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岁看大7岁看老?脑科学:是真的!3岁前使用3T原则智商更高

老人常说“3岁看大,7岁看老”,一直觉得这种说法过于夸张。毕竟人的一生变数太多,妄想从一个3岁小奶娃身上看到人生几十年的发展,未免有些过于草率了。

看了不少儿童心理学方面的书籍,对“3岁看大”这种言论更是嗤之以鼻。私以为教育最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成长型思维”,让孩子学会如何从困难中逆风飞翔。而“3岁看大,7岁看老”完全就是限制孩子创造能力的“固定型思维”,倘若3岁真能看几十年后的结果,80%的人在家躺着就好了,还拼啥?但看了《父母的语言》一书完全颠覆了我之前的想法,或许“3岁看大,7岁看老”真的存在呢!

3岁之前真的能拉开孩子差距!

孩子一上学差距会立马显现出来,无论小学、初中总有一些关于别人家孩子的传说,慢慢地孩子间的差距会越来越大,但很少有家长思考这个差距究竟是从何时开始的?从孩子开始上学,还是从孩子开始有自己的社交圈,又或者孩子进入叛逆期?相信大多数家长和我一样迫切地想知道答案,研究人员也不负众望告诉我们:孩子们之间的差距在3岁以前就已经慢慢定型了!

很多人不明白,3岁以前的孩子正是最可爱的年龄,他们懵懂无知,有些甚至说话都不利索,怎么可能会有差距。但你知道吗?那些满地打滚、蹒跚学步的3岁前经历,将直接影响孩子的数学能力、空间能力、意志力、自控力和执行力等重要的生存能力。而造成这一差距的主要影响因子是:3岁前与父母对话时所听到的词汇量!简单地说,3岁前孩子听到的词汇量,决定孩子将来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这个研究起源于一个医生。扎克和米歇尔是两个有听力障碍的孩子,好在他们的家人很早就发现了异常,并在扎克8个月,米歇尔7个月的时候就给他们做了人工耳蜗手术。手术很成功,但术后随访时主治医生发现:扎克各种话都会说,跟其他孩子几乎没有差别,上的是普通的学校,普通班级,就像正常孩子那样学习,丝毫没有障碍,甚至可以跟人开玩笑;而米歇尔却去上了残疾人学校,在学校学语言也非常缓慢,很多词汇都不会,就像很多听障患者所表现出来的那样。

同一个医生、同等价位的人工耳蜗,为何手术后两个孩子的差距会如此大?主治医生决定深入家庭进行调查。经过长时间与两家人相处,医生发现扎克的家庭从他获得了听力后,妈妈、爸爸、哥哥、姐姐每天不断地跟她说话;而米歇尔获得听力以后,家里没有人刻意跟她多讲话,她之前本就没有听力,语言能力就比别人慢很多,家人和朋友没有刻意陪她说话,慢慢地语言接受能力就越来越差。

为了研究词汇量对孩子的影响,人类学家贝蒂·哈特和托德·雷斯利耗时多年,跟踪记录42组不同阶层的家庭后发现:3岁之前,出生在脑力劳动者家庭的孩子,比那些接受福利救济家庭的孩子要多听3000万个单词。这3000万单词的差距让脑力劳动者家孩子的平均值达到117,而救济家庭孩子的智商则只有79。不仅如此,10岁之后在对这批孩子进行调查发现,那些接受更多词汇量的孩子,成绩更好。

“3岁看大”是有科学依据的

脑科学研究发现,人一出生大脑便发展出了1000亿个神经元人的潜能说到底其实就是神经元链接的丰富程度。刚出生的孩子大脑里神经元是没有连接的,父母和孩子交流的过程中,孩子大脑中一个个独立的神经元就会受到刺激被激活。父母说得越多越详细,神经元间彼此链接就越多,从而形成的神经通路也就越来越多。慢慢地,随着相同词语出现的频率越高,大脑中相关的神经通路就会越稳定。

脑科学研究发现,3岁之前是人一生中大脑发展最快速的阶段。这个时期随着孩子对外面世界的探索,神经元之间也在飞快地建立连接。在3岁之前,大脑每一秒都会产生额外700-1000条神经连接,正是这种高速的连接,让孩子在这段时间里学习能力极强。0~3岁,你会看到孩子从一个一无所知的状态逐步成长为懂得和父母交流,表达自己意愿的状态,在这个学习过程中接触到的词汇量将极大丰富孩子的神经链路,尽可能地促进孩子大脑发育。

不仅如此,研究人员还发现脑力劳动者家庭的孩子到4岁时,听到肯定的词汇量高达664000个,禁忌词有104000个。而接受救济家庭中孩子听到的肯定词只有104000个,但禁忌词却有228000个,正是这些不同的词汇塑造了孩子们之间的差距。

简单地说,孩子们的差距主要来自大脑神经链路的差异,3000万个单词量则是造成这些差距的根本。当然,除了词汇量的差距,肯定词和禁忌词也成了造成孩子差距的关键,也就是说3岁前父母和孩子聊天的方式决定孩子以后会不会变笨。

3T原则与孩子聊天

科学家做过实验,将多组同卵双胞胎孤儿寄养在不同家庭,那些喜欢交流家庭中长大的孩子比对照组相对冷漠家庭家中长大的孩子,平均智商高出20分,进入社会后收入更是比对方高出30%。研究还发现,父母采用“3T原则”与孩子交流,孩子更容易进入深度交流。所谓的“3T原则”是指:

共情关注(Tune in):3岁之前的孩子好奇心很重,他们很难长时间将注意力放在一件事上,这时候我们家长与孩子交流要跟着孩子的注意力走与孩子共情。

比如:给孩子讲绘本时,孩子喜欢玩床单,我们要做的不是叫孩子将注意力强行放回绘本上,而是告诉他:“你看到床单了呀!这个叫床单,你要不要摸一下?要不,你摸着床单妈妈给你讲绘本吧。”共情关注需要把孩子可能的情绪表达出来,并通过解释的方式让孩子理解这种感觉

再比如,给孩子讲故事时,孩子跑去玩积木,这时我们可以走过去告诉他:“宝贝你看,这个是积木,红色的,是个小方块呢!”就不断地给他解释这个世界。

值得一提的是,在共情关注中是可以用“儿向语言”的!现在很多专家不提倡使用儿化语言,他们鼓励家长用大人交流的方式与孩子沟通。但事实上,儿向语言才是孩子们接受度最高的语言。拉臭臭、吃饭饭、喝奶奶、要抱抱等,这种叠词放在一起更有韵律感。好听有意思的叠词会让孩子们更有学习的欲望和冲动,也是共情关注的一步。

充分交流(Talk More):所谓的充分交流说白了就是要多说。现在的父母很少和孩子沟通,尤其3岁之前的孩子表达能力有限,父母们不认为和小屁孩有什么好聊的,大部分甚至直接丢给孩子一个手机,或打开电视让孩子去看动画片。这导致孩子看到的世界与自己眼前的世界无关,大脑神经元之间就很难建立起链接。

比如,动画片中灰太狼总被老婆用平底锅砸,但很快又若无其事地出现。孩子看了这样的画面几乎不可能将“被平底锅砸”与“疼”联系起来,甚至在他们的潜意识中认为拿平底锅砸伤别人也没什么大不了的。这种手机保姆式沟通就是非充分交流。

真正的充分交流需要家长和孩子在一起,比如你可以描述路上碰到的任何东西,一棵树、一只鸟、一个飞机、甚至一只流浪狗。可以脑洞大开地问孩子,“万一那只鸟被流浪狗抓住你会怎么办?”用问题让孩子把眼前的事物建立连接,调动孩子的想象力去幻想那些可能发生的事。这种脱离语境的聊天会极大丰富亲子之间的谈话,同时调动孩子大脑那些本部相关的神经元,建立新的神经通路。

不仅如此,我们还可以通过延伸孩子的语言,从而丰富孩子的词汇量。比如,孩子说:“抱抱”。你就可以问他:“宝贝,是不是走累了,想让妈妈抱一下?”,用这种方法把一个词变成一个完整的句子,这种交流越多,孩子的词汇量也就会越来越大。

轮流谈话(Take turns):轮流谈话对应的是“封闭式对话”,生活中有太多父母喜欢对孩子说:不要动、把电视关了、老实点、赶紧去写作业。这种沟通没有轮流,父母作为发号施令的一方,一直在命令孩子。这种单方面的沟通虽然父母表达了想让孩子做什么的意愿,但孩子压根就不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做,时间长了自然会产生逆反心理。

轮流对话的关键在于告诉孩子们因果,比如,不想让孩子碰热水。你需要告诉他:“这个水刚煮开很烫手,你想想看,刚烧开的水碰了之后会怎样?妈妈建议你等它凉了在去碰。”

这样孩子再碰到开水时就会联想到烫手不能碰,这是一个因果。生活中很多禁忌其实就是这样,孩子们只知道不能碰,却不知道为何不可以,好奇心驱使下家长越反对,他们反而越想去尝试。与其打压不如直接用轮流谈话的方式告诉孩子因果,让孩子认知世界同时保持一颗探索的心。

“3岁看大,7岁看老”并不是一句妄言,3岁的孩子看似什么都不懂,但这个阶段敏锐的观察力让他们大脑极度活跃。研究发现,使用对的方法和孩子沟通,尽最大可能让孩子听到所能听到的词语,这种陪伴比报早教课效果更好!那么,你开始准备和孩子沟通了吗?

.btns { height: 119.46666666666667px; background: #f6f6f6; overflow: hidden; display: block; } .btn { display: block; width: 392.5333333333333px; margin: 17.066666666666666px auto auto; height: 68.26666666666667px; line-height: 68.26666666666667px; text-align: center; font-size: 23.893333333333334px; color: #fff; background: #00C882; border-radius: 85.33333333333333px; box-shadow: 0 4px 6px #0a9263; }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