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课改,努力探究成功之路
----综合实践活动课经验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的一门九年义务教育及高中阶段学生的必修课。我校根据上级教育部门的要求,于2002年9月在全校1--5年级正式开设了这门课程。由主管教学的校长亲自主抓,有专职教师任教。经过一年来的实践,我们边摸索边探究,集累了一些经验,在此基础上,为了确保这门课程有效的实施。于2003年9月继续在2--5年级开设这门课程,每周每班3节课。并加大力度进一步深化课改,探究成功之路。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一门开放性的课程,它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技术教育等。它的核心是以主题活动为主,目的是最大限度的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适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所以我们在编排、设计、组织综合实践活动时,遵循了以下几项原则:
一、根据地方差异,合理的安排课程内容。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一种开放性的课程,它是一种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综合适用的新课程形态,它是以活动为主要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考察、实验、探究、设计、制作、想象、反思、体验”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通过体验、操作和感受生活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所以在编排、设计、组织综合实践活动时是根据地方差异及社会、学校等基本因素,认真研究、开发、重组和利用地方、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来设计、编排课程内容的。我们编排的内容有:“爸爸、妈妈的双休日”“一日常规我知道”“飞机”“找秋天”“小孔成像”“剪贴对称蝴蝶”“缝扣子”争做合格的小学生”“小记者采访”“社会调查”“神奇的摩力圈”“学会推理”“过五关”“唱爷爷奶奶小时候的歌”“智能训练”“长方体物品的捆扎”“游罕山公园”“富饶的家乡”……,按不同年级提出不同的要求。
这些内容的编排和设计,我们是本着掌握逐渐积累的学习原则,从易到难,从基本的、简单的内容和训练入手,逐渐转为高一级的较为复杂的内容和训练的原则来筹划排列的。表面上,各主题是独立的,但它们又有内在的联系。无论从知识的系统性,还是能力培养的连贯性看,前面的主题活动总是为后面的打基础,后面的主题活动总是前面的深化和提高。同时,我们还重视学习的适时性。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具体条件,抓住最佳时机开展相应的主题活动。比如秋天到了,我们设计了一个找秋天的主题活动,一年级学生开展的是以听秋天的故事,说一说秋天是什么样的,并结合身边的秋景,为秋景图填画并涂颜色,让他们感受秋天的变化和美,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二年级学生开展的是通过观察找秋天的特征,然后把你看到的、了解到的秋天画下来。让他们通过画来表达认知和情感。三年级学生开展的是从身边的变化和书本中了解秋天的特征,感受秋天给人们带来的收获。通过收集有关描写秋天的词、句、段、诗等来赞美秋天。从而培养他们的能力,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
二、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运用恰当的教学方式,组织教学。
1、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实施,从其领域来看,它体现了跨学科、综合性、研究性、生活性和实践性等基本特征。从其本质来看,是在具体的教育情境中创生新的教育经验的过程。因此,我们在具体的活动中,重点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以及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主,确保学生和谐全面的发展。
2、在活动中以“学生是研究者,学生似科学家”的形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自主的研究学习。在学习方式上,我们充分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他们采用多样化的手段进行研究学习。这不仅激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积累经验,而且还培养了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他们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同时对于我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具有社会责任感、健全人格、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良好的信息素质和环境意识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3、给学生提供一个开放性的面向实际的、主动探究的学习环境。因为在知识爆炸的时代,掌握知识的多少已经不是最重要的,而如何掌握知识才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他们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确保学生自主性、探究性的学习落到实处,以学生为主体,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使学习过程变成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并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等等。例如:我设计《制作植物叶标本》一课,通过让学生采集周围常见的植物叶,使学生充分认识和了解到,在我们家乡有丰富的植物资源,品种繁多,通过让学生运用自然课中学到的知识,对师生采集和收集来的各种植物叶进行研究,使他们进一步认识了许多常见的和不常见的植物;通过课下查阅资料,使他们知道了植物资源的生长、开发、利用等。对我国的经济建设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通过探究“人类为什么植树造林,种植花草”“这和人类有什么关系”等问题,使他们懂得了“植树造林,种植花草”对人类是大有好处的,花草树木不仅能美化环境,还能调节气温,净化空气,阻挡风沙,降低噪音,净化水源等。并感受到我们生活在大自然这个摇篮里,自然环境的好坏,影响着我们的情绪,关系着我们的健康,从而激发了他们的责任感。使他们想到应爱护和保护这些植物资源。在此基础上,我又设计《富饶的家乡》一课。通过让学生观看世界地图和中国地图,使学生了解到我国地域辽阔,通过让学生查阅资源使他们进一步了解到了我国不仅地大物博,物产丰富,而且还有很多物产都是世界之最。如我国是世界上植物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仅高等植物就有32000多种,其中银杏、银杉、水杉等都是中国特有的。“花中之王--牡丹”早已驰名中外,尤其我国的内蒙古,不仅有美丽的草原,胜产牛羊,而且还生长着原始森林,在原始森林中有很多珍稀植物和动物等,从而使学生产生了对祖国的自豪感和家乡的热爱。同时也激发了他们学科学、用科学知识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和对大自然的热爱。由此可见,选择一种好的教学方法,不仅能组织好综合实践活动课,而且还能使学生真正获得知识,同时对学生终身发展也起到了极大的影响作用。
总之,通过一年来的摸索和实践,我认为只要从地方差异入手,结合学生的实际及知识内容的深浅程度,合理的编排课程内容,并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运用恰当的教学方式,组织好教学活动,就一定能探索出一条成功之路。我们将继续努力,开拓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