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210教学手记——《红楼梦》专题式阅读的基本策略
《红楼梦》作为一部经典名著,早在20世纪八十年代,上海育才中学段力沛校长就把它作为高三的语文教科书使用,整个高三学年只读一本《红楼梦》。之所以可以把它当作中学语文教材,是因为,它是一部语言艺术的巨著。无论是日常叙事,还是精彩情节的叙述,其描摹形象、刻画心理,用词造句之精准、灵动皆富创造性,是其他作品所难以企及的,因此,它是提升中学生运用祖国语言文字水平的经典范本。它塑造人物形象,立体、多面、动态,在个人与群体的关系中完美地呈现了个人性格的成长史,全书上千个人物形象个个个性鲜明,同时不同个体又构成了同类型人物群体,巧妙地体现了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人物形象塑造艺术。全书的结构既有以前五回为总目展开的整体布局,又有每个十回形成的单元结构;既有以时间为主线的统一体系,又有每个部分中精心安排的次结构,体现其时间艺术空间化的独特手法。读通一部《红楼梦》的叙事艺术,可有效提升文学作品的解读欣赏水平。因此,《红楼梦》,不应该仅把它当作一部长篇小说来读,而应该把它当作语文学科的综合性读写教材来教和学。为此,我校开展了《红楼梦》专题式阅读的教学实验。所谓专题式阅读,就是围绕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以养成学术研究的意识为目标对本书重要的阅读主题进行深入的专项研读。阅读主题,即紧扣“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维度,结合《红楼梦》的语言、人物、情节诸要素,筛选出的一些富有解构文本、建构自我阅读能力的阅读项目。其阅读方式是借助阅读主题从多个角度、不同层面纵向深入或是横向关联,达到课标所强调的“从语言、构思、意蕴、情感等多个角度欣赏作品,获得审美体验”的目的。需要特别强调的是,专题阅读强调其“研究”的价值取向,目的是培养学生从不同阅读视角、围绕一个主题搜集整理资料并能够持续思考寻求自我创见的研究能力。基于上述指导思想,形成了本书专题阅读的一些基本策略。策略一:设计词语专题,读出作者的表达意图阅读长篇小说,往往不太注重词语的品咂,而《红楼梦》这一语言艺术巨著,是不容忽视那些生动、贴切、富有艺术魅力的词语的。这些词语往往一词尽显人物心魂,一语挑起故事情节的骤变,犹如闪光的宝石,熠熠生辉,镶嵌在那些看似平平常常的叙述中,需要培养学生从平常的叙述中识别这些闪耀着语言智慧之光的词语的能力。因此,阅读这部巨著,也不妨从那些独特的词语入手,打开红楼之门。1. 异态词语研究——“痒”出姥姥的窘阅读《红楼梦》会发现,它的许多用语迥异于我们日常或是一般文学作品的用语,显示出超乎平常的异常,而再仔细品味,其用语恰恰是对生活最真实的呈现,我们之所以感觉异常,是因为,一般文学作品的表达只是对生活真实的轮廓性描述,与“真实”还隔着一段遥远的距离;而曹雪芹的表达既逼真地再现了其外在的声色形貌,又准确地呈现出了其内在的曲折隐秘,形神兼备、内外通透。因此,提升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水平,就要尽最大努力让学生明白曹雪芹是如何缩短文字与真实的距离,甚至达到零距离的。这正是研究异态用语的价值所在。刘姥姥一进荣国府求帮助,听到王熙凤诉艰难,曹雪芹只用“突突的”三个字来写刘姥姥紧张难堪的心理,“突突的”能让人直观地感受到刘姥姥的那颗心在慌慌张张地跳,可是当她听说又给了二十两银子的时候,只用“浑身发痒”四个字就写出了刘姥姥微妙的内心:猛然间听说给二十两银子,在王熙凤面前,既不可表现出喜滋滋、贪婪的神情,而心里又确实控制不住激动,于是就表现为身体发热,由发热而发痒,一个“痒”字多么准确地写出了刘姥姥尴尬之中的惊喜、窘迫之中的兴奋。据此,学生很快找出了海量的“异态词”,比如,有同学找到贾瑞在宁国府路遇熙凤时的三个“猛然”;有同学细致分析林黛玉追踪贾宝玉到薛宝钗处进门时“摇摇的”姿态,他们从琳琅满目的佳词妙句中又选出了若干精准叙写人物神态的词语,点燃了阅读兴趣。2. 性格词语研究——闻其声而知其人曹雪芹塑造丰富的人物性格,词语是重要的因素,尤其值得研讨的是词语使用的性格化,使《红楼梦》人物的语言形成了特有的言语体系,见其词或闻其语则可识其人。为此,要引导学生从性格词语的角度梳理归纳,筛选出典型人物的常用词汇,总结其用词规律,从言语表达的高度来欣赏本书的言语艺术。“这么粗”“这么长”“这么大”,这是薛呆子的标配;“我要去,只是舍不得你”,这“舍不得”“化成烟”“该死”等成了贾宝玉的口头禅。当然,随着对词语敏感度的增加,由词语而扩展为人物语言整体风格的把握就水到渠成了。3. 事件词语研究——一词说尽一生小说就是人物性格的成长史,在成长过程中,总有些关节点,这些关节点钩连上下内容,抓住这些关节点上的一些词语延伸阅读,可以较为完整的把握其生命历程。因此,可以凭一个词语串连整个人物的生命历程或若干章节,形成局部的整体阅读。比如第十六回开篇说王熙凤“自此凤姐胆识愈壮,以后有了这样的事,便恣意地作为起来,也不消多记”。其中“胆识愈壮”一词概括了凤姐之前的许多事件,抓住这个词设计阅读任务,梳理出其“壮”的过程,就可以形成关于王熙凤的整体阅读。有同学从第六回刘姥姥一进荣国府梳理到十五回,把王熙凤接待刘姥姥时的分寸把握、毒设相思局时调动诸多人物的谋划、协理宁国府时左右王夫人的手段、弄权铁槛寺时的心术一一联系起来,使“胆识愈壮”的轨迹清晰地从隐匿趋于显性且跃然眼前。
策略二:确立情感专题,读出人物的爱恋情愁《红楼梦》最复杂的就是人物的情感关系,而曹雪芹的高妙之处也在于构筑了这些繁复多变、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感纠结,阅读的乐趣也正在理清、辨明这些关系的过程中体味人情滋味,赏析语言文字之美。因此,引导学生穿梭于贾王史薛的家庭关系之中、徜徉于宝黛钗袭的情感冲突之中、流连于晴雯袭人平儿等细腻多变的小心思之中,领悟《红楼梦》对人世、人情的深刻阐释和感慨,可设计阅读《红楼梦》情感专题。1. 心灵秘史研究——此“心”为谁痛?生活总是不那么透明而又那么确切,宝玉与黛玉的言语交际大多是蒙着一层朦胧月光的,没有这层月光,就失去了生活的情调和意味,曹公是制造这层月光的高手。比如,第二十回中宝、黛吵嘴,黛玉说“我为的是我的心”,宝玉也说“我也为的是我的心”。此心与彼心究竟有何不同,这恰恰是读出宝、黛、钗之间微妙朦胧精彩动人的裉结所在。抓住这样的心灵密语,探径索源,会有“洞天石扉,訇然中开”之感。阅读中,有同学围绕着这两颗心写了一千六百字的小论文,认为“如果黛玉的心是‘时时想占有’,宝玉的心便是‘刻刻在呵护’”;“如果黛玉的心是‘喜怒无常’,宝玉的心便是‘明月入怀’”;“如果黛玉的心是‘无理取闹’,宝玉的心便是‘无限包容’”;“如果黛玉的心是‘柔情似水’,宝玉的心便是‘无微不至’”;“如果黛玉的心是‘怒碎花枝掷郎前,请郎今夜伴花眠’,宝玉的心便是‘芙蓉不及美人妆,水殿风来珠翠香’”;“如果黛玉的心是‘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宝玉的心便是‘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依着这两颗心的思考,把宝黛的心理世界而阅览了一遍,其探讨未必十分科学,但这番阅读历程所带来的收获是货真价值实的。2. 爱情角色判断——谁是最佳情人?宝玉的泛爱基因让他喜爱天下纯情女子,但心灵归宿只有一人,要把宝玉的情感界限写清楚是非常困难的事情,而曹公持如椽之笔,把宝玉与黛玉、宝钗、袭人、湘云、晴雯等众多女子的情感写得界限分明,实在需要我们借此一窥其叙事之奥秘。袭人一度把自己视作“宝玉的人”,为此,设计了这样一个阅读专题:作为情感专家,你认为袭人和黛玉,宝玉更适合与谁谈恋爱。这个任务引起了学生极大的阅读兴趣,他们字斟句酌,条分缕析,生成了许多对比角度,阅读视野为之一阔。有同学把宝玉到袭人家里去时袭人的表现一一设想为,如果换成是黛玉,可能会怎样表现。对比下来,得出这样的结论:“其实袭人的种种心理活动与做法都是想‘控制’宝玉,两人的关系放大了说是‘不平等’的姐弟情。”而“黛玉是那么的纯粹,连带着宝玉都纯粹了起来,为这份感情也喜也悲,也敬也畏。他们的感情是磨出来的,经得起岁月侵蚀。”经此一番探讨,宝玉、黛玉、袭人之情感关系清清亮亮!此专题还可以加入宝钗、湘云、晴雯等多个人物扩大为系列专题,构成宝玉情感关系的综合研究,当不失为一项有趣的阅读。3.眼泪内涵分析——纷纷落下为何情?林黛玉用一生的眼泪偿还情债,其实,频繁流下眼泪的何止是林妹妹,眼泪实则是曹公笔下展示人物情感的又一种精彩。值得我们审视的是,梳理一个人物的流泪史,可以观察他的心理变化过程;面对同一事件不同人物的流泪,则可以考察他们各自的内心秘密;有些眼泪把故事推向高潮,有些眼泪正是结束了故事的标志。因此,从眼泪这个视角又可读出另一番“红楼”故事来。二十九回到三十二回,有群体的哭,有个人的哭,宝、黛闹气,全场人都在哭;琪官痴痴地写着“蔷”字一人偷偷地哭。千差万别,各有心曲,于是设计了“精彩的眼泪”专题阅读,先列表总结哪些人、哪些泪,并分析这些眼泪的不同内涵及描写这些眼泪的精妙笔法。精彩的眼泪苏州中学园区校高一(4)班 蒋未人物流泪原因描写之妙张道士提到贾宝玉像荣国公,不禁流泪。张道士的眼泪并不是真正思念荣国公而流下的,他的目的是煽情,戳中贾母的泪点,从而向众人显示自己在贾府中是有一点地位的。贾母1、 听了张道士的话,勾起了对死去丈夫的思念。2、 抱怨着宝黛二人“不是冤家不聚头”也哭了。贾母在这种情况下落泪,无异于代表张道士的计谋得逞了,后来也写张道士的话又让贾母一笑,在这短短的几分钟内,张道士让贾母由笑到哭,又由哭到笑,情绪收放自如,这也从侧面体现了张道士是一位公关高手,巧言善辩,能说会道。林黛玉1、 黛玉见张道士为宝玉谋亲事,宝玉不会哄她,还摔了玉,哭了起来。2、 见宝玉连袭人不如,越发伤心大哭起来。3、 听到贾母说“不是冤家不聚头”,不觉潸然泪下。4、 次日宝玉来找黛玉,黛玉止不住滚下泪来。林黛玉的一系列落泪,都是因为贾宝玉。林黛玉本就是一个心思细腻缺乏安全感的人。在听到张道士的提亲后,她发现自己的竞争力不强,想让宝玉安慰自己,可宝玉不懂得女孩子的心思,让黛玉很失落,心中的幽怨只能通过落泪来宣泄出来。黛玉这一世是来还宝玉上一世给自己的“救命之水”的,所以黛玉的眼泪也是报答上一世恩情的因果与象征。贾宝玉…………袭人…………紫鹃…………金钏儿…………龄官…………余萌同学分析二十九回宝玉、黛玉、袭人、紫娟四人齐哭,认为黛玉是虚弱动情的伤心之哭,因此“脸红头胀,一行啼哭,一行气凑,一行是泪,一行是汗,不胜怯弱”,宝玉是疼爱之哭,眼泪是“滴”下来的;袭人之哭经过了再三考量之后的理解,这时的袭人颇有种释放情绪的感觉,真正地像一个少女了。而紫鹃就是被三人感染,鼻子不由的一酸。黛玉、宝玉、袭人、紫鹃几乎是一个接着一个流下眼泪,层次井然,哭出了情感,哭出了审美的趣味。由“眼泪”专题拓展开来,《红楼梦》中的嬉笑怒骂皆可设计成专题研读。策略三:建设言说专题,读活表达智慧《红楼梦》是交际语言的典范之作,上至王公贵族,下至仆妇佣人,曹雪芹都给出了交际语言的范例,这是阅读《红楼梦》的又一维度。小红给王熙凤回报的那段话,“我们奶奶”“这里的奶奶”“五奶奶”等随着说话对象的变化,通过人称转换把十分复杂的人物关系交待地清清楚楚,圆满地完成了信息传达的任务,可以说是交际话语的教科书。为此,针对不同情节可以开展“转述的艺术”“表达诉求的经验”“怎样说悄悄话”等言说专题,细致探讨曹雪芹笔下日常生活中的言语表达智慧。其中,我们设计了“跟贾芸学说话”的阅读专题。选择贾芸作为研读对象的原因是,围绕包揽贾府工程“寻找就业机会”这件事,他先后与贾琏、舅舅卜世仁、醉金刚倪二、凤姐、书僮焙茗锄药等若干人会面说话,人物众多,身份差距大,语风变化快,较好地体现了贾芸“见什么人说什么话”的能力。学生通过对贾芸前后语言表达的研读,发现,“在面对贾琏和王熙凤时,贾芸都是以一个比较谦卑的姿态去表达的,但在表达的手段上,却有比较大的差异”“面对贾琏,他是开门见山,干净利落,毫不遮掩。”“面对王熙凤,他是瞻前思后,假装无意;他明白如果表现得功利心、目的性太重,会让熙凤心里瞧不起,所以他在这个刚好的时机,将东西拿给熙凤。再顺带引出根本目的。熙凤给贾芸下的判断是‘还算一个聪明人’,为了不让贾芸觉得她‘见不得这点东西’,她终结话题,晾了贾芸一天。贾芸此时也不再提到,进退有分寸。这才是‘高手过招’,两人还来回打了个太极。”经过此番研读,才会慢慢体味到《红楼梦》的语言之美。整部《红楼梦》像这种语言交际场景太多,各有风采,以此把同类语言现象归纳集中,既是对语言艺术的研究,也是对人物形象、小说主旨的理解。策略四:开设人物论专题,读出我的“这一个”阅读《红楼梦》最忌以固有结论给鲜活的人物贴上死标签:一提王熙凤就是阴险毒辣,一提刘姥姥就是憨厚傻气,如此图谱化人物形象是对原著的不尊重。如何才能读出活生生的“这一个”,更重要的是如何读出属于读者自己的“这一个”,这是《红楼梦》整本书阅读必须解决的一个课题。王朝闻先生在上大学期间完成了四十万字的《论凤姐》,给我们今天的整本书阅读以很大启发,想真正理解一个形象,需对这个人物作全面研究,《红楼梦》实际上给每个重要人物都作了传,判词就是个人传记的精简本,个人的故事分布在诸多人物的故事之中,因此,为了清晰地认识清楚每个人,我们还必须把他从整本书的各个章回中抽取出来,单独观察,才能形成对这个人物全面、立体的认知。因而,提出了撰写人物论的专题阅读任务。撰写人物论,不是问答题式的形象概括,必须对人物作出全面研读,是从某个人物的角度重构《红楼梦》的故事。如,林黛玉好生气,但她为何而生气,其中有规律可寻吗?这就要把林黛玉所有生气的情节梳理出来,分析生气原因,总结规律,形成林黛玉心理、性格传记。以撰写《凤姐论》为例,学生可先完成下面的基本阅读:阅读第十四回,设计一个满分100分的评价量表,评价王熙凤的综合能力,按照制定的评价标准,给王熙凤的能力打分。量表内容应该包括:评价的角度、标准、分值、被评价人的表现及得分。示例:王熙凤综合能力评价表高一(4)班 余萌被评价人:王熙凤 所在部门:荣国府 评价参考事件:协理宁国府具体能力自信沉稳(20)细心周全(20)条理性强(20)行事果断(20)下人拥护(20)评判标准及其赋分1.气场是否有震慑力(5)2.指令是否下达清楚(5)3.能否同时处理多件事务(5)4.是否以实力获得下人的服从(5)1.摸清事情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处理(5)2.依据下人特点分工,用得其所(5)3.遣人分工细致(5)4.涉及金钱支出时十分谨慎(5)大事小事不慌不忙分条处理(20)言出必行,行必果断(20)1.管家能力是否被下人认可(5)2.对下人是否赏罚有度(5)3.下达的命令是否令人心服口服(5)4.对下人是否有基本的尊重(5)被评价人具体表现出场即是集齐宁国府上下所有人听差候遣,干练利索。+5次日念花名册后即分人差事,指令清楚不容置疑。+5“凤姐见如此……筹画得十分整肃。”繁杂事务处理得井井有条+5“如今可要依着我行…一例现清白处治。”极其跋扈,靠施压攫取服从。+0正式接管宁府的前一天,上宁府清点数目单册,找来府上媳妇问话。+5给下人分工前念花名册,按名一个个唤入看视。+5根据下人特点,事无巨细吩咐各人工作。+5确认领牌人上报情况与账本无误后,才发放对牌。+5吩咐后发放器材工具,“一面交发,一面提笔登记,某人管某处,某人领某物,开得十分清楚。”+20看视完下人后“一时看完,便又吩咐道”;下人领牌,确认后,凤姐“即命收帖儿登记”,不带半点拖拉。+20“合族上下无不称叹者。”+5第一次有人犯错便拉下脸,喝道:“打二十板子!”并克扣其一个月银米。+0众人目睹此次惩罚后,“不敢偷闲,兢兢业业,致事保全”。+0将对牌“掷下”给下人。+0各项得分152020205得分合计80显然,这里显示了阅读者对王熙凤的主观认识,王熙凤这一艺术形象加入了阅读者的主观因素,读者与作者,读者与文本产生了真正的对话。在此类评价表、搜集的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再完成《凤姐论》,这时的凤姐才是阅读者心目中活生生的“这一个”。为了读透《红楼梦》,至少要完成几个重要人物的人物论。词语运用、情感体味、言语智慧、人物形象把握等专题阅读可以较好地引导中学生打开经典名著阅读的基本思路并建立起整本书阅读的基本模式,进而提升阅读素养。运用专题式阅读,提炼阅读主题、设计阅读任务,给阅读定向,是前提;让学生完足阅读,形成阅读结果(图表、论文)是关键;综述、归纳、概括阅读结果,使之升华为理性认识是难点。当然,博大精深的《红楼梦》可供我们开发研究的绝不止于这四个专题,还需要我们紧紧围绕中学语文核心素养拓展阅读视角,关注它的结构、叙事、文化、审美等诸方面,形成《红楼梦》专题阅读的课程体系,当是我们共同努力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