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务正业玩唐诗:潮水的非典型玩法
话说大唐开元初年的一个冬天,有个叫王湾的新科进士离开老家洛阳,溜达到江南去大开眼界。
一天,他坐船经过长江边上的北固山,在北固山下停船夜泊。
这北固山在江苏镇江,要你背诵并默写全诗的“京口瓜州一水间”的“京口”就是镇江古称,京口对面的瓜州就在扬州。
右上角小人手捧的是金元宝,
画艺粗,笔更粗,凑合着看。
总之,扬州就在江对面,王湾却没去,还把船停在了北固山。第二天一大早,也没睡懒觉,太阳刚出来,他就坐船撤了。
带着求子的愿望,王湾在船上挥毫写下了《次北固山下》。“次”就是停船的意思。
请翻开初一语文课本第15页
其实,答案就在5个字里:
“潮平两岸阔”
“潮平”,是涨高了的长江潮水。唐朝时北固山紧挨长江,一天涨潮两次,退潮两次,诗人写诗的早上潮已涨起,两岸之间水面开阔。
当然,我完全理解现在的孩子只知道钱江潮,尤其是杭州的孩子。
因为,浙江卫视每年中秋都会努力提醒你:
但是,长江从古到今都是有潮汐的。只不过现在的长江潮不象钱江潮那么“壮观天下无”。
从先秦到六朝,长江潮的名气可比钱江潮响,西汉枚乘 的《七发》里的“将以八月之望,与诸侯远方交游兄弟,并往观涛乎广陵之曲江。”广陵就是扬州的古称,唐朝之前,“壮观天下无”的是扬州的广陵涛。
只不过,你现在去扬州看不到“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了,因为两千年来物换星移、沧海桑田,把扬州的广陵涛给弄没了。
看看下面这幅先秦的和现在的长江入海口地形图:
先秦时,南通的前后左右都没出水,上海大部分地盘也没影子,崇明岛还在海底为了出人头地攒沙子。那时,扬州和镇江就是长江的入海口。到三国时,泥沙沉积,长江口往前推移到了江阴,并以40年1公里的速度向东推进。
先秦扬州、镇江往下的长江口是一个喇叭形的大海湾,跟钱塘江的喇叭形入海口杭州湾类似。
这种地形特别容易形成汹涌壮观的潮汐。唐朝以前,最有名气的观潮胜地就在扬州。
隋朝时,长江入海口移到了江阴以东,南通也攒成了一个小岛,叫胡逗洲,崇明岛要到唐朝以后才攒够沙子露出水面。
虽然长江的沙子替唐朝开拓了不少疆土,但长江口地形改变后,扬州的广陵涛也没了。
比王湾晚几年的李白写过:
我来扬都市,送客回轻舠。
因夸楚太子,便睹广陵潮。
看个瀑布都能看出三千尺银河来的李白,写广陵涛居然如此云淡风轻,我只能怀疑这时的广陵涛已经是用来怀古的了。
你看看他写钱江潮时的癫狂:
海神来过恶风回,浪打天门石壁开。
浙江八月何如此,涛似连山喷雪来。
唐朝的长江潮没了观赏性,但潮水还是一样会每天涨两次退两次。直到今天,长江涌潮还能一直上溯到安徽芜湖一带。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写的就是初唐扬州的长江潮,那时扬州、镇江之间的长江江面宽达三十多里,比现在的江面宽多了,大潮涨起之时,真的是茫茫如海。
河流的涨潮退潮是江河行船的重要动力,如果行船方向与潮水方向相反,必须停船避潮,若行船方向与潮水一致,那就得乘潮赶路。
水上出行,能乘潮却不乘潮,那是傻子,如果不仅不乘潮还逆潮行船,那必定是力能扛鼎闲得蛋疼要与天斗与地斗敢于作死的疯子。
王湾早上看到的“潮平两岸阔”有两层意思,一是潮水涨得很高,长江两岸之间更显宽阔;二是潮水涨满后,水不再滔滔而上,江面渐渐平静。这应该是农历初一、十五左右的大潮。
镇江的潮水从开始涨潮到涨满,需要三个小时,如果王湾要往长江上游走的话,他三个小时前就要开船乘潮,等镇江水域“潮平两岸阔”时,他已经随着潮水到南京了。
但王湾没跟着涨潮的水往上游走,却在北固山下停船,等到水涨满后才开船。
王湾既不傻也不疯,他的船老大也不想作死,他停船自然是因为他要去的地方是长江下游,所以他要躲避涨潮的潮水,等潮水涨完,快退潮时,才开船向下游出发。
这一等就等到“海日生残夜”的清晨。潮涨满了,太阳也从茫茫大江中涌出,这时候不仅“潮平”了,风还很正。
“风正一帆悬”表示这时的风是王湾需要的风,是顺风,江南一带在冬末春初吹西北风,王湾要去的长江下游是东南方向,所以,帆悬起来,借风行船。既顺风,又顺水,船夫可以翘起二郎腿喝喝茶了。
其实,也不是我先串的,辛弃疾老爷爷时,就流行北固串扬州了。
另,这首诗的数学玩法有点烧脑,若有兴趣了解非典型潮水的唐诗玩法之数学篇,就点个赞啦。
再另,可有扬州镇江的伙伴们,能描述下中秋的长江潮么?
机智如你,分享出去给更多的人看吧。
董点国学,写给孩子的国学知识。
了解下大董给小董讲过的国学课吧
以及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