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知青回忆录] 学徒(二)
学徒(二)
清河发电厂的新独身宿舍近期是毫无指望了。好在清河发电厂正在电厂厂区内,给我们新学员改造一座旧工棚。
这是辽宁省建筑公司的一个旧食堂,大概有五百多平米,被间壁成两大间。一大间住男学员;另一间住女学员。
我们的床都是木头的大通铺,木床板上边铺的都是稻草,稻草上铺了一层苇席。十月一日国庆节前,我们全部搬进了“新”宿舍。300多名男女新学员,把500多平米的工棚住的满满的!虽然也有几张空着的床位,想一想150多人住在一个大工棚里也是很热闹的!
一九七一年十月一日国庆节,我们新学员全部放假五天。
清河发电厂给每个新学员,每个人发了两套崭新的蓝色工作服,一张胸卡。每个人领取了第一个月17元的工资。我们全都穿着新的工作服,戴着胸卡、拿着工资,兴高彩烈地回家报喜去了。
回到沈阳家里,才知道我的大弟弟赵雨泰,也从开原县松山公社麻线堡大队抽调回沈阳,分配到沈阳铁路分局机务段。
我的大弟赵雨泰,也是第一次就被评选上回城的沈阳市第九十一中学知识青年。
由于和他一个青年点的毕云鹏同学家境异常困难,我弟弟赵雨泰就主动地把自己的名额让给了毕云鹏,准备明年的下一次抽调,再参加评选。
这件事被松山公社报到了开原县知青办,县知青办认为,像这样的好知青我们一定要鼓励!
于是特批了一个回城名额,戴笼头给松山公社麻线堡大队的赵雨泰!
就这样赵雨泰和毕云鹏这次全部都回到了沈阳。毕云鹏分配到沈阳电缆厂工作。
我的父亲也从盘锦五七干校回到了沈阳,分配到沈阳铁路分局工务修配厂任副厂长。
不如人意的是,到了1974年,我的三弟赵雨民和我的妹妹赵雨兰都也下了乡。
最后,我的小弟赵雨安也在1976年接着下了乡。
我们家兄弟姐妹六人,只有我姐姐赵雨琴大学毕业分配到哈尔滨,其余的五兄妹全部都下乡插过队接受过贫下中农的再教育!
当年,我的爷爷给我们兄弟四人起名字是:“祥、泰、民、安”。老人家饱经战乱,祈求上苍让老百姓过上天下太平、风调雨顺的生活,以雨祥、雨泰、雨民、雨安为我们的名字。而我们却没有一个能逃脱下乡插队的噩梦!
十月六日,我们放假回家过国庆节的新学员们全部都回到了清河发电厂。
新学员学习班,每天早晨六时起床,六时三十分早操。七时三十分早饭。八时三十分开始学习。学习内容主要是读每天的报纸,还有要求每个学员要一颗红心两手准备。分配到好的工种不要骄傲,分配到艰苦的工种不要气馁。不管干什么都是革命工作的需要,要做一颗永不生锈的革命螺丝钉。
午饭时间是中午十二点。下午一点钟学习,三点钟后练习齐步走,晚五点钟下班,5时30分吃晚饭。
新学员学习班,计划在十月底结束。要求每个排在毕业典礼大会上演出一到三个文艺节目。
我们六排出了三个节目,一个是男女生小合唱,一个是男生小合唱京剧沙家浜选段,最后一个是朝鲜族舞蹈,这三个节目我都参加了。还记得鲜族舞蹈是八个人,四男四女。男生有赵雨祥、宋哲宇、王殿克、张XX。女生有金银石(鲜族)其他的三人记不清了。
学习班结束后,我们搬到了清河发电厂厂区大宿舍。吃饭在电厂职工食堂。
十一月一日,我被分配清河发电厂到修配分场。修配分场一共有五个班组,分别是:
1、钳工班,目前有厂房(已经部分投产)。
2、车工班,目前有厂房(只有一台二零车床)。
3、铣刨班,目前有厂房(只有一台牛头刨床)。
4、铆锻班,目前有厂房(无设备,没有投产)。
5、铸工班,目前有厂房(无设备,没有投产)。
三天后,我被分配到修配分场铸工班翻砂车间。
车、钳、铣没法比(车工、钳工、铣工),
铆、锻、焊对付干(铆工、锻工、焊工),
要翻砂就回家。
这是当年流传在我们这批新学员口中的顺口溜。
(未完待续)
清风细雨(赵雨祥)
2012年9月24日于澳大利亚墨尔本市
这张照片是1971年年底,已经抽调到清河发电厂的我回家后,在沈阳市红旗广场(原中山广场)留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