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现代的斯多葛主义者
《像哲学家一样生活》这本书像个知己朋友,谈论的都是我们生命中实际的困境,并试着告诉我们该怎样去获得安宁与快乐。但它不是那种感悟式的“心灵快餐”,而是以古希腊的斯多葛主义哲学为理论基础,谈论一种关于生命内在的人生哲学。
我们这个时代尽管精神空虚,却放逐了真正意义上的人生哲学。这是因为一方面我们把生命内在的需求转变成社会、经济与政治的具体行动;另一方面,现代哲学以语言分析为主,解构了我们生活中的诸多概念,比如,究竟何谓安宁?何谓快乐?我们深陷在了语言的沼泽中。
但是,生命的需要是不可能被外在的世界完全解决掉的,人心中的痛苦、宁静与快乐更不会因为语言指意的模糊,就变得不复存在。我们其实比以往的时代更加需要一种人生哲学,否则在这个以欲望扩张为基础的现代社会,我们将会永远沉溺在欲望的苦海当中。
如果我们读点西方哲学史就知道,一开始哲学与科学不分彼此,谈论的都是自然界,是苏格拉底把哲学拉近了人间,开始谈论人的生命与灵魂。他开辟了哲学的新纪元,吸引了诸多的追随者。这些思想家在他身后继续追问着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像犬儒派哲学,主张完全禁欲的生活;与之相反的是昔勒尼学派,主张完全享乐的生活。他们都太过极端,所以丧失了生命力。本书作者欧文让我们把眼光停留在它们之间一个不那么极端的学说上,那就是斯多葛学派。
斯多葛学派是由芝诺于西元前305年创始的,这个芝诺不是那个以“悖论”出名的芝诺。这个芝诺出生在塞浦路斯的季蒂昂,所以叫季蒂昂的芝诺。他的学派名称“斯多葛(Stoa)”来源于Stoa poikile(屋顶的柱廊),这是因为他创办的学校就在这种有壁画装饰的石柱廊下面,他喜欢站在那里侃侃而谈。在他之后,斯多葛主义者不乏其人,著名的有古罗马哲学家塞涅卡、西赛罗,以及那位写了《沉思录》的著名皇帝——马可·奥勒留。
与一般认为斯多葛主义较为消极不同,欧文详细梳理了斯多葛主义的来龙去脉,然后令人信服地告诉我们斯多葛主义是一种积极的人生哲学,它的关键词大致有如下几个:安宁,德性、责任、宿命等。它所寻求的安宁,并不是镇静剂带来的那种安宁,而是在去除了像气愤、悲伤、焦虑、恐惧等消极情感后,获得的一种积极状态。它所倡导的德性,也并非要严格恪守社会的规则,而是要把自身所能做的事情做到最好。
正是因为我们生来是一定要做事情的,因此我们便天生有责任,这种责任让我们去爱他人,去爱整个人类。它所提及的宿命,不是针对未来的,仅仅指的是过去发生过的,那已经不可改变;我们所要做的,便是去努力改变尚未到来的事物。
斯多葛主义与许多哲学、宗教理论一样,发现人的痛苦源自人的欲望,因此它亦强调掌控欲望的重要性,但它并不拒绝物质的享受,更不倡导那种苦行僧样的苦修。它对我们最重要的提醒是:不要把快乐的根基放在外在的物质方面。正如塞涅卡说的,从生命内在挖掘出来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是其它快乐所无法超越的。
这些观念我们并不陌生,但它更成体系,它不仅有理论,还有实践。在日常生活中它总结了许多小技巧。比如消极想象:假如此时此刻就是我们活着的最后时刻,我们将做些什么呢?
它的这种想象,让我们的欲望不要老投放在自身以外的诱惑上,而是要落脚在我们已经拥有的事物上。它更加不是让我们悲观,而是希望我们能从活着的每一天当中获取充分的价值。除了消极想象之外,它还对生活进行分类规划:能完全控制的,一点也不能控制的,以及能控制一些但又不能完全控制的。
对于第二个范畴中的事物,它教我们应该放置一边,不去关心。我们应该在做好第一个范畴的事情之后,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最后一个范畴,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计划目标,尽力去做,然后接受最终的结果。只有这样,我们的生命才能过得最有效率。
的确,斯多葛主义和禅宗有点像,都要我们牢记此在的非永恒性,但斯多葛主义并未因此就“四大皆空”,而是暗藏着儒家那样的积极进取精神。它并不沉溺在死亡的想象之中,也不期待来世或天堂的拯救。一个斯多葛主义者只是阶段性地从生活的享受中抽身出来,去沉思人生的稍纵即逝,然后他更加用心地面对此刻与创造未来。
必须一提的是,斯多葛主义在历史上的衰退与基督教的兴起有关。人们还是无法接受生命必将结束的事实,把永生的希望交付给了上帝。其实,信仰与人生并不矛盾,真正的信仰也珍视生命的每个时辰。所以往深里说,斯多葛主义的衰退与人性的惰怠有关。一个真正的斯多葛主义者与我们儒家所说的“君子”相差无几,是一种终身的磨砺。
读完此书,我的脑海里长时间想着上文提到的那位伟大的哲学皇帝马可·奥勒留。他是个典型的斯多葛主义者,一生勤奋,体恤民情,平息祸乱,在鞍马劳顿中不忘与心灵对话,写成影响千万人的《沉思录》,就连最终的死亡也是在行军的征途中。他临死时,将士们簇拥在他的周围,放声大哭。他告诫他们的最后一句话是:“懒惰是一种借口,勤奋工作吧!”
图书推荐
【美】威廉· B. 欧文 (William B. Irvine):
《像哲学家一样生活:斯多葛哲学的生活艺术》
胡晓阳 芮欣 译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青豆社科馆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