日,有二龙斗於寺前,峪内雷訇电曜,水溢沟穿,现出青石一条,长一丈七尺,琢之如珉,磨之莹然,龟头,皆获足矣。建兹福事,际会明朝,立(阙一字)之功,上归皇化,君圣臣贤之代,民康鼓腹之年。牧薮歌而乐乎哉!风雨时而礼何有?三郡潜龙之地,九州一统之时。帝慕尧风,皇宗舜海。金枝黄钺,掌钜钅鹿之山河;帝子亲王,秉邢台之旌节。(阙二字)乐业丰稔田畴,民义於君,君贤於德,罚忠劝善,刑法无差,举直退私,人滋寿富。皇天後土,翼助山河,湮毁困穷,皆沾霈泽。浩浩九围之道,民无德而称焉;滔滔六合(阙二字)禹吾无间然矣!
滏阳西面,古迹重兴;云岭岩前,金园再建。巍峨突兀,插霄汉以廷廷;耸峻が赠,掩莲宫之郁郁。周禅解斗之虎,窠穴仍多;贤良造化之基,器用不少。凡施功力,暗叶神聪,永彼元规,如蒙圣助。无私善事,众慕如归,利物深缘,易为成就。千门万户,自舍家财,伐木穷山,人心不惮。有邑首都维那三人,次维那十人,悟身若幻,生务生(阙一字)其构良因,耳相勉导。逐处乡邑,次立维那,举其万法之门,结会千人之数。各有名氏,镂之碑馀,基我邦家,垂诸善则。乡(阙一字)■命,动静咸宜,化召信心,从风集事。继千佛之大行,踵百福之遐功。克荷僧徒,捐情圣业,筠篁志气,山岳心田,重义轻金,守公奉法,岁寒如一,运顺始终,建碑勒名,以彰成事。邑主沙辩门(阙三字)心化利,上报皇恩,录彼圣踪,请叙文也。沙门宗仁,僧门无艺,儒教荒疏,自度铅刀,难镌宝玉,岂将瓦砾,连布琼瑶。频垂雅命,坚令撰修,兑之既难,实录前志彳爰之(阙四字)所冀,殊祯绝瑞,万代长存;巨福良因,千年不泯。更显前事,章句颂焉。
日月递照,乾覆坤维。四时列序,万象咸宜。去彼取此,昭德塞违。天地之心,圣人则(阙五字)。(一)东魏仁君。一匡天下,八表咸宾。周禅是敬,悟法情忻。金田创造,宝辇勤勤。(二)化缘有尽,圣道多门。或隐或显,有法有存。留真设像,资福济(阙五字)福利彳爰(阙一字)。(三)一僧坚操,二利俱陈。深山守道,古寺求真。心猿息虑,苦节於身。岩峦作伴,虎豹为邻。(四)三业障重,六贼为亲。勤修十善,远劫良(阙六字)出沈轮。巨善邑会,日用日新。(五)
僧稠禅师与定晋岩
在定岩岩禅果寺的金石碑记中,均对北齐时期佛教史上的重要人物僧稠禅师有记载。僧稠禅师在道宣《续高僧传》卷八有传记,在《齐邺西龙山云门寺释僧稠传》中记载着僧稠禅师的籍贯、出家地、修禅师承及传禅路线等。
传记说:僧稠,俗姓孙,望出昌黎,后迁到钜鹿郡的廮陶县,“性度纯懿孝信知名”勤奋学习通经典史学,征为太学博士。以“讲解坟索声盖朝廷”,但“数厌世烦一览佛经涣然神解”。北魏正始四年(507)在钜鹿郡(今河北平乡县)景明寺出家,师从僧寔法师,时年二十八岁。
僧稠从学,最初从道房禅师受行止观,道房为跋陀的“神足”。“既受禅法”后北游定州嘉鱼山,嘉鱼山在今河北省曲阳县东,在此修行未得证果,准备改诵《涅盘经》。后得到泰岳来的一位禅师指点,重下决心“依涅盘圣行四念处法”摄心苦练,“九旬一食米惟四升,单敷石上不觉晨霄,布缕入肉挽而不脱,或煮食不熟,摄心入定动移晷漏,前食并为禽兽所啖,遭贼怖之了无畏色”。达到了禅定的境界。五年后,僧稠禅师又赵州嶂洪山向道明禅师受十六特胜法。嶂洪山,应在今临城县境内,在《续高僧传》智舜禅师传中说智舜禅师是赵州之“大陆人”,大陆即廮陶,今宁晋县。“开皇十年下诏曰。皇帝敬问赵州房子界嶂洪山南谷旧禅房寺智舜禅师。”由此知嶂洪山在邢台临城境内。房子即今河北临城县,属赵州郡辖。僧稠禅师在嶂洪山修禅得到了进一步提高,“方为说诸业行。皆摧其弓矢。受戒而返。”然后到鹊山,鹊山在今河北内丘县,与临城相距不远,鹊山有佛图澄遗迹,今鹊山且停寺有佛图澄弘法传说。僧稠在这里继续禅定“九日不起,后从定觉情想澄然。”
僧稠在少林寺见到跋陀后汇报了自己的禅定的情况,跋陀称赞说你是中国禅学学的最好的人。后来僧稠在跋陀的指导下,其禅法更上一层楼达到了更高的境界。
为了弘扬佛法,先后在王屋山,怀州青罗山、马头山等地传授佛法,期间见两虎相斗,“乃以锡杖中解,各散而去。”此时僧稠的声誉已经遍及朝野上下。北魏孝明帝曾三次下诏请他入宫弘传禅法,他对使者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乞在山行道不爽大通,帝遂许焉。乃就山送供。”到了魏孝武帝永熙元年(532),“既召不出,亦于尚书谷中为立禅室。僧稠在常山(河北正定一带)传法时,定州刺史、彭城王等人“请至又默之大冥山,创开归戒奉信者殷焉。”僧稠弘法传禅的威望日高一日,在当时称他为“道张山世望重天心”成为一代佛教领袖人物。
僧稠禅师为少林寺住持。唐代开元十六年(728)所立《嵩岳少林寺碑》记载:“稠禅师,探求证法,住(主)持塔庙。”并认为:僧稠禅师主持少林后,开创习武一代之先河。自跋陀后成为少林寺二祖。明代嘉靖二年(1523)《嵩岳少林禅寺德心政公和尚灵塔记》也记载:“钵陁(跋陀)开基,稠禅继续,元朝雪庭,归于洞派。”说明了僧稠禅师在少林寺的地位和他对少林寺形成尚武风气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北齐文宣帝高洋即位后,于天保二年(551)下诏请僧稠禅师赴邺都“教化群生”,在宫中僧稠给皇帝讲述经典义理和禅法。后又回常山旧居。天保三年(552)文宣帝下诏在邺都西南八十里龙山之阳,“为构精舍,名云门寺,请以居之,兼为石窟大寺主”;僧稠为“两任纲位,练众将千”均由国家供养。同时皇帝“充诸山谷并敕国内诸州,别置禅肆。令达解念慧者就而教授时所讲诵”“今以国储分为三分,谓供国自用及以三宝”。
僧稠于乾明元年(560)四月十三日示寂。皇建二年(561)五月起塔。
僧稠禅师的一生没有离开山林,武安定晋岩应为当时僧稠禅师传法修禅的寺院之一。在这块后唐碑碑文记载:
东魏黄初三年,高欢帝所造也。又《杂集异记》云:“魏时有大乘僧,不知生族,诸天降食,以供其斋。忽夜梦二竖,凭(阙二十二字)俗服於山石边,有大稠树,本坚枝密。其僧将法衣往树欲挂,其树忽尔开而{隹云}之,俨然掩合,神力弥缝。乃婚媾长於二子,彳爰一十二年,却至树边,树开而(阙十四字)有虎斗庵前,师乃以手约杖驱,而皆弭伏。後之人因其树,号“稠禅师之寺”焉。又改为“定晋禅院”。
这段短文讲述了四个问题,其一是寺院的年代历史悠久,为东魏黄初三年,高欢帝所造。其二是有关于僧稠禅师的出世传奇,说在魏时有僧人不知生族,诸天降食以供其斋,有一将僧服挂在稠树上,这棵稠树突然开了,又俨然合上,生有二子。其后的各代碑刻都有这样的记载,如民国《重修定晋禅果寺碑记》云:“胜地名区,古迹良多,他如僧衣挂稠树,生二子,曰(稠)定,曰(稠)禅。”其三是流传最广的“僧稠解虎斗”故事。即有二虎斗于庵前,稠禅师以手杖驱开。其四是关于寺院的名称的来历,“後之人因其树,号“稠禅师之寺”焉。又改为“定晋禅院”。”后人称定晋岩禅院为“稠禅师成道之场”。
碑文又载:稠禅师于该寺“猛烈出家,志气异于常徒,顿舍亲孤,然山峪暑风寒雪已辨春秋,叶落花生方知冬夏。”
关于僧倜禅师的记载,还有唐张鷟撰《朝野佥载》,但著作时代与道宣《续高僧传》稍晚,在河南登封嵩山少林寺、安阳小南海石窟、武安定晋岩禅果寺等地还有相关的金石碑刻。
僧稠禅师原籍在《续高僧传》和《朝野佥载》记载:
释僧稠。姓孙。元出昌黎。末居钜鹿之廮陶焉。性度纯懿孝信知名。而勤学世典备通经史。征为太学博士。讲解坟索声盖朝廷。将处器观国羽仪廊庙。而道机潜扣欻厌世烦。一览佛经涣然神解。时年二十有八。投钜鏕景明寺僧寔法师而出家。
“元出昌黎”是指郡望,昌黎应为今辽宁义县境内设交黎县,而非今之河北的昌黎县。昌黎为古郡名,汉代所置。史载:东汉安帝元初二年(115),改交黎县为昌黎县,为辽东属国治所。三国曹魏时期(220-265)为幽州昌黎郡,郡县同治。西晋(265-316)为平州昌黎郡。十六国时期昌黎先后属前燕、前秦、后燕和北燕昌黎郡。东晋太元五年(380)前秦灭前燕,昌黎县仍属平州昌黎郡,郡治所迁至龙城(朝阳市境)。太元九年(384)慕容垂建后燕,冯跋于东晋义熙五年(409)灭后燕建北燕,都龙城,昌黎县仍属平州昌黎郡。在南北朝时期(420-581)昌黎县归属北魏拓跋氏,属营州昌黎郡。到隋代初期建置废除。
“末居钜鹿之廮陶焉”即今天河北宁晋县,古代时为钜鹿郡的廮陶,应为孙姓的迁居地,至今宁晋一带孙姓为一大望族。有关河北邢台一带的移民,在史料中有大量的记载,其中在后赵石勒时期到南北朝时期移民最多,形成了该地区的移民高峰。
在《朝野佥载》中记载中的僧稠籍出邺人。原文为:
北齐稠禅师,邺人也,幼落发为沙弥。
从《朝野佥载》记载看,只是简略记载了稠禅师为“邺人”,对于望出及迁居地、出家地都没有过多的记录。
我们认为:关于僧稠禅师,时代较早的《续高僧传》记载应为真实的。而《朝野佥载》所记比较模糊,其“邺”为僧稠禅师的活动地。就此我们对传记和其他史料中分析,僧稠禅师的一生都以中原地区为主要活动地区。“元出昌黎”“末居廮陶”“投钜鹿景明寺僧寔法师而出家”“既受禅法北游定州嘉鱼山”“又诣赵州障供山道明禅师”“尝於鹊山静处感神来娆”“便诣少林寺祖师三藏......即住嵩岳寺”“后诣怀州西王屋山,修习前法”......“魏孝武永熙元年。既召不出。亦于尚书谷中为立禅室。集徒供养。又北转常山。定州刺史娄睿。彭城王高攸等。请至又默之大冥山。”“天保二年下诏曰。久闻风德常思言遇。今敕定州令师赴邺教化群生。”“天保三年下敕于邺城西南八十里龙山之阳,为构精舍。名云门寺。请以居之。兼为石窟大寺主。”到“以齐乾明元年四月十三日辰时。绝无患恼。端坐卒于山寺。春秋八十有一。”从以上记载看,僧稠禅师修禅弘法活动路线是十分清楚的。
在武安周边还有多处僧稠禅师留下的遗迹。如磁县观台镇五合乡北羊城村有“僧稠禅师寺”遗址,河南安阳市善应乡洹水北岸,有僧稠于天保六年(556年)参与雕凿的小南海石窟等。结合这遗迹我们认为应是僧稠禅师后期在邺活动时的遗留,其传说产生当为后人附会,但产生年代较早。
古定晋禅院与邢州开元寺渊源
古定晋禅院历史悠久,自黄初三年(222)创建到后唐天成四年(929)九月九日,已有700年的历史了。后唐时期对古定晋禅院进行了重修,修缮后勒石记事立《磁州武安县定晋山重修古定晋禅院千佛邑碑》,值得注意的是,在碑文的记载上有“邢州开元(寺)□□□□□□□□□□□□□□□”以及“竭忠建策兴复功臣安国军节度使邢洺磁等州观察处置使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司徒使持节邢州诸军事守邢州刺史北御史大夫上柱□□□□□□□□□□□□□□□□□”内容。这些记载揭示了古定晋禅院与邢州开元寺有着密切的关系。
从地理上说,武安山定晋岩是通往山西的必经之路,此前我们在定晋岩北,邢台沙河市西刘石冈乡广阳山漆泉寺遗址也发现一通唐代碑刻,此碑为《大唐□□□□寺故觉禅师碑铭并序》。碑立于漆泉寺最上一级台级西侧,碑座位置没有移动,碑首落地,双龙首,中间篆有碑铭:大唐故觉大师之碑;碑身已不在原地。经过访问,此碑在文革时期,寺庄村农民将碑身破成数块,其中两块移入寺庄村一农民家中。残碑存有两块,长110厘米,厚26厘米,一块宽52厘米,一块为48厘米。共存28行,计有610多字。释读碑文后,其历史文化价值很高。
《碑铭并序》首行有“大唐□□□□寺故觉禅师碑铭记”,每二行有“检校兵部郎中兼邢州刺史侍御史”。根据民国版《沙河县志》记载:唐漆泉寺碑,检校兵部郎中兼邢沙刺史侍御史元谊撰文,前凉王府参军兼翰林院侍读学士王少康正书。
从残存的碑文释读,“禅师曰惠觉,中海新罗国人,姓金□氏”来到大唐学习佛法,“二十三岁具僧戒”,“诏僧籍于邢州开元寺”。“居无几时”后,到“洛京有荷泽寺,禅师僧曰神会,名之崇者,传受于南越能大师,广开顿悟之□……”。经过学习后“次明知见,引喻开发,意若有获,归而继思,或有不尽”;“明年复往,诣为导师”“心无所起,即真无念,岂远乎哉。于是深其微趣,属灯乃明”。“大历元岁,□义军司马……,请导师之留音,追荷泽之壇教”。在沙河广阳山漆泉寺七八年,“大历九年(774)三月十九日夜归……”774年园寂后,“建十季住□□塔”于广阳山。
《碑铭并序》发现的意义,一、补充了《六祖坛经》中的历史,证实神会传法于邢台开元寺这个事实。二、提示了邢州与洛京的交通路线,三是为研究中外文化交流史增加新的材料。
沙河与武安两块唐碑的发现,证明邢州开元寺在当时的影响。以致到明代时古定晋岩禅院火灾后,顺德府开元寺主持祖奎禅师出资重建,续传了曹洞宗法脉。不久前,在武安市图书馆发现大量佛经,其中一部分有“顺郡城内古开元寺”“古开元寺”印记,个别版本中还有墨书题记,其中还有一件清代同治十一年二月“西域轨范意旨单”,这些材料的发现都说明了武安与邢台开元寺的联系十分紧密。
我们在研读古定晋岩禅院的资料时,注意到明代妙善净朗的法脉问题,在正统年所立碑刻上有“稠禅祖师道场”及“洪福德行,了义智惠,妙净圆明,通真胜会”十六字脉决。从字辈上分析,应为曹洞宗“二十八世雪庭下十四世顺德开元万安广禅师俗姓贾演派计三十二个字,后人呼称为贾菩萨宗”这三十二个字为“广从妙普,洪胜禧昌。继祖续宗,慧镇维方。圆明净智,德行福祥。澄清觉海,了悟真常。”中洪字下起演的十六个字派。妙善净朗为该脉第九代传人。其法嗣自“圆”字在禅果寺依次传承,明正统《河南彰德府磁州武安县重修古定晋岩禅果寺碑记》中的“禅果寺住持净朗徒圆就、圆寿、圆兴、圆旺......”等“圆”字辈的25人,“明喜、明澄、明杰、明会、明和、明真....等”“明”字辈的法孙9人。明嘉靖《重建大功德古定晋岩禅果寺碑记“传至“通”字辈,碑文后有“通饶”。
在寺沟北100多米的和尚坟内有12座灵骨塔,有明开山一代妙善净朗、妙理、徒圆惠、圆澄、圆爱等和尚的坟塔。
武安定晋岩一角
稠树
保存至今的明代石雕佛像
寺院遗址前的历代石刻
后唐《重修古定晋禅院千佛邑碑》,又称透影碑
后唐碑局部
碑首曹洞宗正宗之派题记
定晋岩塔院
舍利塔局部
保存的佛像供台
在乌龙桥东有一水潭,传为龙涌碑池。
定晋岩佛龛
定晋岩保存的碑刻与塔幢
寺院内文人的题咏碑刻
定晋岩优美的环境
读燕赵史 传承优秀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