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城市 组图带你穿越时空 回看百年前的徐家汇 沧海桑田
地区形成与演变
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明代科学家徐光启安葬其父于原肇嘉浜和法华浜(又名李漎泾)两水汇合处西侧徐家湾。崇祯六年(1633年)徐光启病逝,亦归葬于此。初由南市徐氏家族十几户子孙来此结庐守墓,其后后裔繁衍,聚居成村。原名徐家厍,因位处两水汇合处,后改称徐家汇。
原为人烟稀少的荒僻之地。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有董姓在此开设德昌顺南货店(后地址为华山路2256号,在徐镇路口);咸丰年间(1851~1861年),徐景星在东生桥东堍(今虹桥路70弄处)建简屋3间,开设米铺,始有商业。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法国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南格禄以徐家汇水道方便,来此设耶稣会总院,并于咸丰元年(1851年)在徐光启墓东侧建天主堂(老堂),是徐家汇传入天主教之始。
清咸丰十年(1860年)后太平军进军上海,四乡难民云集,地区人口剧增,城乡菜农商贩纷至,遂成集市。因傍徐家厍村落而得名“徐镇”(习称老街)。
随所处地理位置越来越重要,知名度日益提高,商店、道路建设也加快,商业迅速发展,并配备电灯、电车、自来水、邮政等设施,呈现出现代都市的风貌。。盛宣怀创办的南洋公学(今交通大学)在境内。1917年和1928年,著名的法商百代唱片公司和华商的大中华橡胶厂开设于肇嘉浜北岸。在20世纪30~40年代,这一带曾有徐家汇市之称。
70年代
解放后,经过调整和改造,扩大了部分商店的门面,至60年代徐家汇商业街已粗具规模。还建有衡山电影院、徐汇剧场、上海电影制片厂、天文台、气象局、煤炭科研总院上海分院、区文化馆及商厦、宾馆等各类重要企事业单位。徐镇地区有计划地进行市政建设,面貌逐渐改观,至1975年,已翻建楼房20余万平方米。1976年后,先后对南、北平民村等棚户地区进行改造。
80年代
在改革开放方针推动下,先后扩建了上海市第六百货商店、衡山食品商店、宏伟文化用品商店、新标准钟表店、得天酒楼等店面;改建了华山菜场;新设了针织用品、缝纫用品、妇女用品、儿童用品、家用电器、装潢用品以及清真食品、土特产食品等专业商店。
90年代
为配合地铁一号线工程建设,90年代初拆迁了衡山路、华山路上的23家商店后,在天钥桥路(南丹东路以北地段)新建了营业面积达9300平方米的汇联商厦等一批商店,成为徐家汇商业街的延伸部分。90年代中,旧区改造加快,利用当地肇嘉浜路、漕溪北路、华山路、衡山路、虹桥路、天钥桥路、天平路等多条道路交会的独特环境,以徐家汇广场绿地为中心,周边建有东方商厦、港汇广场、太平洋百货、第六百货、美罗城、汇金广场、汇联商厦、新路达商厦等一批现代化商务大楼,聚集百货公司、精品商厦、大型超市、专业市场以及餐饮、宾馆、休闲娱乐等企业,组成一个现代化的商业圈,成为上海知名的商业中心。原市民村已改建成多层、高层相结合的乐山新村。
21世纪以来
2012年,占地2.2平方公里的“徐家汇源”被确立为国家AAAA级景区,成为上海首个“开放型都市旅游景区”。景区东起宛平南路、天平路、华山路,南临中山南二路,西至凯旋路,北达淮海西路,主要由历史景观风貌、时尚活力购物和绿色休闲娱乐三大板块组成。未来徐家汇地区将以建设“徐家汇国际商务商业核心区”为基本目标,形成“商务商业核心圈”与“四大功能区块”(绿色人文功能区块、科技创新功能区块、体育休闲功能区块、时尚设计功能区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