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鉴赏辞典》第六百零七首《秋词二首》(刘禹锡)
【篇目】
【作品介绍】
【注释】
【译文】
【作者介绍】
【赏析一~~赏析五】
秋词二首
【中唐·刘禹锡·七言绝句】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
拼音版
zì gǔ féng qiū bēi jì liáo,wǒ yán qiū rì shèng chūn zhāo。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qíng kōng yī hè pái yún shàng,biàn yǐn shī qíng dào bì xiāo。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作品介绍]
《秋词二首》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组诗作品。两首诗的可贵,在于诗人对秋天和秋色的感受与众不同,一反过去文人悲秋的传统,赞颂了秋天的美好,并借黄鹤直冲云霄的描写,表现了作者奋发进取的豪情和豁达乐观的情怀。
[注释]
[译文]
[作者介绍]
壹/
这首诗是诗人被贬朗州司马时所作。公元805年(永贞元年),顺宗即位,任用王叔文改革朝政,刘禹锡也参加了这场革新运动。但革新遭到宦官、藩镇、官僚势力的强烈反对,以失败而告终。顺宗被迫退位,王叔文赐死,刘禹锡被贬。可贵的是,诗人在遭受严重打击后,并没有消沉下去。刘禹锡贬到朗州(湖南常德)时,是三十四岁。正感到春风得意,却被赶出了朝廷,其苦闷是可想而知的。但他这个人求异心理很强,做事都想与众不同,不肯人云亦云。《秋词二首》就是被贬朗州时这种心情下写的。
贰/
“自古逢秋悲寂寥”出自唐朝诗人刘禹锡的《秋词二首·其一》: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这是一首仄起入韵,押平水韵“二萧”部的七绝,格律严谨。
《秋词二首》作于“永贞革新”失败后,刘禹锡被贬时期。其时诗人三十多岁,正值壮年,却因为改革失败从中央被一撸到底。刘禹锡被称作“诗豪”,除了文字侠气流溢之外,性格中倔强、坚持、永不言败的特点极为突出。在朗州十年,刘禹锡创作了大量寓言诗,表达了对当朝权贵的极大不满,又写了许多赋来表达自己不甘沉沦的雄心。
这样一位有顶层权力集团经历,因为“八司马事件”被下放朗州的青年官员,心性自然是高傲的,视世间蝇营狗苟为碌碌,文字表现除了豪放之外,更多的就是保持与世俗观点的相左——以证明个人思维的独立性,表达自己不同流合污的性格本质。
换句话说,就是个“杠精”。
但是刘禹锡的抬杠是负责任的,是以自己的前途、官声来作抵押的,并非无内涵抬杠。像第一次召回京都,在去看桃花的时候写下“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结果因此再次得罪权贵,又贬官十多年。
谁知道二十三年后再次起复,他死性不改,又跑到玄都观,写下“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句子里满满都是对当年整自己的人不服气,并有些终于熬死对手的得意。
刘禹锡的诗文其他方面贡献是远超这些性格外露作品的。毕竟如果只有这样一些特立独行,没有文学深基,难免流于肤浅、表面。
但是这些作品的确对构建刘禹锡这个完整的、有特色、异于常人的性格形象是有帮助的,从作品看性格,再从性格了解作品,就能水乳交融,理解透彻。
《秋词二首·其一》历来是被认为励志之作,用来鼓励后读者要换个角度看问题,打开心胸,发现困境中的美。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自古以来一到秋天,文人士子们便开始悲伤寂寥,我却认为秋天远比春天更好。
宋玉于《九辩》中留下“悲哉,秋之为气也”的名句后,悲,就成了秋的一种色调,一种情绪;愁,也就成了心上的秋了。
要反对自古以来的写作意象习惯,让后人信服,需要有不同的切入角度——刘禹锡正是做到了这一点,才让人对他这首作品产生共情。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秋日晴空万里,一只仙鹤排开云层扶摇直上,便引发我的诗情飞上云霄。
首先用“我言”表明诗人态度,这是我的个人感受,我就是和自古以来的看法不同。然后用特殊的景色描写来说明为什么我这么认为。
晴空万里,秋高气爽,这同样是所有人的感受。悲秋固然是天气寒凉、万物凋零的大趋势,但是在季节转换中,同样有大家喜爱的天清气明的感受——这两者并不相悖,只不过用“悲秋”来抒发诗人心中块垒更加方便情感代入,才成为文人千年来常用手段。而快乐、愉悦的感受相对于悲伤、抑郁的情感,在打动人方面显得没有力度,所以往往被忽略了。
这是中国文学长久以来的一个侧重点——讲悲伤、悲哀、悲痛,用这些直击人心的力量来煽动读者的情感,加强读者的代入感,产生共鸣——我们称之为悲剧文学。
实际上快乐一样动人心,可中国文人常常故意忽略这一点,只做悲伤文字的输出。但是太多的厚重感难免让人压抑,所以当刘禹锡一笔荡开悲伤寂寥,写下清丽明快的秋景的时候,就打动了所有感觉相同的人,形成共鸣。
这才是这首诗能成为千古名作的背后情感因素和人文基础。
刘禹锡当时肯定没想这么多,他仅仅是自身真实感受的捕捉,同时发现了这种情况可以作为一种不同的观点发出来,表现出自身的与众不同,与流俗看法的不同流合污,通过作品完善其人格构成。
也就是说,仅从诗人本身水平来说,这首作品虽然好,但并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东西。这首作品之所以后来成为写秋色的名句,其主要原因还是因为角度不同得到大部分人的认同。
到了今天,秋悲、秋喜在文学创作中不再有偏重,只以当时情境决定,不被文学固定意象裹挟,我们不能说没有刘禹锡的功劳。
为什么我们只学《秋词二首》中的其一,而忽略掉第二首呢?
因为刘禹锡的其二就有些失控。
秋词·其二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
这是一首平起入韵,押平水韵“七阳”部的七绝。
其二的写作手法与其一是相反的(先写景,再议论),或者我们可以说这首其二是承接着其一的创作。
前两句写秋景,而且是顺着“排云鹤、上碧霄”往下写,首句写“山、水、霜”,这就从空中落了地,第二句写山林中的树木因为秋天有些深红、大片浅黄,从颜色和感觉两个方面继续写秋天给人的美好感受。
第三句总结这种感受,那就是“清入骨”,显然这种感觉是刘禹锡最爱的,也是天下文人、天下人都喜欢的,谁不喜欢凉爽的秋天,头脑清醒、文思敏捷呢?
第四句写这秋天的美好感觉啊,不像春色一样诱人发狂。
嗾(sǒu ),指使狗时发出的声音——这其中的贬义,就很明显了。
这一句就有些争议了。估计为什么其二没有得到其一的地位,正是因为这一句的问题。
其一提出的角度是新颖的,是能够得到大多数人认同的——那就是秋天有秋天的美,也能理解诗人对秋天的喜爱更胜于春天。
而其二依旧保持其一的角度,但是却犯了写文的一个重要问题,论证观点,不能依靠踩低对手表达自己。春色使人发狂,是老旧文人所不喜爱的春情勃发,这种观点就落后而古板了。
春天有春天的美,春天的情感流淌和秋天的冷静理智各有胜场,春色、春情以及男女之情可以说是天下诗文最基础的动力源泉。
我们可以说秋天美,我爱秋天胜过春天,也可以说不喜欢春天到处发情的样子——前半截能得到读者共情,所以是好诗,后半截得不到读者认同,所以被忽略。
从刘禹锡《秋词二首》两首作品的不同境遇,可以很明显看到诗人情感的偏激和一以贯之。这是他个人性格影响创作,在文字上失去了中正平和。其一观点新颖,成为千古名作,其二臧否过言,就失去了群众基础。
但是对诗人来说,他的两首作品是一气贯通的。刘禹锡的性格,估计是觉得第一首说得不过瘾,不通透,因而才有第二首的“春色嗾人狂”。为什么说他偏激,因为他用了“嗾”字,难道就不能用“使”字?
可以说他是受了民歌影响,难道常德(朗州)土话中习惯使用这个字?
总之,这首其二,肯定是因为最后一句为广大后来读者所抛弃的(相对于其一的地位)。
叁/
刘禹锡有足够的资格与充分的理由悲秋。他却以《秋词》一以歌秋日晴空,一以颂秋日山野。既是诗人的自白自励,也是对迫害者的示傲示威
唐代的朗州今日湖南省洞庭湖之西的常德市,已然是一个现代化的都会。大道纵横,车水马龙,白天市声嚣嚣,夜晚华灯灼灼。沅水傍城而过,凭堤而建的是长达3公里的中国常德诗墙,镌刻古今诗人的作品于其上,宛如阵容超豪华的合唱队。领唱的当然是文章为百代之祖的屈原了,时至中唐,刘禹锡也以他的《秋词》加盟,让五湖四海的游人观赏江城胜景,也倾听他清刚豪放的千古歌声。在中唐的名诗人中,元稹是鲜卑人的后裔,白居易是龟兹人的后代,刘禹锡则是匈奴人的远支。祖籍河南洛阳的刘禹锡,出身于诗礼簪缨之族,家学渊源、名师指点加之刻苦自励,他成长为一位胸怀鸿鹄之志的青年才俊。贞元九年(793),他22岁通过礼部考试进士及第,接着通过“博学鸿辞科”这一皇帝亲自制举的特别考试,随后于贞元十一年登吏部取士科,也就是通过吏部举行的选拔考试,较杜牧两登科第后自诩的“两枝仙桂一时芳”还多出一枝。安史之乱后的中唐,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朝政腐败,民生凋敝,唐帝国如日中天已成往事,而今已江河日下弊病丛生。永贞元年(805)顺宗李诵即位,锐意革新,王叔文、王伾、刘禹锡、柳宗元成了革新集团的核心人物,共同拉开了“永贞革新”生机勃勃的序幕。然而,这场政治革新不及半年便黯然落幕,原因是革新的对立面的拼死反对,顺宗先则因病内禅随后突然崩逝。暗箱操作上台的宪宗李纯登上权力顶峰刚过三日,对革新派的打击就如雷电骤至:王叔文贬为渝州(今重庆市)司户,翌年赐死,王伾贬为开州(今四川省开县)司马,不久病逝于贬所,其他被宋代王安石誉为都是天才奇才的八位骨干分子无一幸免,均贬为远州司马,史称“八司马”。刚过而立之年的刘禹锡,官阶由正四品上的朝廷大员,独当经济财政方面之任的屯田员外郎与判度支盐铁案,直线降黜为从六品下无职无权且非正式干部编制的“朗州司马员外置同正员”,如扬波击浪的征帆突然被风暴掀翻,如振羽长天的鹰隼突然被暗箭射落,而朗州的山山水水呢,则有幸陪伴了不幸的诗人整整十年艰难岁月,冰火两重天。苦难对于有志之士是磨刀石也是试金石,朗州十年,刘禹锡创作了二百多首诗词和三十余篇文赋,不仅占他全部作品四分之一强,而且有不少佳篇胜构,蔚为他创作的第一个高潮,如其中的《秋词》(二首):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山明水净夜未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
“自古”与“我言”对举成文,相反见意,是中国古典诗论所谓的“矛盾逆折”,西方现代文论称之为“矛盾法”、“抵触法”或“反证法”。悲秋,不分族别也不分国界,是普遍共有的人性人情,19世纪法国象征派诗人马拉美的散文《秋》,将孤独寂寞的悲秋之情,写得哀惋之至;美国现代名诗人佛罗斯特在《我的客人,十一月》中,也说秋天是“秋雨绵绵的晦日”。在中国,秋天特别是深秋的萧条肃杀,总是引起多愁善感的文人的愁苦之情,而许多文人往往命途多舛,于是,悲秋便成了古代诗文的一个母题,也成了中国文人诗歌的一个源远流长的传统。早在屈原的《九章》中,凛冽的秋风至少就有三处起于纸上:“欸秋冬之绪风”、“悲秋风之动容兮”、“悲回风之摇蕙兮,心冤结而内伤”。因为宋玉《九辩》有“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之句,历来宋玉就被认为是中国诗文的“悲秋之祖”,实在是后人上错了香火。直至刘禹锡之前,文人们的咏秋之作无非天下一统舆论一律地悲秋,总得有人出来抬抬杠,唱唱反调,尽管众士诺诺,终于一士谔谔,“我言秋日胜春朝”,这位唱反调的持不同诗见者,就是被白居易赞誉为“诗豪”的刘禹锡。刘禹锡有足够的资格与充分的理由悲秋。他从风云聚会的政治舞台的中心长安,沦落到朗州这一僻远荒凉的下州小郡(只辖武陵、龙阳两县,仅有九千三百六十户,人口不足四万五千),而且一贬长达十年,其间结婚不久的妻子薛氏因病早逝,婴儿嗷嗷待哺,他自己不仅内心郁闷痛苦,而且因不服水土而多疾相侵,缠绵病榻。然而,他却以《秋词》一以歌秋日晴空,一以颂秋日山野,空间由天上而地下,焦点由白鹤而红叶,色彩明艳热烈,境界开阔深远,表现了他乐观顽强的生命品格,也显示了他倔强的永不向恶势力屈服的人格力量,和他以后的许多作品一样,既是诗人的自白自励,也是对迫害者的示傲示威。长堤谁与上?长记秋晴望。刘禹锡诗中的那一只白鹤啊,仍然高翔在千年后的碧霄之上!
肆/
《秋词二首》 刘禹锡
其一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诗名《秋词二首》,“秋词”,那么诗和词有什么区别吗?简单地说,合于音乐的为词,不合于音乐的为诗。或者更加简单地说,词就是歌词,为音乐填的词,可以唱的。据说这首两首秋词是刘禹锡刚刚贬到“朗州”(湖南常德)时写的,来看原词:
其一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赏析 刘禹锡说,自古以来,很多人遭逢秋天,就会发悲伤寂寥之感叹。而我说秋日啊,胜过春天的早晨。
公元805年(永贞元年)八月,太子即位,是为唐宪宗“李纯”。然后就发生了“八司马事件”,卷入其中的刘禹锡被贬到了朗州。此时,刘禹锡34岁,正好是一个秋天,他被贬的境遇就如同遭遇秋天一般,然而刘禹锡是一个乐天派,也是一个不屈不挠的人。下面两句,他就来解释为什么“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字词典故 “碧霄”:天空,青天。(道教中,天有九霄,乃是:神霄,青霄,碧霄,丹霄,景霄,玉霄,琅霄,紫霄,大霄。)
赏析 刘禹锡说,万里晴空中,有一只白鹤排云而上,于是便把诗情带到了碧霄。
此时的刘禹锡从京城长安来到朗州,可能是感觉自己到了更加广阔的天地,将会有更多的诗情画意,任己发挥。所以便有了引着自己的诗情飞上万里碧空的情怀。“排云上”,排除杂云而上,带着迎难而上的勇气,开辟出新的天地,新的世界。而这样的新世界,对于刘禹锡来说就是诗歌创作的世界,他在朗州的十年,创作了大量的诗词和文学作品。
其二
“山明水净夜来霜, 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 岂如春色嗾人狂。”
其二
“山明水净夜来霜, 数树深红出浅黄。”
赏析 刘禹锡说,这里的山如此明朗,水如此干净,夜里来了秋霜,一眼望去,有那么几棵树,深红的树冠里,透出了些许浅浅的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 岂如春色嗾人狂。”
字词典故 “清”:清凉,清爽。“嗾sou3”:唆使狗叫。
赏析 刘禹锡说,试着走上高楼,有一种清爽透入了我全身的骨头。哪里会像春天的颜色那样,唆使得让人发狂。
“试上”,刘禹锡在夜里走上高楼,但不知道会不会太冷,结果却是“清入骨”。这种“清”,可能是一种清寒渗入到他的骨头里。也许是因为一种陌生感,抑或是月光,抑或是夜里的霜,抑或是秋风之寒,然而他感受到的却只有“清”,一种清凉,一种清爽,秋天就是这样的自由自在,无拘无束。
“嗾sou3”, 这个字很少见,意思是唆使狗叫。大家看到这个字的意思会觉得很奇怪。不过还有一个诗人用过这个字,李贺在《公无出门》里有“嗾犬狺狺yin2相索索,舐shi4掌偏宜佩兰客。”很显然,李贺这是一首讽刺诗,“公出无门”啊。我摘抄一下人家对《公出无门》的评论:【诗人有感于社会的险恶现实,在《楚辞·招魂》的影响下写下了此诗。公无出门:这是李贺从古乐府《公无渡河》化出的新题。题意是:你不要出门啊。】
虽然李贺比刘禹锡晚生19年,但他少时的诗就已经有了名气。不知道他的这首《公出无门》写于何时,刘禹锡是否有借鉴机会。但是作为同期的诗人,使用这个“嗾”字的讽刺意味应该是一致的。
刘禹锡在最后一句,再次提到春天,评论却是春色就像唆使狗一样,使人发狂。结合李贺的《公出无门》,我以为刘禹锡这是在做一种比较,一个是长安,一个是朗州,长安那里固然像春天,可是各种诱惑有如春色一般,唆使着人如狗一般狂乱。抑或是在讽刺那些为了名利,而把他们贬到偏僻之地来的人。而朗州这个地方,其实很好啊!它有如秋天一般的让人清爽,自由自在,我可以在这里纵情诗词,鹤翔晴空。
可见刘禹锡被贬到朗州来并非完全没有怨言,可是他却能随遇而安,自得其乐。这里,就是刘禹锡的“远方”。
伍/
《秋唱二首.其一》
唐 刘禹锡
自古逢秋皆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我们所读的诗并不总是关于儿女情长,忧国忧民的,也可以是对事物的咏叹,比如小到青苔虫豕等,大到高山流水,古木花草;可以是性情品味,比如嗜酒爱茶,弈棋垂钓,弹琴作画,游山玩水,四季风情等等。而今立秋,让我们读一读关于秋天的诗歌吧。等我们读一下刘禹锡的《秋词二首》其一,我们就应该会感觉到,原来秋天并非是一贯的老气愁悲的,也可以是另外一番与众不同性情。
刘禹锡传下来的诗词一共有八百多首,世人都称他为刘宾客,因为他在暮年曾经做过太子宾客的官职。刘禹锡的诗歌以精炼含蓄著称,诗句多豪迈之气,尽显古时侯儒生士子威武不屈,百折不挠的气节和精神,因而被后世之人誉为“诗豪”。刘禹锡这个雅称中的“豪”字,便可以在《秋词二首》里体现出来。
诗意:每当秋天来临的时候,人们总会有悲凉孤独的感觉,从古时候到现在都这样。可我却想说:秋天要比春天好!晴朗的日子里,一只白鹤翻振着翅膀,奋力地推开身边的云朵,向天空深处飞去。这景象便把我高昂的诗情引领到九霄云外去了。
悲是悲叹,悲观的认为。寂寥,萧条,荒凉,寂寞。春朝就是春天的意思。“朝”本来是指早上,后人用它代指一天,比如:一朝,明朝,就是分别指一天,明天。排,分开,划开。排云上,指劈开云层,奋力向上飞。诗情,有人解释为是作诗的情绪或者兴致;这样解释有失偏颇。诗情其实可以是一种浪漫主义情怀,可以是一种对个人心中唯美主义的向往,可以是某一特定时刻在特定的环境下的殊妙感受,会不会作诗都无所谓的。它是一种情怀和志向。就像我们现代人经常说的“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这个诗和远方就是我们心中的诗情之一。碧霄指的是蓝天。
读这一首诗时,我们需要了解一下诗人刘禹锡在写它时的个人遭遇和时代背景。诗人写下这首诗前是已经遭受了两次贬官的经历。他在长安初登科后先任监察御史,后当上屯田员外郎等官职。再后来参与了唐顺宗时的永贞革新,即二王八司马事件。由于唐顺宗李诵重用王伾,王叔文等人,并实行一套针砭时弊,振兴经济,夺宦官军权的办法,得到了人民的极大欢心。但不久顺宗患风疾不能讲话,上下沟通出现偏颇,革新集团内部起讧,这场行动进行了仅六个月多就被迫终止了。同时唐顺宗被迫下台,在宦官威逼之下,禅位给太子李纯,李纯就是唐宪宗。宪宗上位后立即把王伾,王叔文等十人流放下贬,更惨的是王叔文,竟被赐死。
这十人里包括了刘禹锡。刘禹锡当过监察御史等官,此刻外放被贬为连州刺史。但宦官及其党羽又通过朝议,认为对刘禹锡惩罚太轻,于是再贬刘禹锡为朗州司马。朗州就是今天的湖南常德市一带。仕途上遇到这么大的变故,对其他来说定是痛不欲生的,可对刘禹锡来说,这反而更加激发了他昂扬向上的精神:我不服!于是乎他就像踩不死的小强,顽强的在那里生存了下来。
自古逢秋悲寂寥。诗人开篇就抛出人们一贯的思想,一到秋天就会感叹这个季节的萧瑟悲凉,并且从古时候到现在都这样。人们都这样想,而诗人却不这样想:我言秋日胜春朝。我认为秋天比春天要好得多。第一句摆出来常人的观点,第二句摆出了自己的观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显然诗人不赞同人们悲秋的思绪。这是诗人以议论开头,开宗明义,阐明自己的观点。
那么怎么证明自己“秋日胜春朝”观点呢?接下来诗人便像写议论文一样,找事物以佐证自己的观点了:晴空一鹤排云上。你们瞧:在天高气爽的晴朗日子里,正有一只白鹤振动着双翅向远方飞翔,并且它越飞越高。它穿过疏淡的云层,扇动着的翅膀像乘风破浪的舟楫一样,分开云朵,引颈前冲。这一句让我们可以感到神清气顺,兴致博发,大展宏图,前程在望,心灵震撼。其力道如满弓飞镞,激越不息。
诗人在这一句里用上了一个“排”字,铿锵有力,发人深省。这只鹤的形象其实就是诗人自己的形象,特立独行,与众不同,正如鹤立鸡群,凤鸣碧霄。白马觉得,诗人用这个“排”字是因为在唐顺宗时期王叔文朝政变革失败的背景下,诗人仍然是在坚持这次变革的主张。他在诗中以文字为灵魂,力排众议,砥砺奋进,不认输!真正的体现了一位傲骨铮铮的士大夫形象。
白鹤在我国古代文化里本来是吉祥长寿,仙气冲天的象征。在这首诗里诗人却用来作为生机勃勃,奋发向上的意象,给人以洒脱不羁,锐意进取的启发。一如三国里的那个先主刘备,屡战屡败,依然屡败屡战,终于克成大业。对了,那刘备还真和刘禹锡同祖呢,他们两个都系西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后,只是恐怕刘备要辈分高些了。不过白马觉得这一族刘姓人都挺隐忍的。
诗的最后以“便引诗情到碧霄”作为结句,是从客观到主观角度的转换。也就是诗人由第三句所见的雄壮景观,引领着自己诗情盎然地意识,到那蓝天上去了。晴空一鹤排云上,既是对“我道秋日胜春朝”的有力佐证,也是对诗人意气蓬发,斗志昂扬的自我鼓励,这就是自勉。
诗评家都说诗仙李太白的诗词是“纯以气象胜”,而在刘禹锡的这一首《秋词》也可以这样讲。整首诗明净豪放,壮烈奔腾,浩然之气不觉溢于读者和诗人所处的不同时空里,令人胸襟开阔,心神激荡。
其实,读诗的时候,我们在和诗人的作品进行心意会合,共同感知诗情画意的同时,固然可以从中受到启发鼓舞,涤心洗神,使我们的性情得到愉悦,顿悟,开脱。我们还可以在读完时这首诗后,再静下来想一想:在生活里我们受到一些挫折和失败后,能像诗豪刘禹锡一样顽强不屈吗?还有,其实春天和秋天的景物其实是各有擅场,删繁就简三秋树,标新立异二月花。倘若我们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境界,是否比刘梦得的境界更上一层呢?
刘禹锡的《秋词二首》的第二首写的是秋天颜色的明丽,神清骨秀,同样拿春色来和秋色作对比,其诗如下:
山明水净夜来霜,
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
岂如春色嗾人狂。
点击辑期图标,畅游古诗文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