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记忆:鲎勺
鹭客社:守望共同的尘世故乡
如果您满意于下面的图文,请让更多的人关注“鹭客社”。
8日晚,陪萧春雷夫妇参观大嶝阳塘老物件征集点。
此次老物件征集活动是网名为“大嶝七逃郎”的洪毅锋先生发起的,后期或会有“英雄三岛乡愁记忆馆”之类的文创项目。现收集到的老物件皆堆放于慈济宫广场与宫庙左侧,在地特色浓厚,主要体现了战地、海洋两大文化内涵。
在这里,可以看到民兵训练用的假手榴弹、炮战时期海漂的心战物资、“反小股”战果暨表彰老照片、水井用的轱辘、推罾的“土地公”(木足)、梭子、珊瑚枝、各式鱼篓、鲎壳、鲎壳画、鲎勺等。其中,最值得重视的是鲎勺。这是过去闽南社会中常见的生活器具,大致有舀水、舀汤、舀饭、舀菜等功能,据说也曾当过舀酒工具,古诗中称为“鲎樽”。那坚硬的鲎壳是如何做成鲎勺的呢?据说用开水煮过即可。
我最早知道鲎是在刘五店。那时看到一户番仔楼人家门楣上悬挂着一种盔甲般的奇怪物件。后来,知道其为鲎壳,也知道悬挂此物是闽南民间驱邪镇煞用的厌胜术。据说金门也有类似民俗,只是喜欢在鲎壳上彩绘虎首。在莆田,我则见过金属打制的鲎壳,也是悬挂于门楣之上。
闽南人曾经有食鲎习惯,只是现在鲎被列入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吃货们便再也没有此口福了。鲎粿倒是还有人在做,我在潮汕便吃过,但正如前述原因,现在的鲎粿已徒有其表,没有鲎的成份了。
鲎勺的存在,显示了海洋文化在传统闽南社会中是如何的根深蒂固。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