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泰蓝的故事,你知道多少?
景泰蓝工艺始于明代景泰年间,据说景泰为宣德之子,宣德重视铜器以及铸冶铜质,景泰在幼年期间耳濡目染,认识极详,且嗜之极深,只是对于铸炼方面,宣德已到达绝顶,没有能力再求突破,就在颜色方面另辟蹊径,以图出奇制胜。终于有景泰蓝的创制。成化时期继承遗业,未改遗风,仍努力烧制,所以景泰蓝的器物在景泰和成化两朝最为常见。
景泰蓝在所有的工艺品中成本是最 高的,是因为它以铜做胎,而铜在过去是中国的货币,铜钱是计重的。当年要制造一个景泰蓝,原材料成本非常高,这还不包括工艺成本。清代鸦片战争以后,国力衰竭,没有那么多铜来制造这样奢华的艺术品,艺术品同样走向衰退。因此,经济衰退是导致景泰蓝没落的一个直接原因。
蒙古大军三次西征,将景泰蓝的工艺引入东方。“蒙古人脑子很清楚的地方就是他们对所有有手艺的人都高看一眼,有手艺的人不杀。”,“最初的景泰蓝是在塞浦路斯出现的,迈锡尼文明是跟希腊古文明是一脉相承的,欧洲拥有了2000多年,它最初的装饰都是平面的,只有中国人把它变成了一个容器。包括像德国的圣母大教堂中的那些世界国宝都是平面展示的,而且它会讲故事。为什么我们景泰蓝里很少有人物形象、故事形象呢?是因为最初这个东西是通过蒙古人、通过西域过来,它只要沾了伊斯兰文化的边,它对偶像就开始没兴趣。”
景泰蓝是明、清两代专为宫廷生产的贵重工艺品,宫廷内设有专门的生产机构,以碗、盘一类为多,也有小型瓶、罐及盒子等,但流传下来数量极少,总计约400件左右。清嘉庆以后,景泰蓝仍没有多大起色。清咸丰、光绪年间,景泰蓝开始作为商品销往国内外,景泰蓝又一度兴盛起来。明清时景泰蓝工艺水平精湛,流传下来的数量又不多,其当然是投资者的首 选。笔者认为,由于晚清以前的景泰蓝量少价高,普通收藏者自然无法涉足,所以现代的景泰蓝精品应该会受到一部分人的关注,但从目前市场行情来看却并非如此。
景泰蓝,亦称“铜胎掐丝珐琅”,它是一种特种工艺品,是用细扁铜丝做线条,在铜制的胎上捏出各种图案花纹,再将五彩珐琅点填在花纹内,经烧制、磨平镀金而成。制造历史可追溯到元朝,明代景泰年间(1450年-1456年)最为盛行,又因当时多用蓝色,故名景泰蓝。景泰蓝造型特异,制作精美,图案庄重,色彩富丽,金碧辉煌,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他是中华民族传统艺术,是继夏商青铜器艺术之后又一金属工艺上的世界奇迹。景泰蓝的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有人将景德镇陶瓷、福州磨漆、北京景泰蓝为我国三大工艺美术珍宝,确切之极。它是人类文明的艺术结晶,世界艺术百花园中一枝奇葩。
“北京是中国景泰蓝的发祥地,也是最为重要的产地。北京景泰蓝以典雅雄浑的造型、繁富的纹样、清丽庄重的色彩著称,成为驰名世界的传统手工艺品。它是集美术、工艺等专 业技术为一体,是最 具北京特色的传统手工艺品之一。”关松发说。
乾隆朝景泰蓝的纹样几乎无所不包,山水花鸟、人物典故、吉祥纹样,当时在瓷器、服装、玉器上 流行的各种式样都能在景泰蓝身上找到蛛丝马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