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教师从惰性走向积极

每个人都是有惰性的,我们的教师也不例外。目前,在为数不少的中小学校,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种“惰性”的教师文化。正是这种“惰性”文化的影响,使得我们的一些教师,懒于学习理论,教育教学没有新课程理念的支撑;懒于思考教学现状,导致教学方式的一成不变;懒于进行教学素养积累,教学失去了应有的灵气与生气。

我觉得“惰性”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主观上的,另一种是客观上的。我并不否认,在我们的教师群体中,确实有个别教师存在主观原因,工作比较懒散、消极。但是,更多的应该从客观的角度去分析教师产生惰性的原因。教师的“惰性”,更多是教师对教学工作“无助”的表现--许多一线教师因为经验的缺乏或缺少适时的指导,在教学中没有方向,不知从何做起,不知怎样做才合适,长期处于教学受挫的状态,体验不到教学的成功与快乐。久而久之,便丧失了对工作的热情,就会表现得消极、不积极。

但是,我们必须切记:教育拒绝惰性!

第一,校长要以先进的办学理念,构筑积极向上的学校精神,找到学校的灵魂。校长精神决定着学校精神,校长的灵魂决定着学校的灵魂,决定着办学的层次与品位。校长的灵魂来自于他的教育思想,决定着学校的教育行为。作为一名校长,必须以自己先进的办学理念,来实现对学校的教育思想的领导;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把握教育前沿动态;致力于营造尊重、民主、宽容、积极、和谐的学校生态和文化氛围,引导教师主动确立正确的教育理念、价值追求和职业行为方式,主动谋求教师行为与学校制度文化的和谐一致,主动实现教师个人目标和学校目标的高度一致。因此,校长在践行自己办学理念的实践中,一定要适时凝练出学校精神,找到学校的灵魂,并以自己高尚的人格魅力获得教师集体共同的价值认同,确立教师集体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形成善于合作、主动进取的教师团队,构筑教师主动成长、主动发展的精神家园。

第二,校长要帮助教师解决教学“无助”问题,帮助教师找回职业的幸福与快乐,让教师获得职业认同。校长的角色定位应该是服务者,不应该是“管理者”;校长的思想定位不是“管”教师,而是服务于教师成长,帮助每一位教师找回工作的幸福与快乐。校长要帮助教师解决教学中的“无助”问题,就要充分发挥“同伴互助”的作用,因为“同伴互助”是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的标志和灵魂。校长只有引导帮助教师把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转化为研究课题,指导帮助教师进行有效研究并不断地促使教师的教学行为得以改进,帮助教师进行有形成果的积累,以使教师获得成就感,从而获得职业认同,才能帮助教师找回属于自己的那份幸福与快乐;才能在教师群体中确立“为了享受生活而学习,为了找回幸福而奋斗”的人生理念;才能激起教师自主发展、主动发展的渴望。校长能不能在自己的内心深处把自己定位为教师的“服务者”和教师的“同伴”,走与教师共同成长之路,是校长真的想办好学校,还是“假”的想办好学校的试金石,更是校长能不能办好学校的关键要素!

第三,教师要强化职业意识,实现教师个人的自主发展和主动发展,高质量地享受自己的教育人生。教师的职业意识包括专业成长意识、责任意识、时代意识、未来意识等。一个有职业意识的教师,才不会以收入的多少来衡量自己的付出,才不会把学生的考试成绩单看成是自己的工资表。当然,我不是说教师就应该不计报酬,一味地无私奉献,而是说,做了牛,就不能误春。教师一旦承担起教育的使命,自己的思维就得定位于学生身上: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每一个教育的时刻,他都不会缺位;每一个教育时机,他都不会放过;每一个教育个体,他都不会忽略。在我看来,教师应该是:既要学校,也要家庭;既要学生,也要子女;既要工作,也要健康。在实现自主发展、主动发展的同时,不断提升驾驭生活、享受生活的能力,从而高质量地享受自己的教育人生。

在我看来,一位优秀教师一定是有着强烈自我发展需要,并且将个人的发展与学生的发展联系起来的教师。他张扬自我,有着鲜明的教育个性。只要在位,他就不会怠慢工作,疏于自我发展,“惰性”永远与他无缘!

(0)

相关推荐

  • 学校提升教学质量,应该先抓班主任建设,还是先抓科任教师建设?

    教学质量是指教育活动结果达到教育目标的程度,它最终是通过学生的发展状况体现出来.教育质量的评价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这是因为教育活动对学生的影响具有综合性,长期性和分别差异性的特点,而对教育影响的优劣 ...

  • 教学主张:教师从优秀走向卓越的生长点

    教学主张是名师教学的内核和品牌.缺乏教学主张,或者教学主张不鲜明.不坚定,就称不上是真正意义上的名师.无论是名师的成长还是名师的培养,主张的提出是关键,主张的研究是核心.教学主张是名师的教学思想.教学 ...

  • 吴非:教师是如何走向平庸的

    我在退休时,曾想到,如果说自己的教育经历有什么值得总结,值得对人说一说的,那可能莫过于把自己教成了一个比较好的学生. 我把自己教成了一个学生,我把自己教回到课堂,我把自己教回了童年--这也许就是为什么 ...

  •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走向自组织

     美国课程专家小威廉姆·E.多尔在<后现代课程观>中说:"如果后现代教育学能够出现,我预测它将以自组织概念为核心." 什么是自组织?以系统科学视角,从静态上看,组织是系 ...

  • 如何引领教师把教研走向课堂教学,解决实际问题?

    这个问题比较专业,回答起来大家不一定好理解,我试试看吧. 教研即教学研究,或教育科学研究,是指针对教学过程中产生的疑难问题,聚集教师集体的智慧,进行研究,攻坚克难,以利教学的行为.教研就是为课堂教学, ...

  • 教学主张是教师从优秀走向卓越的生长点

    前一段时间,在河南省远程互动教研平台上做了一次教学成果推广,在交流环节,有专家建议归纳自己的核心理念,提炼自己的教学主张.当时不知道什么是教学主张,就在网上进行了检索,看到福建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余文 ...

  • 教师教育改革走向何方

    在我国, 学界自2 0世纪9 0年代开始引入并接受美国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为了提高教师内在的专业素质和外在的社会地位, 政府在实践上开始接受并努力推进教师专业化.在这种情况下, 推动教师教育综合大学化. ...

  • 教师培训要从制度推进走向文化引领

    周建国 "教师培训年年搞,教师年年一个样".这句话虽有夸大之嫌,但当下不少学校教师培训依旧低效却是不争的事实.究其原因,主要是培训缺乏必要的压力倒逼和动力引领机制.基于此,笔者以为 ...

  • 教师走向自我幸福的“指难针”——评《做幸福的好教师》

    五年前,我给<教师月刊>投稿,朱永通先生回信与我,说我的文章选题不错,但是风格和刊物有点出入,需要修改,并且要了我的地址,给我邮寄了刊物,让我比对修改.这让我有些受宠若惊,一来二去,我们的 ...

  • 七个小锦囊,让教师成长从“高原区”走向“高峰期” | 头条

    有人说,尽管越来越多的科技手段涌入教室,但教师依然是教室的中心.中小学校长最头疼的,也依然是"教师"的问题. 学校投入人力物力,让教师参加各种培训,以期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然而往往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