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许许:职场晋升,单纯 “实绩突出” 是不够的

某部门一位局长,担任现任职务整10年,工作孜孜不倦、业绩突出,人品好、水平高,赢得包括大领导、分管领导、下属、社会等一致赞誉。但是,在前年的副部长人选推荐中,他却遗憾坐失机宜。而且恐怕,职业生涯中这一机会“时不再来”,因为,时年,他已54岁。

与这位局长情况类似,该部门还有几位局长,有的敢于亮剑,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迎难而上、冲锋陷阵,多次牵头重大专项行动,取得丰硕成果;有的固守一隅,默默耕耘,夯基垒台,为改革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他们都是敢于负责、勇于担当、善于作为、实绩突出的好干部。

在前年的那次副部长选拔中,最终脱颖而出的,是该部政策研究局局长,即我们熟知的研究室主任。该局长,时年尚不足48岁。就在今年,前几天,他刚刚兼任了该部门的新闻发言人。当时之所以在鸾翔凤集、群英济济的一堆好手中提拔了他,恰恰因为他是专门给大领导“写材料”的,大领导力推力荐。

提拔干部看什么

众所周知,领导职数和编制是有限的,而且,由于干部队伍的“金字塔”型结构,越往上走,领导职位越少。而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一旦错用一个人,其试错成本是高昂的,不仅有真正优秀人才上不来的机会成本,更重要的是,由于用人不当,小可能影响一个单位一个时期的一块业务,大则可能拖累一个部门一个行业一个领域的长期发展。

基于这一理由,组织选拔干部是十分谨慎的,通常会立足长远、着眼全局,统筹考虑、理性决策,使选拔出来的人选能完全胜任新的岗位,创造出出色的业绩;而不是选拔个草包上去,尸位素餐、备位充数,拖累工作、造成损失。因此,组织选拔干部,除了看其过去的工作成绩是否出色,更会看他能否适应和胜任更高一级的职位。

毕竟,选拔重要领导职位干部,不是依据以往功劳和资历给予一个人的待遇和荣誉,更不是让你去当“官老爷”享福,而是着眼整体事业发展和出于工作实际需要,赋予你更大更重的责任,让你在更高更宽的平台上,施展才智,发挥作用,作出贡献。

常常听到一些人抱怨,我在什么什么级别上已多少多少年,我干出了多少多少成绩,立下了汗马功劳,每一任领导都离不开我,但就是不提拔我。你看那谁谁,资历比我短、学历比我低,反倒提拔了,肯定有关系有背景。如果对方是女性,还可能损一句:肯定和某某领导相好。哈哈,这种没有真凭实据的捕风捉影,损人不利己,少说为佳。

如果一个人的思想认识停留在这个层面,认为资历长、学历高、功劳多、成绩大,就必然应该得到提拔,那说明他对选任干部的真正意义、目的和内涵没有搞得很清。

选用什么样的人,一方面是为了树立用人导向,所谓“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用“勤政务实”者的目的是鼓励所有人忠诚履职、任劳任怨;更重要的一方面,则是以堪任的人才推动更高层次、更高质量的发展。而唯一与选任无关的是,满足个人私欲、给予个人待遇。

基于上述目的,领导和组织在选拔干部时,就不会单纯考虑实绩突出这一个因素,而是在业绩的基础上,看潜力和潜质,看领导力和感染力,看影响力和号召力。作为个人,要实现职位跃迁,就要充分展示自己具备的更高一级的素质能力。

培养和展示大局观

开头说的某部门副部长人选,选定为研究室主任,而不是其他局的局长,是必然的,而不是偶然的。因为,研究室主任作为给部门“一把手”“写材料”的,掌握政策,熟悉情况,了解规律,更具备大局观和明确的方向感。他担任部门负责人,在视野、格局、境界和对部门整体工作的把握上,相较业务领域狭窄单一的其他局长,可谓有压倒性的比较优势。

在机关写材料,绝对不是简单的“舞文弄墨”、玩弄文字技巧,其是认知、组织和实践等综合能力的体现,是要解决复杂的、尖锐的现实矛盾和问题的,其思想成果,是要转化为政策、决策的。这就需要写材料的人要进行深入的调研、学习、思考、创新,这对写作者思维水平的要求与锻炼,绝非一般岗位所能及。

但是,也不是只有干研究室的能拥有大局观和方向感,任何岗位的人,都应当有意培养自己的大局意识、全局观念。不过,培养大局观,并不是不管自己身处什么层级,一律用部门一把手的眼光看问题,那样的话,就“假大虚空”、不着边际了,反倒无益。而是,结合目前职位,提高一级来看待问题,比如副处长站在处长的角度看问题,局长站在副部长角度看问题。

在看待处理问题时,不要一开始就陷于细节,进行无谓地纷争,弄得“乱花渐欲迷人眼”、搞不清方向,而是始终把握目的,围绕目的提出解决方案,然后步步为营,逐步推进,最后搞定细节。

培养和展示感召力

所谓,“在你成为领导以前,成功只同你个人的成长有关。当你成为领导以后,成功都同别人的成长有关”。要实现职场跃迁,还须展示你的感召力,也就是能够给别人赋能,团结和激励他人共同做出成绩的能力。

身为领导者,你的业绩,并非你一人单打独斗创造的业绩,而是,你所有下属的业绩,组成了你的业绩。你的领导力体现在,你能够培养别人、激励别人干事。当然,这里的别人,其实也包括你的上级。你能从上级那里争取资源和支持,激发上级对你工作的关注和投入,更加反映你的领导力。

有人说中国人“一个人是条龙,三个人是条虫”。确实不少人是典型的个人英雄主义,一个人单打独斗时拔地倚天、战功赫赫;领导团队时却十分吃力,团队一盘散沙,人人各怀心思,工作效率低下。如果是这样,那是担当不了重任的。

那怎么能让自己变成小太阳,让别人心甘情愿、心情愉悦地为工作卖命,也就是为你效力呢?首先你要学会发自内心地而不是虚情假意地赞美别人。我前天的拙文提及一位女干部,她谈起工作期期艾艾,但一大能力是特别会恭维人,而且她的恭维让人感觉良好,丝毫不觉尴尬,包括其上级和下属在内,都被她“哄”得舒舒服服,自觉自愿为她鞍前马后效劳,这使得她进步很快。

其次你要能够带动别人。这包括,对上级,要经常性沟通,在不同节点汇报工作进展情况,同时站在他的角度提醒他一些注意事项;对下级,要懂得在布置任务时运用“头脑风暴”,让他们充分发表意见,强化他们完成任务的主人翁意识。这一条我本人就屡试不爽,形成任何决定交办下级前,都让他们充分参与讨论,让他觉得这事就是他自己的事,所以下级的干劲往往都十足。

4  培养和展示影响力

推荐干部时,如果有两个人选,一个是奉行“好人主义”的“好好先生”,从不得罪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一团和气;另一位则该讲原则时讲原则,该维护部门利益时挺身而出,但同时在没有立场分歧和利益冲突时,与人为善、善于合作,那你会推荐哪一位?估计九成以上的人都会支持后者。后者,是一个值得信任的、有影响力的人。

领导要提拔一个人时,一定会考虑他的影响力问题,因为没有影响力的人,是无法服众的,而且说明他的整合调动资源的能力有欠缺。

为了提高影响力,你需要影响有影响的人,也就是那些能决定我们升迁的外部力量。包括:主管我们的直接领导,组织人事部门,掌握晋升决策权的大领导,和同事。如果要升职,主管领导的意见,起关键作用;组织人事部门,是统筹安排和提供职位,并进行流程操作的;大领导综合各方意见包括自身对你的了解拍板决定;同事在民主推荐包括谈话和会议推荐中行使权利,但他们的选择主要遵从大领导的意见。

那怎么影响他们呢?首先要提高正面的知名度,让所有人特别是领导记住你。要让人不是单纯认识你,而是一提到你,就会条件反射地联想到你的某项特长和技能,比如这个人材料写得好,或者办事能力特别强,再或者像前面的例子,说这个人特别讲原则但又很灵活等等。

这就需要你日常用心营销自己的专长和工作成绩,让大家在你身上贴一个积极的标签。记住Satvik Beri说的这句话:当你成功地完成一项工作时,请让大家都看到。有时候上司只看到了工作成果,却不知道背后是谁在为此付出。要确保你得到应有的赞赏。

其次不要浪费关系资源。那些你曾经跟过的领导,或者兄弟部门和机构通过不同方式或机会认识的比你级别高的人士,都可以成为我们请教的对象。这些人,一方面可以给你一些指导和建议,另一方面,也可能给你现单位与他同级别的你的领导递上话,给你提供助力。

5

实现职场跃迁,第一条当然是要个人实绩突出,这是基础和要求进步的底气所在。没有这个大前提,一切都是海市蜃楼,都无从谈起。

但是,仅仅有业绩也是不够的,我们还要具备再上一级的能力,让人们确信你可以胜任再上一级的职位,能够带领队伍创造更大价值、做出更大成绩。正如PaperG CEO所言:在更高层级上,员工的表现取决于他们对公司“未来价值”所做出的贡献。

这就要求在下一级时,就要注重培养和展示这些足以胜任上一级职位的能力。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