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培松泉州人为什么在厦门建祠堂“江夏堂”
清光绪六年(1880年),紫云黄氏衍裔(文科黄思永、武科黄培松)荣获同科文武状元。
黄培松大魁天下后,光绪皇帝钦赐其在家乡兴建一座“大宗祠”和一座“状元府”。其时黄培松随父(经商)住在福州,应福建省政司之请,把“状元府”建在福州南台区(即原福州工人文化宫)。“大宗祠”本应建在黄培松祖籍地泉州(祖籍安溪县尚卿乡科名,其先祖移居南安县仁宅乡,至乃父黄嘉淑赴榕经商,后举家迁往福州)。
当时清朝政府在厦门建立的“兴(兴化)泉(泉州)永(永春州)海防兵备道”,泉州府属其的辖区;泉州府又辖同安县,而厦门尚未建县,属同安辖区。为了提供广大“过台湾”'和“下南洋”谋生的宗亲在大陆口岸有个“出发点”,以避免“出洋问讯处”和“保商局”的盘剥;也为台湾和南洋回乡亲回乡省亲、寻根访祖时,在大陆港岸有个“落脚点”,厦门工商界建议将钦赐的“大宗祠”建在厦门。“兵备道”接受厦门工商界及一些侨领的建议。由此为择址建祠的问题,产生了历时30年,“道(兵备道台)府(泉州府衙)之争”,宗祠久久未能定址。然而,由于厦门是大陆渡台的口岸,也是华侨扬帆的出发地,地理位置特殊;因此许多台湾和海外黄氏宗亲纷纷教请黄培松将钦赐的“大宗祠”建在厦门,作为海内外黄氏宗亲的总堂。
清宣统二年(1910年)恰逢官方决定“闽海关”迁址,厦门商绅黄世金看到贫苦民众出洋谋生十分艰难,在出国之时遇到诸多不便或往往受到有关部门的不明盘剥,便竭力推动钦赐“黄氏大宗祠”的选址工作,多方联络在南洋经商的华侨商绅黄奕住、黄仲涵、黄仲训等多位宗亲,倡议在厦门兴建钦赐的“黄氏大宗祠”。
乘“闽海关”迁址于海后路而及时赎回地皮,黄世金带头捐资出力,但他为人却很低调。他竭力推举大同罐头食品公司董事长黄廷元为兴建“黄氏大宗祠”(厦门江夏堂)的董事长,自己劳心劳力地进行具体操办。在征得武状元黄培松首肯后,又得广大宗亲和侨领们的大力支持和慷慨捐资,即于宣统二年(1910年)动工兴建大宗祠。因厦门江夏堂是清朝皇帝下旨兴建的,当时朝廷特派皇家匠作前来监工和指导。历时8年,于1918年厦门江夏堂包括一切附属设施全部峻工。其建筑物包括“紫云屏”、“宗贤堂”、“拜庭”、“祖祠”、“宗亲会馆”、“后花园”、“望海亭”和“江夏小学”,总面积共达一万多平方米。(其中“江夏小学”于1949年解放后改为公立小学,名为“大中小学'”,文革后又改名为“文安小学”,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