蛮夷还是正统?先秦吴国人的自我认知变化(上)
很多文字中保留了远古时代的文明密码。这些信息有助于我们理解古代吴国先民的一些情况。吴国的'吴'的本字是'呉',属于会意字,有'口'和'大'组成,根据《说文解字》,《毛诗序》等典籍的解释,吴的意思是大声的意思。
'吴'指的是什么样的声音呢?'吴'和'虞'在先秦时代相通,先秦时代的虞人指的就是掌管山林狩猎的官员,所以吴人很可能是一个善于狩猎的部族。
国名来源
根据古文字和地名线索,远古吴人的活动范围也是有迹可循的。他们最早来自于西北地区。在陕西和山西地区,有过很多与吴或者虞有关的地名。比如山西有吴山,虞坂,虞城,陕西有吴岳等等。吴人最早属于炎黄部族集团,吴女吴枢是黄帝的母亲,吴权是炎帝的臣子;黄帝的后裔,颛顼之子吴回曾经担任火官,死后成为火神。但是这些吴人的后裔,最后在上古部族的征战与融合中消失,没有显赫的子孙名留青史。
今人所熟知的春秋时代的吴国王族,其实是姬周贵族泰伯与仲庸的后人。周人最早在山西地区活动,在周太王时代迁徙到岐山之下,休养生息,并与当地西戎,还有早期的嬴秦部族有了接触。商代末年,周人开始策划蚕食商的天下。而在周部族内部,为了避让得势的季历,于是这些周人先逃到了陕西地区的西吴,因此该部族得名为'吴'。后来,这个部族千里迢迢迁徙到长江下游一带,将'吴'的名字带到了当地。周武王灭商之后,寻找泰伯等人的后裔,这时泰伯已经传到了周章,于是周章被封为吴国君主,周章的弟弟虞仲被封在山西平陆的北虞,成了后来成语'假道伐虢'里的主角虞国,该国在公元前7世纪被晋国吞并。
根据《史记》记载,南迁的周人部族自称'勾吴',吴国青铜器铭文上的'攻吾','工呉','攻吴',印证了司马迁的记载。
勾就是'勾勒,勾画'的意思,说的是吴人对自我形象的描述:他们学习南方土著,在身上绘画鱼龙形的纹身。这是当地荆蛮部族的交感巫术,以免受到水族的伤害。和楚人,流亡到朝鲜半岛的先秦居民,以及南越武帝赵佗一样,吴人为了统治当地族群的需要。也为了获得更多的自由度,采取了断发文身的自我蛮化政策。在北方的同宗虞国被晋国灭掉之后,吴国成为了泰伯硕果仅存的血脉。
.早期历史
在南方的时间里,吴国君主保持着公爵的爵位。他们以部落酋邦的形式默默存在了19代,和越人一起,在长江、东海、杭州湾和皖南山区围绕的封闭地理单元里休养生息。吴人生活在宁镇地区,越人生活在太湖地区。彼此语言相通,有很多类似的文化习俗,下层人民几乎不分彼此。直到寿梦时代才开始走出酋邦时代,兼并了周边的其他部落,扩充了领土。吴国的疆域北邻郯国,西部与、徐国、钟离国,州来,群舒部落相邻,向南在黄山、天目山,太湖一线与越国接壤。
在称王之后,吴国政权内部王位更迭十分血腥。寿梦王十分喜欢四王子季札,但是季札以遵守长子即位的传位法则为由。为了政权的稳定,拒绝了父亲的想法。诸樊为了顺应父亲和民众的意愿,决定将王位传给弟弟余祭,希望以兄终弟及的方式。最终由季札即位,以效法西周早期太王让季历即位的先例。于是王位又传给了余昧,希望以这个顺序传给季札。但是季札依旧不接受让位,于是余昧的儿子即位,是为吴王僚。在季札不愿意即位的前提下,诸樊的儿子公子光心怀不满,于是与楚国的流亡贵族伍子胥联合起来,这就有了专储刺杀吴王僚,公子光登基的典故。后来要离受公子光,也就是吴王阖闾的委托刺杀流亡太子庆忌的典故,同样血气弥漫:生命力和意志力极其顽强的要离,以自断右臂的极端自残靠近谋杀对象,取得庆忌的信任;最后在庆忌带兵回国的时刻刺倒庆忌,并在庆忌得到的宽恕后,投江自尽。这一段记载中,吴人的尚武,对宝剑的喜爱,对于君主的忠诚,为了信义轻视死亡的壮烈体现地淋漓尽致。
攻郚太子姑发剑,出土于安徽淮南蔡家岗蔡声侯墓
在吴王阖闾即位后,与楚国重臣子西和子反有私人恩怨的流亡贵族申公巫臣流亡到了晋国,并凭借自己对中国南方的了解,为晋国寻找可以制约南方楚国的盟友。这一次他看中了流落在南方的同宗后裔吴人。春秋的霸主之位,主要是在中原诸侯和中原周边的半夷半夏的边缘诸侯间流转。随着春秋争霸的规模扩大,卷入国家的增多,一个规律是:霸主的位置在中原诸侯和周边国家间流转,而周边国家齐,秦,楚等国的优势越发明显。因为他们不仅有着更具优势的文化与族群结构:出身周王室同宗或者古代君主的统治者统治着半戎半夏的臣民,还有更大的战略缓冲空间。在晋楚弭兵前后,晋国在与楚的争霸活动中明显处于下风,为在争霸活动中取得优势,晋景公接受楚国亡臣申公巫臣的建议,在楚国背后安插势力。作为周王室远在南方的后裔,同为姬姓国的吴国,成为了晋国的统战对象。
与此同时,称王的寿梦发现,自己的部族发展到了一定规模。为了在和其他南方民族以及楚人的竞争中生存,就需要接受新技术与新文化的刺激。基于互补性的需求,公元前585 年,从楚国出奔晋国的巫臣以提供军事和外交援助为条件,游说吴王联晋伐楚,吴王寿梦欣然接受。巫臣给吴国带去了战车和战车御手,车战射手,帮助吴人发展军事技术。
吴王是野(寿梦)戈
寿梦与巫臣相谈甚欢,而且巫臣还让儿子狐庸留下来为吴王效力。在新技术和文化的刺激下,吴王寿梦也没有让晋国失望。在协助吴国的同时,晋国不忘给吴国划定势力范围:只许与楚国开战。公元前584年,吴国为了打通与中原联络的要道,北上征伐鲁国南部的小国郯,引发了晋国盟友---鲁国的警惕。于是第二年,晋国纠集齐国、鲁国、邾国等共同攻打郯国,谴责这个小国侍奉吴国。这无疑在敲山震虎,警告吴国不许超越一定的势力范围。于是,在十九世吴王寿梦后,相继接位的二十世吴王诸樊、二十一世吴王馀祭,二十二世吴王余昧忠实地执行吴王寿梦制定的'联晋抗楚'的国家战略,执行西进伐楚和南进伐越的政策。
此时的中原大地,晋、楚两大集团举行列国弭兵盟会。达成除齐国、秦国以外的原属两大集团的小国奉晋、楚为共同霸主,同时承担对晋、楚两国朝见、纳贡的政治义务的盟约,但是楚国略占上风。这一时期,吴国被该盟会排除在外,其政治地位成为了既不朝晋、又不朝楚的被边缘化的特殊国家。因此,第二次弭兵盟会是春秋晋、楚争霸历史的一个拐点。自此以后,晋、楚之间的大战停止,楚国的注意力也随之回到了南方世界。这是吴、楚东南争夺的历史拐点。它以外交盟约形式,使得楚国和吴国的矛盾进一步激化。
从公元前584 年开始到公元前519年之间的60多年里,吴楚进行了10次规模较大的会战。其中吴国完胜6场,楚军完胜的仅有1场。其余的4场会战往往是吴国被楚人引入伏击圈或者平原地带所以初战不利,但是往往能反败为胜。
吴国之所以屡战屡胜,不仅仅是因为拥有新技术,而且还因为吸收了楚国太子建等流亡贵族,所以比较了解楚国东部边疆的边防状况。在吴王寿梦后的四代人时间里,吴国每隔若干年,就趁着夏末秋初,对楚国边疆进行周期性袭扰。由于吴人以果敢的剑士和丛林轻步兵见长,还能利用南方河道快速运兵,进行渗透与包抄,使同样偏好步战的楚军都感到力不从心。即使在平原地带作战失利,吴军也能设置伏击圈,让楚军战车陷入沼泽,河道等复杂地形进而围攻之,最后反败为胜。楚军猝不及防,只能通过不断修建要塞,加固城池来应对吴人的突袭,通过射杀主将的方式结束战斗。一系列疯狂的进击,迫使楚国在东方战线上对吴国转入被动防御,吴国国土扩张到了楚国的东部边疆经常打到州来,巢,潜,六等城邑下。
吴国与楚国争夺州来之地的鸡父之战,可以视作吴国战术的经典示范。公元前519年7月,楚平王令司马薳越统率楚、顿、胡、沈、蔡、陈、许七国联军前往救援被吴国进攻的城邑州来。吴军统帅见楚联军力量强盛,遂撤去对州来的包围,将部队移驻于钟离伺机行动。由于楚国令尹阳匄病死军中,楚军士气低落。司马薳越被迫回师鸡父休整。在得知这一情报之后,吴人认为诸侯联军很不团结,可以先击败楚国的仆从军,最后攻击楚军本部。
吴王僚采纳公子光的建议,并制定出具体的作战计划:不顾及中原传统,利用七月二十九日这一不适合用武的日子违背传统作战。在兵力部署上,先以一部分兵力首先来进攻胡国、沈国和陈国的军队,打乱其他诸侯军,再集中兵力攻击楚军主力。
吴军的计划很快令楚军陷入了慌乱,于是楚国人让陈,胡,沈三国的军马作为第一线。对此,吴人先派出3000囚徒死士诈败诱敌。这些未受过军事训练的吴刑徒即散乱退却。胡、沈、陈三国军队贸然追击,捕捉战俘,纷纷进入了吴军主力的预定伏击圈中。这时吴三军从三面合围,战胜了胡、沈、陈军队,并俘杀胡、沈国君和陈国大夫夏啮。尔后又纵所俘的三国士卒逃回本阵。这些士卒侥幸逃得性命,便纷纷狂奔。
许、蔡、顿三国军队见此状况,军心动摇,阵势不稳。吴军紧随乱兵之后,乘胜擂鼓呐喊进攻许、蔡、顿三国之军,三国人马因惊恐而不战而溃。楚军初见胡、沈、陈、军战胜吴军,正觉得吴军脆弱无能。所以掉以轻心,没有排成严密的阵势,忽见诸侯乱军漫山遍野狂奔而来,打乱了楚军严密整齐的阵线;而后面吴国军队又冲击过来,楚军突受此种奇袭,仓猝之间向后败退。吴军大获全胜,并乘胜攻占了州来。
正当吴王僚在大规模伐楚之时,公元前515年,在楚国流亡贵族伍子胥的谋划下,王僚被刺客专诸刺死,吴王阖闾即位。新国王判断晋国已经无力与楚国开始新一轮争霸,更无力南下指挥吴国。于是吴王以水路不通为理由,拒绝参与公元前529年晋国组织的'平丘盟会',表示自己即将采用全新的外交策略,开启独立的称霸事业。
对内,吴国兴建城墙、打造军备,准备开始新的发展。在政权更迭之后,楚国一度吸纳了吴国的两位公子掩余和烛庸,招降纳叛的行为给了新王阖闾以充分的进攻理由。公元前512年,吴国吞并了楚国的附庸钟吾和徐国。灭钟吾、徐之后,吴王阖闾向伍子胥请教伐楚之策,伍子胥献上为三师轮番袭击的疲楚之策,派出军队分批次袭扰楚国的边疆,让楚人误以为吴国仅仅是小打小闹;但是在国内,吴王阖闾正在厉兵秣马,收敛国用,操练兵法,准备给楚国来一次出其不意的重击。
大破楚国
公元前507年,姬姓诸侯国蔡昭侯、唐成公为报楚令尹子常的勒索和被拘三年之仇,背叛楚国而与晋、吴结盟,使楚北侧失去屏障。公元前506年春,应蔡国之请,晋、齐、鲁 、宋、蔡、卫、陈、郑、许、曹、莒、邾、顿、胡、滕、薛、杞、小邾18国诸侯在召陵(今河南省郾城县东)会盟,共谋伐楚。
同年4月,晋国又指使蔡国出兵攻灭楚之附庸沈国。楚国于同年秋发兵围攻蔡国。吴国君臣认为楚国的外部环境已经比较孤立,可以展开大规模的军事行动了。在行军路线上,吴军决定避开吴楚拉锯了半个世纪的传统西线战场,而是以救蔡为名,秘密经淮河流域秘密绕过大别山脉,从楚守备薄弱的东北部突入楚境,实行长途迂回,对楚国实施掏心式打击。
公元前506年冬,吴王阖闾亲自挂帅,以孙武、伍子胥为大将,阖闾的胞弟夫概为先锋,倾全国3万水陆之师,乘坐战船,由淮河溯水而上,直趋蔡国境内。囊瓦见吴军来势凶猛,不得不放弃对蔡国的围攻,回师防御本土。当吴军与蔡军会合后,另一小国唐国也主动加入吴蔡两军行列。于是,吴、蔡、唐三国组成联军,溯淮水继续西进。
进抵淮汭后,孙武决定舍舟登陆,由向西改为向南。伍子胥不解其意,问孙武:'吴军善于水战,为何改从陆路进军呢?'孙武答道:'用兵作战,最贵神速。应当走敌人料想不到的路,以便出其不意。逆水行舟,速度迟缓,吴军优势难以发挥,而楚军必然早有预料,很可能乘机防备,那就很难破敌了。'于是孙武挑选3500名精锐士卒为前锋,迅速地突破楚北部的大隧、直辕、冥阨三关险隘,然后沿着汉水深入南下,深入楚腹地,不出数日,挺进到汉水东岸。当吴军突然出现在汉水东岸时,楚昭王急派令尹子常、左司马沈尹戌、大夫史皇等,倾全国兵力,赶至汉水西岸,与吴军对峙。
楚国方城遗址
左司马沈尹戍认为楚国兵多,但是多数是封君的私人部队,而且分散在各地。这些人长期互不往来,武器和编制都不统一,很难统一调度,更难以阻止吴军突破汉水的防御。针对吴军孤军深入,不占地利的弱点,主张充分发挥楚国兵员众多,本土作战的优势,变被动为主动。他向令尹子常建议:由子常率楚军主力沿汉水西岸正面设防。而他本人则率部分兵力北上方城,迂回吴军的侧背,毁其战船,断其归路。尔后与子常主力实施前后夹击,一举消灭吴军。子常起初也同意了沈尹戍的建议。可是在沈尹戍率部北上方城后,楚将武城黑和大夫史皇却怂恿子常与沈尹戍争夺功劳,子常一听,觉得有理,于是改变与沈尹戌商定的夹击吴军计划,不待沈尹戌军到达,擅自率军渡过汉水攻击吴军。
吴国君臣见楚军主动出击,遂采取后退疲敌、寻机决战的方针,主动由汉水东岸后撤。子常中计,挥军直追。吴军以逸待劳,在小别山至大别山间迎战楚军,三战三捷。子常连败三阵,便想弃军而逃。史皇对他说'国家太平时,你争着执政,现在作战不利,你就想逃跑,这是犯了死罪。现在你只有与吴军拼死一战,才可以解脱自己的罪过。'子常无奈,只得重整部队,在柏举列阵,准备再战。
11月18日,吴军停止后退,在柏举与楚军对阵。夫吴军先锋认为应先发制人,他对吴王阖闾说:'子常这个人不仁不义,楚军没有几个愿为他卖命。我们主动出击,楚军必然溃逃,我军主力随后追击,必获全胜。'阖闾不同意夫概意见。夫概回营后,对部将说:'既然事有可为,为臣子的就应见机行事,不必等待命令。现在我要发动进攻,拼死也要打败楚军,攻入郢都。'于是率领自己的5千前锋部队,直闯楚营。
楚军果然一触即溃,阵势大乱。阖闾见夫概部突击得手,乘机以主力投入战斗,楚军很快便土崩瓦解。史皇战死,子常弃军逃往郑国。丧失主帅的楚军残部纷纷向西溃逃,吴军乘胜追击,到柏举西南的清发水追上楚军,阖闾欲立即展开攻击,夫概认为乘其半渡而击,楚军队列混乱不堪,必获大胜。楚军见吴军追至而未进攻,急于求生,争相渡河。待其半渡之时,阖闾挥军攻击,俘虏楚军一半。渡过河的楚军逃到雍澨(今湖北京山县境),正埋锅造饭,吴军先锋夫概部追至,楚军仓惶逃走。吴军吃了楚军做的饭,继续追击。楚左司马沈尹戍得知子常主力溃败,急率本部兵马由息赶来救援。
吴军先锋夫概部在沈尹戍部突然的凌厉反击下被打败。吴军主力赶到后,孙武指挥部队迅速将沈尹戍部包围。尽管沈尹戍左冲右突,奋勇冲杀,受伤三处仍无法冲出包围。最后沈尹戍见大势已去,遂令其部下割下自己的首级回报楚王。楚军失去主帅,惨败溃逃。
此后,吴军又连续五战击败楚军,一路向郢都扑去。楚昭王得知前线兵败,不顾大臣子期、子西的反对,带领亲信逃走。昭王西逃的消息传到军前,楚军立即涣散,子期率部分精兵赶去保护楚王,子西则率残兵西逃,吴军于公元前506年(周敬王十四年)农历11月29日攻入楚国都城郢都。吴国的势力达到巅峰。
华夏认同
在春秋时代,华夏逐渐成了文化概念,而不再是血缘概念。大家都知道吴国有王室血统,还属于最早册封的一批诸侯。比如《左传》襄公十二年,吴王寿梦去世,鲁襄公按照礼制,到周庙去悼念同宗亲属的过世,这说明鲁国承认吴王的周王室血统;《左传》哀公十二年五月,鲁昭公的夫人孟子去世。《左传》的作者通过微妙的笔法不称孟子为'夫人',谴责了吴国和鲁国的联姻是同姓通婚,属于非礼。在《论语·述而》里,孔子等人也讨论了这一事件,认为吴国和鲁国联姻是违背礼制的。
由于华夏是文化身份,而不仅仅是血缘认同,所以自我蛮夷化的吴国长期被视为蛮夷。在公元前584年,吴王寿梦北上进军,征伐鲁国南部的郯国由于这里是鲁国的势力范围,所以引发了周礼继承者,姬姓诸侯国鲁国的惊呼:中国军威不振,所以蛮夷才会如此猖狂。说明再次进入中原视野的吴人,是以看待蛮夷的方式看待这个周朝在南土的同宗。
在这样的背景下,历经了四代君王经营的吴国,随文化的进步和国力提升,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称霸意识。不再满足于当晋国的打手,而是以姬周王室的身份,组建自己的称霸联盟。吴王不断吸收来自齐鲁,楚国,晋国的人才和流亡贵族,并和蔡国,沈国等历史悠久,爵位较高,但是饱受楚国侵略的姬姓小国结盟,所以吴人在文化上开始向中原靠拢。而在见识了中原的礼乐文化后,吴人开始有意识利用周王室后裔的身份造势宣传。到了吴王僚的时代,吴国趁着楚国的贵族内斗大举出击,多次在战场上击败楚军,而且吴国开始增进和中原的联系,中国文化史上著名的'季札出游'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展,旨在让中原接纳吴国崛起,并在国际上孤立楚国。
季札趁着中原弭兵的和平岁月周游列国,熟练地点评《诗经》里《国风》中的各国民乐。不仅体现了吴国上层对于正统礼乐文化的极高修养,也使中原不再完全鄙视吴国为蛮族。而且吴国贵族对西周历史,列国地理与人文风俗的全面了解,体现了他们志在天下,称霸诸侯的野心。随着实力的增长,吴国不满足于充当晋国霸权的代言人。很明显的举动是在公元前570-563年间,晋国组织中原诸侯进行了6次会盟,还邀请吴国参加,但是吴国只有一次到会。除了距离遥远,中原诸侯依旧歧视吴人不懂华夏礼仪,更主要的原因是,吴国初步战胜楚国之后,不愿再寄人篱下;身为周王室后裔的他们,开始谋求建立自己的霸业。
三国时代东吴朱然墓出土的季札挂剑漆盘
所谓的春秋霸主,就是要以弱攻强、兴灭继絶,同时要辅佐周王室,维持诸侯的秩序平衡。因为是家天下秩序的维护者,各诸侯都是兄弟。所以在关键时刻,霸主应避免与同为一家人的大国爆发十分激烈的冲突,而要以强大的军威和娴熟的外交手腕压服对手。除对周边的戎狄小国之外,霸主不轻易对华夏诸侯发动灭国战争。所以后来的吴人经常将侵略楚国的战斗宣传成惩戒蛮夷,捍卫姬姓的正义之举。
吴王光戈
随着周人认同的逐渐复苏,吴人很重视宣传自己的王室身份。《左传-昭公三十年》,记载了楚令尹子西对楚昭王的进言:'吴国是周王室的后裔,长期被遗忘在海滨,不和其他姬姓诸侯来往。现在吴人开始强大了,向着华夏诸侯看齐;吴王光修养文德,要恢复先王的荣耀。'可见吴国的强国举措和外交宣传已经受到了对手的重视。
根据出土春秋竹简《吴命》的记载,楚人在外交场合侮辱吴人是周王室抛弃在南方的'弃子',引来了吴人的强烈愤慨。在公元前506年的对楚远征中,吴的两个盟友唐国和蔡国都是姬姓国;在得知姬姓的随国收容了流亡的楚王后,吴王派人到城下喊话:'楚国几乎兼并了汉水流域的姬姓诸侯,你们也是周王室后裔,为什么要包庇楚王?'
左下方第三把是吴王光青铜剑,出土于山西原平
再加上吴人曾在公开场合被齐鲁称为蛮夷,不懂中国之礼,使得这个后发的边缘蛮族国家对于自己的身份更加敏感。而'称霸'的外交思路,影响了吴国的邦交,以及最后吴越争霸的历史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