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一篇关于英国首都银行的文章,更激起了对国内银行压抑已久的愤懑。一次,到一个国有大银行去办个人业务,你看,大厅里坐满了客户,可开放的窗口就那么一、二个,还慢条斯理。初步估算一下,轮到你直到办完业务,需要一个多小时。属于等待一小时,办理三分钟。如果不是某个业务必须指定了这家银行,网上又不能办理,绝不会来受这个洋罪。后来这张卡的业务结束后,立即注销,咱惹不起还躲不起吗。本来该银行好不容易营销攻关得来的客户,被线下业务搞得一点黏性都没有,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想的?又一次,在另一家国有大银行办理了水电气费用托收业务,因为房子卖出去了,要解除托收手续。由于当时是在柜台办理的,托收解除也必须要到柜台办理。不知道现在互联网都发达到这种程度了,怎么还有这么个原始规定?作为金融服务业,做的像老爷一样,我上班它上班,我下班它下班,我双休,它双休,真正做到与客户神“同步”!以后,如果有人说,银行服务不与客户同步,我第一个站出来强烈反对。另外发现,没有一家银行能在互联网上,清清楚楚告知客户,哪个网点周六开门,哪个网点周日开门,搞得好像这是什么国家机密似的。只能自己开车一家一家去碰运气,但基本上人家周末两天都不开门的居多。还有,周末银行很多业务不能办理,只能在工作日办理,不知道为什么不能办理?难道牵涉到什么特殊设备、人员、气候、温度、还是天象?总之,现在国内的银行,让你欲说无词,欲怒无气,不知道怎么说才好。它自以为是在降成本,孰不知,在客户看来,实际上已经处于关门的节奏。现在互联网支付对银行造成了这么大的冲击,还没有把他们给冲醒。猜测唯一的原因还是垄断惹的祸,现在国家已经开始允许一些经营不善银行破产倒闭,估计也是看到了银行业的不思进取。网点营业时间:每年开业362天,工作日每天营业12个小时,星期六、星期日分别营业10个小时和6个小时。网点店面布置:闪闪发光的玻璃架构,配上红黑相间的内饰,高高的天花板和银色的柱子,色彩鲜艳的点钞机。职员穿着与银行红黑标识搭配的服装,发自内心的微笑,他们注重每一个服务细节......完全不同于传统老气横秋的银行,像极了升级版的苹果专卖店。业务创新举措:创办了英国第一家免下车银行,就像麦当劳汽车餐厅一样,服务迅速,手续便捷,也省却了客户找车位、停车缴费的困窘。当然,对银行职员为客户服务的业务能力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难道,这不也是一项银行之间的核心竞争力吗?当然还有其他许许多多的创新举措。其创始人弗农·希尔说,当所有人向左,你就要考虑一下,是不是应该要向右了。前段时间网上流传一个段子,说看车辆的老太太根据证券交易大厅门口的自行车数量来买卖股票。人多了就卖股票,人少了就买股票,反而赚的比里面整天盯盘的股民多。现在连独此一号的许多政府机构都服务便民了,如车管所周六、周末都上班。民政部门婚姻登记不仅在周末,在碰到5.20、11.11、情人节、七夕节等年轻人喜爱的日子,即使是在国家法定节假日,也会安排加班工作。派出所周末依然可以办理包括户籍迁移在内的诸多业务,等等。作为市场型企业的银行,至今,为什么身子还这么重?!银行业不仅要与互联网金融公司的竞争,但绝大部分还是银行与银行之间的竞争。如果谁的客户数量能排在全国所有银行第一名,不也是一种竞争力吗。竞争力是什么,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人特我转,转向新战场,开辟新业务,然后再周而复始。如果全行业不济,即使死,也是他们全倒闭以后,才能轮到自己,这就是你铸就的生存门槛。另外由于起点不同,线上既然肯定比不过互联网金融公司,就不能再一味地盯在线上死磕,以己之短去克人之长。不如,转换一下思维,通过线下影响线上,因为每一个人不管多少,每年终究需要一、二次线下业务。抓住这点,不如把自己成为人们线下的唯一银行,用线下包围线上。可是,但是,各个银行好像是共同商量好了的,一起沉沦,一起在比谁更差:营业时间、开放窗口、服务态度以及流程手续。什么时候,国内能够出现一家像英国首都银行那样的鲶鱼银行。反正,如果我的身边出现这样一家银行,我肯定毫不犹豫的注销我所有其它家银行卡,转而成为它的客户,为什么不呢?
作者 : 周洪涛
--- END ---
您的关注是我最大的动力,阅完请点击右下角“在看”!
点击下面二维码,精彩内容每周一、四晚为您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