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冉冉,水漫漫,明月芦花君自看

日常中我该如何保持觉察?

觉察不需要你保持。

如果你当下觉察,你就会清楚的发现,实在没有什么“觉察”是需要你保持的。

觉察一直都在。

那为什么我会经常陷入混乱?

哈,你为什么不看看“混乱”是怎么一回事?

不是用已知的知识、经验来分析“混乱”,而是纯粹的看。

觉察就是纯粹的看,不仅仅是眼睛看,更要用心看。

用佛家的话讲,用“心地法眼”看。

这是什么意思呢?

不要去已知中猜测、推理,请当下行动,当下观察,唯有当下——不可思议之中,才能与之相应。

如是觉察“混乱”的同时,“混乱”就终结了。

因为当下唯有真相、实际,无有“混乱”。

“混乱”只是已知中的概念、分别,它相对于“我想要某种秩序”而建立。

混乱发生在对立之间,而全然无分的整体中无有混乱可言。

譬如:

难过时,唯是难过。

喜悦时,唯是喜悦。

昏沉时,唯是昏沉。

散乱时,唯是散乱。

如其本然,如是观察,无有分裂、冲突、混乱。

是不是很眼熟,像不像四念处?

观身如身,观受如受,观心如心,观法如法。

如是而已,无有分别,

二既不存,一何有尔?


不是因为我松懈了,丢失了觉察才导致的混乱吗?

那我想确认一下,你的“觉察”是什么意思?

就像你在《无念之密》中讲的“反观自照”、“注意力的转向”一样,向内“盯着”自己的念头,保持这种状态。

保持状态,嗯,你掉到对于觉受的执着中了,执着“寻伺”带来的体验。

什么意思?

你的“反观”被“保持这种状态”破坏了。

原本那一刹那的反观自照,超越分别,契入现量。

或者更通俗的说,那一瞬间心智放下、超越了对名言句义——概念的执着,也就是离开了思想中的比较、应然——应该如何。

诸如“我必须”、“我应该”,“他(们)、它(们)应该、必须”怎样怎样。

如是见到当下的实然——事实、真相、实际。

这一瞬间便如佛经中所述:

“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

那短暂的反观带来了如“清净”、“光明”、“喜乐”、“无念”的觉受,

但你没有见到“我”的虚妄,没有如实观察,反执着那些觉受就是“秩序”。

并且试图延续那一刹那“反观”带给你的美妙体验,而不是如实觉察当下,还美其名曰要保持觉察。


那么觉察是怎样的呢?

《大日经》云:“云何菩提?谓如实知自心。”

觉察并不是为了对治混乱,或者解决别的什么“我”不想要的东西、状态。

因为在觉察中,“我”亦无处立足。

那种带有“对治”目的的所谓“觉察”,并非是真的觉察,而是一种二元对立的造作,它只会引发后续的混乱。

因为“造作”只是“我”妄想建立一种它认为的秩序。

在这之中充满了分裂、对立与冲突。

在这种二元对立的模式中,永远无法显露原本的、真正的秩序。

难道地球需要想一想,设计一下,到底自己该怎样绕着太阳运转吗?

不,它就是那个样子。

漫天星辰,斗转星移,皆是如是。

觉察即是如实见真相。

“我”只知道过去,“我”不知道当下,当下不可思议,当下无可测度。

这并不是一个理论,这是真相、实际。

如果有人试图改变当下的实然——真相、实际,实现自己想要秩序,那么他便会陷入冲突、暴力。

因为他活在“应然”中,执着在已知、过去中,住相生心,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这也正是所谓“时空”的肇始。

而真相、实际,本来如是,无可分割,无所谓分裂、对立,其本身便是秩序。

觉察即是当下见真相、实际。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觉察,或者你叫它观、反观、观照,即如实知自心。


那么觉察——当下见与知道有什么不同吗?

当你正处于混乱中时,你会不知道吗?

你一定知道。

因为正是思想通过建立意象——种种定义、概念、应然,分裂了实然,定义了混乱。

比如此时你的心中正感到孤独。

你一定知道。

你晓得这一切,但你没有如实观察孤独,而执着有一个能知的“我”,一个所知的“孤独”,并且“我”想要结束“孤独”。

此时思想中正发生着如下的分裂过程:

“孤独”出现了,“我”不喜欢“孤独”,”我“要解决、结束这“孤独”。

于是思想中一段曲折、反复、暴力的过程便开启了。

劳神——这个过程消耗了你大量的能量。

这就是我们思想中常做的事——浪费能量。

不只是外界才有所谓的浪费,我们的内在——思想、头脑、意识,也常常如此。

这就是所谓内在的混乱。

可当你如实觉察,当下见到这“混乱”的真相时,混乱就结束了。


你是说根本没有所谓的“混乱”?

地球上发生的地震、海啸、干旱、火山爆发、极寒现象是混乱吗?

熵增——无序性增加是混乱吗?

路口信号灯故障导致交通拥堵是混乱吗?

不,它们就那样发生了,当它们发生时,那是一个事实。

而“混乱”是我们的一个概念、定义、描述,它是基于我们所定义的“秩序”而言的。

水熊虫不会觉得交通拥堵是混乱,野猪不会觉得杂草丛生的森林比公园要混乱。

自然界并没有什么事物的体性是“混乱”。

就像你肚子饿、头疼、开心或是难过时,那就是事实,而不是概念。

房间的混乱——即凌乱,是基于思想中“整齐”的定义而产生的对立。

譬如你的父母会觉得你的房间乱的像狗窝一样,但你觉得挺好,一点也不乱,这即是因为他们对于“整齐”有着和你不同的定义。

如果混乱是一种真实,那么你们就应该有相同的认知。

就像日出一样,当清晨太阳升起时,是一个实然,而非概念。

但有人会想太阳明天或许会突然消失,不会升起,但只要它没发生,这便只是一个想法、概念。

反之它发生了,它便是一个实然。

是故外界并不存在“混乱”。

原始森林就是那个样子,植物自由的生长,它不同于人类的小花园,城市中整齐的苗圃、公园,但那并不是什么混乱。

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的小行星带,同地球周边众多有序的人造轨道卫星不同,在人类眼中小行星带无序而繁杂,但那也并不是混乱。

一切只是如是,它们遵循着自身的秩序。

现实只有实然,应然只存在于分裂的思想中。

“我必须”、“我应该”,“他(们)、它(们)应该、必须”怎样怎样。

所以真相是什么?


混乱来源于内在的“分裂”?

请看清这一点,混乱来自于分裂、应然。

“我”认为实然应该怎样。

“我”想要对实然做些什么,以得到满足。

还需要我再讲“我”的狭隘与虚妄吗?

你已经听我讲过很多了,但那没有用。

你必须独自见到真相。

你混乱时,你即是混乱,这就是实际,

当你如实觉察到混乱时,混乱便终结了。

但当你想对“混乱”,对实然做些什么的时候,便会落入分裂的陷阱中。

所以请当下观察,不必认同我说的话,那是我的,不是你的,请自己去观察。


就这样?觉察到混乱,混乱便终结了?
什么是“知幻即离”?
为什么不是“一生万物”、“二生万物”,而要到“三”才生万物呢?
参参看嘛。

譬如你走路的时候,突然看到远处一个黑影在向你靠近,你会如何反应?

你会去观察那是什么,还是依照自己的经验,抛开观察去自顾自的猜想?

此时做主的是谁?

你可能猜测那是一辆汽车,但你没有看清楚,你抱有疑惑。

但当你看清那是什么的时候,疑惑便终结了。

觉察的当下,没有二。

“道生一”,“一”是不是“道”呢?觉察、观照是不是道?

参参看嘛。

假设那黑影就是一辆车,当你看清它时候,你头脑中的种种猜测便终结了。

这是观察的妙用。

但并不是说我们不需要知识、经验,因为你需要认识那是一辆车。

哈,知识、经验登场了,你认识车,也晓得一辆车冲向你的危险,这是婴儿所不具备的。

虽然婴儿比起大人更加纯粹、天真,他们更多的沉浸在实然中。

可我们要做的并不是成为一个什么常识也不知道的婴儿。

“赤子之心”指的是荡荡无住,清清爽爽,而不是抛弃记忆力、学习能力。

是以“无住”来运用“为学日益”。

你看到那是一辆车的同时,你的疑惑、猜疑便终结了,同时你的已知会告诉你有危险。

此时你会再考虑该不该躲开,是该前滚翻躲开,还是单手后空翻躲开吗?

还是你看清那辆车冲向你的同时,便自发的躲向一边?

或者被吓住了,一动不动的呆在原地?

请自己看看这其中都发生了什么,又为什么如此吧。

不管怎样行动,当你看清车向你冲来时,不需要你去思考什么,你一下子就知道了。


哈,我才不会上当去猜测你的这个故事呢,当下觅故事,了不可得也。

呸,莫弄聪明,好看好看。

如实觉察,竟如此奇妙。

不然你以为哪里会有超越?

造作带来的不会是超越,只会是暂时的转移、压制,因为它本身便是分裂的,它分裂了当下的真相。

所以说觉察需要你刻意去做、去保持吗?

就像你需要刻意、努力才能“看”,才能保持“看”吗?

“看”的话,得睁开眼睛才行。

闭着眼睛便不能“看”吗?

能看到黑茫茫的一片。

你可以说你需要努力来看清、理解某个你想要看清、理解的事物、内容。

但你不必努力,无需刻意,便能“看”。

此“能看”之“能”无形无相,非是所见之物,无有出入、增减、生灭。

哪怕你盲了,眼前一片空无,都丢不掉。

呸,别管我怎么说,你要存疑,自己去观察。

就像你现在不必努力,无需刻意,便清清楚楚的知道我的文字一样。

或许你会努力搞清楚文字的意思,或者视力不好要努力看清这些到底是什么字。

但这一切——名言句义、实然,具在觉察中,本不违背。


好像懂了,又好像没懂,能再说说吗?
《入法界体性经》云:

佛言:“文殊师利,若我在内,共诸声闻语论,汝在于外而不听入,汝意岂不生苦恼想耶?”

文殊师利言:“不也,世尊。何以故?

世尊,凡所说法,不离法界;如来说法,即是法界,法界即是如来。

说法界,如法界、言说界,无二别,无所有。名者、说者,此等皆不离法界。

世尊,以是义故,我不苦恼。

世尊,若我恒河沙劫等,不来至世尊说法所,我时不生爱乐,亦无忧恼,何以故?

若有二者,即生忧恼,法界无二,故无恼耶。”

什么意思?

《信心铭》言:“至道无难,唯嫌拣择;但莫憎爱,洞然明白。”

不必刻意记持这些道理,当下觉察,洞然明白。

(0)

相关推荐

  • 人这一辈子,都在为选择买单

    <更新书堂>专栏·第45篇 内容来源 | 本文摘编自湛庐文化书籍 <人生十二法则> (加)乔丹·彼得森  著 史秀雄 译   值班编辑 | 索菲亚 第 5652 篇深度好文:4 ...

  • 人到中年,最该看清的5个真相

    西西谈心关注2020-11-15 21:35以前总觉得30岁是很遥远的事,现在才发现,18岁是很久以前的事了.人到中年,风雨坎坷.生活,总是时不时用最扎心的方式,让我们了解最残酷的真相.可罗曼·罗兰说 ...

  • 教你看清6个人性真相

    教你看清6个人性真相

  • 【罗小布问道】新思维可以创造新广电(61)——《当秩序不得不打破时,不要在乎混乱》

    在企业正常运营时,秩序或有条不紊非常重要或必须:但企业经营下滑,甚至难以维系生计时,必然要创新或转型:而创新或转型必然要打破或打乱原有没有效率和效益的秩序.也就是说,改革方针一旦确定,秩序必然打破,混 ...

  • 麻将的意义:在混乱中创造秩序

    麻将的意义:在混乱中创造秩序

  • “人需要秩序,人也需要混乱。

    需要秩序时就利用秩序, 利用意识的头脑: 需要混乱时就利用潜意识, 让混乱存在."--奥修 不知道,这算不算套路呢? 我首先想到的是天地人, 而不是天人合一, 是天地人斗的其乐无穷. 无论秩 ...

  • 晓看天色暮看云,行也思君坐也思君!古风句子

    人间繁华,一梦十里,情缘错,梦断续,一笔情怀,一杯人间,花开断续,一段珍惜,一段无奈,三分奢华,多少真,藏着无奈,读懂人心,扫一杯冷漠,断续人间,冷我今生无缘,续写一世恩怨,冷韶华,今生散,读懂心思. ...

  • 吟风观柳是一朝,看云听水又一年。

    图文/网络    整理/大连人的图书馆 [唯美句子] 秋已尽,冬已藏,云高影疏难,山荒望远凉.谁家院落添新韵,一别经年回首忙.深悠悠,水忧忧,天高浓云淡,舟过万重山.试将新言题旧词,半腔柔情一身寒.桂 ...

  • 唐伯虎:晓看天色暮看云,行也思君,坐也思君

    一剪梅·雨打梨花深闭门 雨打梨花深闭门, 忘了青春, 误了青春. 赏心乐事共谁论? 花下销魂, 月下销魂. 愁聚眉峰尽日颦, 千点啼痕, 万点啼痕. 晓看天色暮看云, 行也思君,坐也思君. 这首词虽然 ...

  • 晓看天色暮看云,行也思君,坐也思君。用一首古诗词说:我想你了

    晨起,斑斓的落叶铺满石阶,仿佛一地细碎的时光.有些伤感,却又有些温暖,轻烟疏淡,沉醉着风流多情的岁月. 秋天,是相思的季节,是伤感的季节,也是,想你的季节.西风残照,霜染秋林,一片叶,一帘雨,便能轻易 ...

  • 晓看天色暮看云,行也思君,坐也思君

    每一个生命的背后,都有着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底色. 人与人的相遇,就像是陌生的两种底色的碰撞与交融.你永远不知道最后会变成何种色彩,只能全凭命运的安排. 彼岸花,花开一千年,花落一千年,花叶生生相错, ...

  • 【乡村新韵】探云访水看蝶变

    ❤  澧县永丰乡美丽乡村建设掠影 10月12日,虽是周末,但澧县永丰乡政府大院却热闹异常.因临重阳佳节,乡党委书记傅文平刚参加完乡政府召开的老干部座谈会,又要前往数公里外的乡敬老院进行慰问.得知情况, ...

  • 清荷 :《春花秋月情难舍,云水禅心念君安》

    <春花秋月情难舍,云水禅心念君安> 作者: 清荷 主播:唐云 编辑:唐韵音画 春花秋月轮换移动,数尽春光数夏长,惜时如常,惜君如常.风,满座凉:莲,入梦香.夏色撩人,风吹麦浪,那相似的风, ...

  • 共读国学 | 晓看天色暮看云,行也思君,坐也思君

         挑战书 共读国学第一期已经从2016年11月21日到2019年8月16日坚持了1000天,来来往往最终有近百人坚持到了最后.陆游说"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来吧 ...

  • 晓看天色暮看云,行也思君,坐也思君。

    你在心中,无日不思,无日不念,只因你是我今生铭心刻骨的爱恋. 有一种深爱,明明不在身边,偏偏无时无刻都在想念,没有一天不念过往与你之间的点点滴滴.就像唐寅<雨打梨花深闭门>中所说的那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