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年后我戒烟成功了,逐渐明白,戒掉烟瘾必须跨越的3个心理

你生命里重要的人,习惯抽烟吗?

前天晚上好朋友小乔打电话过来,我听到声音中有些许无力,追问之下,才知道她住院了。

她虽然是个女孩子,却“不良嗜好”不少,烟酒不离身。尤其是烟,基本上2天一包烟,比一些男人抽得还厉害。

这次住院就是因为咳嗽得很厉害,医院检查结果,肺部有积液。医生已经明确要求,必须要戒烟,不能再那么任性地抽了。

其实,这已经不是医生第一次和她说这个事了,去年这个时候,也提到过。当时,她还信誓旦旦的说要戒烟,结果还没到半个月就旧态复发了。

我身边很多朋友都有抽烟的习惯,不只仅限于男的,好几个女孩也都抽烟。

他们也明白烟盒上那句“吸烟有害健康”的意思,但就是戒不了,总有着各种各样的借口。

据统计,约80%的烟民都有过戒烟的想法。

但最终戒烟成功的人,只占到了吸烟人数的3-5%之间。一个人为什么这么难戒掉烟瘾呢?

那些年,为什么戒烟总是戒不掉?

我们都知道,烟里面含有一种东西,叫作尼古丁(Nicotine),俗名烟碱,是烟草的重要成分。

尼古丁进入体内会刺激脑部下视丘神经产生振奋的感觉,长期的刺激下,如停止吸入尼古丁,就会感到精神不振、萎糜无力、甚至打哈欠等。

很显然,这是神经上形成依赖性的重要原因。当想要戒烟的时候,就要忍受无法吸烟的难受。

那么,如果我们能够忍受这些不舒服,是不是就可以戒烟了呢?答案,是否定的。

很多人的戒烟之路,除了身体的不适之外,同时还有心理痛。也就是俗话中,难以走出心瘾的控制。

2年前的我,曾经也是吸烟大军的一员。走过戒烟的路程,对于心瘾深有体会。主要有三点:

生活中,每一种爱好,都有圈子。对于烟,则是烟友圈。可以是同学、同事、朋友等。

烟友在一起,抽烟是一种享受,烟,在这一刻成为彼此之间进行交流的媒介物。

于是,我们会看到一种现象,就是一个人在给其他人散烟或者彼此之间在散烟。

而对于一个老烟枪或者刚融入烟友圈的人来说,这种散烟或者被散烟的行为是无法抗拒的。

因为,那不仅仅是一根烟,同时还暗含了一种文化:国人的面子。

散烟者递出来的烟,只有一个人没有接,很有可能会引起其他人的抵触,同时也伤害了散烟者的情面。

所以,这种行为的结果就是:接,也得接。不接,也得接。而接了,很大程度就是点燃了。

这个行为背后的心理,被定义为:从众心理。

当一个人发现自己的行为和意见与群体不一致,或与群体中大多数人有分歧时,会感受到一种压力,这促使他趋向于与群体一致。心理学上称这种现象为从众心理。

从众心理,在我们的生活中,基本上到处可见了。很多时候都是在违背自己本意的情况下,不得不接受改变。

比如,一个人走进超市,本来准备购买洗漱用品的。看到大家排队购买五花肉,原因是今日超市大减价,半价出售。

这个人即使很少做饭,不清楚猪肉市场价格,但也很大可能去排队。只因为,这仿佛是个占便宜的机会。而且,那么多人排队买,绝对不会错。

对于吸烟的瘾君子来说,吸烟不只是快乐,同时也可以让自己保持清醒的大脑,有灵感。尤其是要进行设计、创作工作相关工作的人。

很多人都知道吸烟有害身体健康是个医学常识,但是瘾君子们却另有看法。

1964年,美国外科医学会发表一份明确报告,证明吸烟和癌症有密切关系,当年,心理学家卡萨里安做了一项调查,发现有90%的不吸烟者完全相信这个说法,但却有高达40%的瘾君子怀疑这份报告的可信度。

或许他们内心相信这份报告,但是嘴上是不会承认的。他们必须为自己难以戒掉的烟瘾找个由头。

于是那个常见的理由就出现了:“我压力太大了,必须要抽根烟”、“这个方案很难做,抽烟可以找灵感”、“吸烟带给我的好处远远多于坏处”等等。

这种违背个人过去拥有认知的行为,在心理学上称之为:认知失调。

认知失调 (Cognitive Dissonance)是指一个人的行为与自己先前一贯的对自我的认知(而且通常是正面的、积极的自我)产生分歧,从一个认知推断出另一个对立的认知时而产生的不舒适感、不愉快的情绪。

历史上有个名人雅士,对于认知失调体现得“淋漓尽致”,并且还留下了大量的佳作。他就是我们所熟悉的酒仙-李白。

在李白的《月下独酌四首》里面,有下面的诗句:

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
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
天地既爱酒,爱酒不愧天。

就因为李白认为天上有酒星,地上有酒泉,所以,他喜欢喝酒也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无愧于天。这个也成为他无法戒掉喝酒的理由。

那么,喜欢抽烟的瘾君子,其心理也是如此。

我有一个朋友戒烟两个月又开始复抽了,询问原因,竟然是他的一个朋友过世了,让他觉得很悲痛。

在他的观念中认为,那个人不抽烟,不喝酒,最后却因为一场意外而失去了生命。人生短短数十载,何必为难自己,这个不能做,那个不能做的。

即使抽烟的人,容易得癌症,那么这个概率有多大,又不是百分百。就算是不抽烟,还不是要经历其它生活的磨难。

所以,他仿佛找到了继续抽烟下去足够的理由。

很显然,这种认为是错误的,在心理学上称之为:建设性错觉。

建设性错觉: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每个人都希望能自己做主。即使失败离开,也会解释为是自主性的选择,来维护自己的尊严。事情的真相并不是那么重要,重要的是自己心理的解释和感受。

这个心理说得浅显一些,就是自己欺骗自己,让自己接受原本不能接受的现实。比如大家都熟悉的鲁迅先生笔下的阿Q。

在《阿Q正传》里,阿Q有一种独特的“精神胜利法”。当他和比人打架输了,会被对方揪住辫子,在墙上磕四五个响头。

对于这种“侮辱”,阿Q并不在意,心里认为“我总算被儿子打了,现在的世界真的不像样。。。”

于是,他的内心就不会难过,反而很心满意足了。所以,被打这个事件的真相并不重要,因为它已经被阿Q转换成另一个概念了。

抽烟的人,即使因为抽烟咳嗽得很厉害,也不会认为抽烟是个错。相反,会认为咳嗽是天气干燥的缘故。并且,如果自己不抽烟,身体“平衡”被打破,可能咳嗽得会更厉害一些。

既然戒烟的心瘾关已经找到,就应该“对方抓药”,找到帮自己走出心理困境的方法。

想过戒烟心瘾关,需要用到这三招

所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上面提到的三个问题,针对性的建议,就是解决问题的方向。

虽然不一定确保能够百分百让我们戒烟,但总归是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烟,在一定的时候会被当做是情感、心理沟通的媒介物。仿佛,只要手上有了缥缈的香烟,我们就多了很多话题。

其实,未必。当有话题的时候,即使不吸烟,可以喝茶,可以静静地倾听,都可以获得话题。

而且,就算有话题,如果说不到一起去,抽烟也未必快乐。就像那句名言,“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

所以,在很多时候,我们内心担忧的,如果不吸烟了,就会和过去的朋友没有共同话题了,这种想法是多余的。

如果你的朋友,仅仅因为你不吸烟而远离你。那我要恭喜你,你的身体健康又远离了一个潜在的“危险分子”。

想要成功戒烟,必须要远离吸烟人群。

因为,能够挑战成功违背公众“压力”的人,并不多。

与其到时候给自己“难堪”的抉择,不如选择“退避三舍”。而且,这样也能避免自己吸二手烟,对身体健康有百利而无一害。

单纯依靠意志力来达到完全戒烟的目的,是比较难的。因为人的意志力,并不是无穷大。但是,心里的欲望是无止境的。

戒烟不会一蹴而就,而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就需要制定一个完整的戒烟计划。

如果现在的你两天一包烟的量,那就从一天6根烟或者5根烟开始吧。因为突然变成不吸烟者,那是不现实的 。只有从量上来逐步地减少,让身体有个适应的过程。

同时,换烟的牌子。比如现在抽12mg焦油量的烟,那么就换成10mg或者8mg的烟种,逐渐降低神经对烟的依赖性。

在表格上给自己记录,这一周有几天达到,是否完成自己预期的目的。如果没有达成,记录其原因帮助制定向后改善方向。

未达成,那就惩罚自己吧。一天没达到,就去跑5公里。两天没达到,就去跑10公里。这样既锻炼了身体,又让自己体会到了惩罚的压力。

完成了,那就奖励自己吧。省下的钱去看个电影、逛逛景点、吃顿好吃的,来奖励自己。达到精神上的满足和喜悦,为以后的完全戒烟做心理铺垫。

正如上面所说,每一个喜欢抽烟的人,并不是不懂烟的危害,但是在想要吸的那一刻,就把这些暂时性的忘之脑后了,觉得一根烟不会要了自己的命。

的确,一根烟不会让自己立刻就踏上“死亡”的列车。但是十根、百根、无数根呢?

随着数量的增加,你不能不承认,你的喉管、肺部、血液等都出现了问题,直到最后你在这个世间唯独剩下了一个名字。

你离去了,你爱的人和爱你的人呢?你的父母、爱人、孩子,他们失去了心理依靠的支柱,甚至就像那句网红话:“你辛苦赚钱买的房子、车子、孩子,都进行名字变更,成为别人的。。。”

现在的你,还会觉得是否戒烟很无所谓吗?是不是觉得后脊背有点阵阵发凉?

那根看起来仿佛没什么威力的烟,原来背后并不只是健康的伤害,还牵连着自己过去成就的抹除,以及深爱之人的苍白未来。

水滴石穿,厉害的不是水,而是重复

一个习惯,不会是一天两日就形成的。那么,也不要指望能够一天两日就完全改变了。

关于习惯养成,大家都知道一个“21天”的说法。其实,并不就是单纯的只要21天就完成了。

在行为心理学中,人们把一个人的新习惯或理念的形成并得以巩固至少需要21天的现象,称之为21天效应。这是说,一个人的动作、或想法,如果重复21天就会变成一个习惯性的动作或想法。

养成一个日常的小习惯,需要18天-254天不等,具体跟习惯的类别和个人差异都有关系,平均估算下来也至少需要66天。

就像那个成语“水滴石穿”一样,能投把石头击穿的并不是水的力量,而是时间的持续。只有不断地重复滴在同一个位置,才能最终达成。

成功戒烟,也是一样的道理。很多人之所以戒烟后再开抽,觉得没用。就是因为身体和行为还没有完全到达戒烟的要求和标准。

相信你,如果能够把烟瘾戒了,你的人生可以有很多辉煌的地方。因为,你的心理能力非常强大。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从现在开始,就为自己制定一个戒烟计划吧。等你完全戒烟了,你会感谢今天自己明智的决定。(文中图片,来自于网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