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轻松教育氛围是“好”教育应有之义

最近两部热播电视剧《陪你一起长大》和《小舍得》反映了教育资源争夺的激烈程度,不仅把观众的注意力聚集在低龄教育阶段,而且暴露了一个深层次的认知偏差问题——究竟什么才是“好”的教育。剧中人心目中所谓“好”的教育,就是让孩子能够获得升学率最高的学校或班级的入门券,然后考出最漂亮的成绩,唯有如此家长才能安心,孩子也才能有自信心。即使是那些明明具备足够经济条件、家庭基础,完全可以因材施教的父母,也不能免俗,偏偏只看重分数。(4月20日《光明日报》)

可怜天下父母心,天下父母苦升学,升学苦择校。近期《陪你一起长大》和《小舍得》等剧之所以热播,引发教育工作者和其他社会人士以及众多学生、家长的共鸣,无不说明教育牵动国民神经,这两部热播剧的背后反映的关于什么是“好”教育的讨论击中了当下众多教育痛点。万物归宗,这众多教育痛点其实都指向了什么才是“好”教育应有之义。

笔者以为,随着国家和教育部逐步推进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切实遵循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营造顺其自然、量体裁衣的教育环境以及因材施教、寓教于乐的轻松教育氛围,乃是“好”教育应有之义。

在这个“好”教育框架下,学生和孩子首先应是被尊重的,是远离那些额外强加于头顶的升学和择学负担的,也是不再为了分数排名而痛苦和焦虑,整日“黑眼圈”的,更不应是被进行所谓“全方位”培养,360度教育无死角的,而是确实能多一些自我选择,多一些自我主导,可以多做一些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多从事自己真正喜欢的兴趣和爱好。

而要努力做到这一切,一方面,需要从教育管理体制机制上做好顶层设计,倡导脚踏实地、因地制宜、因校制宜的教育风气,更需要切实加强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等文件精神的贯彻执行和督导,严格推进改革考试评价制度和学校考核办法,规范学校办学行为,建立学生课业负担监测和公告制度,进而真正有效推动教育价值观的转变。

另一方面,学校和家庭要一切从实际出发,从尊重学生和孩子的个体差异出发,以培养其多元思维和多维度看问题的能力为切入点,多几把尺子衡量学生和孩子,学会换位思考,学会接受和包容他们,并适时进行科学引导,给他们更多的阳光和雨露,进而让其远离“累”字,感受“乐”字,切实解脱沉重的学习负担枷锁,强其内心,最终实现其自我成长。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