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我一起学中医之“中医三焦病证治用药法则”,一眼从方子用药医治何病

三焦,属于手少阳经,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三焦为相火之用,分布命门,主气升隆出入,游行上下,总领五脏六腑,营卫经络,内外上下左右之气,号中清之府,上主纳,中主化,下主出。观此气虽分三,而实连为一气,通领上下,不可令有厚薄偏倚轻重之分。
泻热分三焦,即发汗则宜于麻黄,柴胡,葛根、荆芥,升麻,薄荷,羗活、防风;吐则宜于瓜蒂、莱菔子,藜芦,食盐,栀子;下则宜于大黄、芒硝、此泻热之药也。
泻火分为三焦,泻上焦火宜于连翘、黄芩、栀子、黄连、生地,知母,此泻上焦火之药也;中焦泻火则宜于龙胆、青黛、白芍、石斛、石膏等药;下焦泻火则宜于黄柏、知母、石膏等药;下焦泻火则宜于黄柏、知母、丹皮、青蒿草,此泻下焦火之药也;
补虚:上焦虚则宜用人参、黄芪、桂心、当归、龙眼肉;中焦则宜于用白术、炙甘草、淮山药、首乌、山茱萸;下焦补虚则宜于用附子、肉桂、硫黄、沉香、补骨脂、地黄、枸杞、菟丝子,此补虚之味也;
因三焦统领一身,名为决导之官,其气不可偏胜,偏则其病立见。
三焦之不可混用,用则其害立生,随遇而安,因地自得,又安有偏倚不平之憾呢。
古言:十二经中,惟手厥阴心包,手少阳三焦经无所主,其经通于足厥阴、少阳。厥阴主血,诸药入肝经血分者,并入心包;少阳主气,诸药入胆经气分者,并入三焦命门,相火散行于胆、三焦、心包络、故入命门者并入三焦。
[用汗解热]:麻黄、柴胡、葛根、荆芥、升麻、薄荷、羌活,防风;
[用吐解热]:瓜蒂、莱菔子、藜芦、食盐、栀子、豆豉;
[用下解热]:大黄、芒硝
[泻上焦火]:连翘、栀子、黄芩、黄连、生地、知母;
[泻中焦火]:龙胆草、青黛、白芍、石斛、石膏;
[泻下焦火]:黄柏、知母、丹皮、青蒿草
[补上焦虚]:人参、黄芪、桂心、当归、龙眼肉;
[补中焦虚]:白术、炙草、淮山、首乌、山茱萸、阿胶;
[补下焦虚]:附子、肉桂、硫黄、沉香、补骨脂、熟地黄、枸杞、菟丝子。

(0)

相关推荐

  • 【中医教你辨三焦,学会辨别好调理】在中...

    [中医教你辨三焦,学会辨别好调理] 在中医里,人的身体是分为三焦的,分别是上焦.中焦.下焦,那上中下三焦分别是哪里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1.上焦:主要是指胸腔的部分 2.中焦:脾胃 3.下焦:指的是肝 ...

  • 浅谈对三焦之腑的认识

    浅谈对三焦之腑的认识 中医讲:"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什么意思呢?有各种解释.这里谈点个人看法. <灵枢·营卫生会>:"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 ...

  • 三焦不通按摩哪些穴位?

    [回答] 三焦可分为上焦.中焦和下焦.上焦病证,是指温热病邪,侵袭人体从口鼻而入,自上而下,一开始就出现肺卫受邪的证候,表现为口干舌燥.头疼.咽喉肿痛.面色萎黄等症状:中焦病证,是指温病自上焦开始,顺 ...

  • 跟我一起学中医之“小肠脏腑病症用药法则”,教你用药直达病灶。

    小肠,属手太阳经,丙火,小肠接于胃口之下,连于膀胱,大肠之上.凡胃挟有寒热未清,无不接入小肠为病,是以治止之药,亦不越乎治胃之法以推:且小肠与心相表里,凡心或有寒热未清,皆得移入肠.玩书有用小茴.橘核 ...

  • 跟我一起学中医“之胆腑病证治用药法则,如何精准用药直达病所?提高治疗时间。

    胆,属足少阳,甲木,胆为中正之官,居于表里之界.凡邪由于太阳.阳明经入于该经,则不能用麻黄.肉桂.升麻.葛根.朴硝.大黄之药施治,惟取柴胡之辛苦微寒,引邪气左转上行:黄芩气味苦寒,以清里邪未深,所以寒 ...

  • 名老中医王子平的骨伤证治经验

    一.活血舒筋汤 [组成]当归9g 赤芍9g 片姜黄9g 伸筋草12g 海桐皮9g 落得打9g 羌活6g 独活9g 路路通12g 陈皮6g 续断12g 松节6g 甘草3g.水煎服. [功效]活血通络,舒 ...

  •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中医病因病机与证治

    肠系膜淋巴结炎是引起小儿腹痛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多见于学龄前儿童,男童发病率较高.该病多因病毒.细菌感染所致,常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程中并发或继发于肠道炎症之后.近几年来,该病有增长趋势,若病情迁延,常 ...

  • 故宫珍藏中医古籍:脏腑证治图说人镜经

    故宫珍藏中医古籍:脏腑证治图说人镜经,图注八十一难经辨真,脉决辨真. 此刻本共八卷,附有两卷增刊,分为六册,刊行于万历三十四年 (1608 年).它继承了明代刻本的一些典型特点--木刻极其精准,字型大 ...

  • 基于数据挖掘研究当代名老中医治疗银屑病方药证治规律

    成果:1.频数分析得到高频药物23味,证候14种,治则治法55种.经单味药物频率统计,首 三味药物为生地黄.赤芍和甘草,药物的四气属性以寒.温为主,而五味以苦.甘为主,药物归经依次为肝经.心经.胃经. ...

  • 『中医古籍』秘传证治要诀及类方

    作者:戴思恭 朝代:明 年份:公元1368-1644年 序 序 卷之一/诸中门 中风 中气 中寒 中暑 中湿 中恶 厥 卷之二/诸伤门 伤风寒 伤暑 伤湿 伤酒 伤食 伤食泻 卷之三/诸气门 七气 痞 ...

  • 『中医古籍』外科证治全书

    外科著作.五卷.清·许克昌.毕法合撰.刊于1831年 序(一) 序(一) 自记 自记 序(二) 序(二) 重刻外科证治弁言 重刻外科证治弁言 凡例 凡例 卷一 痈疽证治统论 痈疽部位名记 胃气论 论肿 ...

  • 『中医古籍』类证治裁

    <类证治裁>(公元 1839 年)清.林佩琴(羲桐)着.采辑清代中叶以前的医家著作,对于温病.报病.妇科.外科各证,述其原因,析其不同证侯和不同治法. 作者:林佩琴 朝代:清 年份:公元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