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职教生涯(11);深受学生欢迎的赵洪礼老师
读着同学们的留言,我回忆着同学们的回忆,感慨着同学们的感慨,感动着同学们的感动。有的同学说是“流着眼泪读完”文章的。其实不瞒大家说,每当夜深人静我读着同学们留言的时候,眼睛里也常常涌满了泪水。
有的同学夸我的文笔好,其实根本不是。能引起我们共鸣的,是我们共同经历了那个年代。
人的一生是一直往前走的,走着走着就老了,走着走着就散了。然而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深埋着许多记忆。岁月的流逝,生活的磨砺,工作的忙碌,世事的烦扰,把我们的记忆给尘封起来了。当我们到了一定的年龄,步入生命的秋天,脚步不再匆忙,自然会回望生命的脚印。拨开尘土,我们蓦然发现,在徐州财校这片土地上,我们在同一年代留下了生命的印迹。于是,我们感慨已经逝去的年华,我们致敬已经逝去的青春,我们感恩彼此的生命曾经相遇。
回想当年,作为教师,我们迎来了又送走了一届又一届的学生,许多学生在我们的生命中留下了深刻印象。反过来说,我也相信,有些教师也一定会在一些校友心中占有着重要位置。
因此,如何定义好老师?最有发言权的恐怕首先应该是学生。
根据我的观察,赵洪礼老师就是这样一位在历届校友中留下美好印象的好老师。这个判断,是多数同学共同的心声,还是我个人的主观臆断?留给同学们去解答吧。我只能说说我和赵老师的相识、相交、相知的一些事例。
我和赵洪礼老师的相识,可以追溯到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
(左一为赵洪礼老师)
1974年,我高中毕业,在家赋闲。那段时间,我们几个相处较好的高中同学开始了不定期的聚会。所谓聚会,无非是喝酒、划拳、聊天,大家轮流做东。那个年月请客吃饭都是在家里自己做。有一次轮到KZ同学做东,那天去了七八个同学。KZ同学说,我不会做菜,爸爸妈妈都上班,我请来了我小舅给大家做菜,他的厨艺好,你们一定会满意的。一道道菜肴上桌,果然不同凡响,色香味俱佳。最后一道汤上来的时候,“小舅”终于露面了:一个非常帅气英俊的大小伙子出现在我们面前。“小舅”微笑着招呼我们:也不知合不合你们的口味,多多包涵啊!我们不约而同地夸奖他的厨艺。“小舅”非常谦虚地搓着手说:“厨艺谈不上,我就是喜欢琢磨。你们吃好喝好!”
1980年我到财校后,最初在后勤工作。有一天,一个老师去后勤办事。我眼前一亮,哇,这个高大帅气的老师不就是“小舅”吗?
从那时起,在财校这个陌生的环境中,我和赵洪礼老师多了一份亲近,也多了一些默契。然而过了一段时间后我发现,所谓的“亲近”“默契”,只是我的一厢情愿,因为赵洪礼老师身边总是围满了教师和学生。因为他的魅力和光环,我想走近他;同样因为他的魅力和光环,使我难以靠近他。后来还是在排球场上,还是在并肩作战的工作中,两颗心才慢慢靠近,我们才渐渐成为挚友。
能吸引学生,能让学生佩服、敬重并对学生的成长产生持久的作用,是好老师的共同特点。然而每个好老师都是一道独特的风景,有相似的,但绝对没有雷同的。赵洪礼老师的这道“风景”,主要表现在,他的帅气,他的豪爽,他的善解人意,他的多才多艺,无时无刻不在散发着无形的魅力。作为体育教师,体育教研室主任,体育方面他不仅样样在行,而且细心尽心用心。比如,带领我们参加排球比赛,赵老师全队是最勤奋、最辛苦的:比赛前,他会研究对手的实力、特点、弱项等,还会召开战前会议,详细讨论战略战术,排兵布阵,落实细节;到了比赛场上,他会带领我们先活动身体,确保每个人都活动开了,才允许我们摸排球……。体育之外,他还有很多令人羡慕的才艺,比如,他会摄影,自己拍照,自己把照片洗印出来;他会做菜,许多会做菜的女教师也对他佩服有加;他会跳舞,高挑的身材,娴熟的舞步,让我这样的“舞盲”发自内心的羡慕;他常常与学生谈人生,谈做人,学生在他那里,学到了许多在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和经验。
后来我在与已经毕业的校友接触时,很多校友说,财校两年,跟赵洪礼老师学了很多东西,尤其是他教我们如何做人……。还有的校友在与我微信聊天时,千叮咛万嘱咐地要我一定要向赵洪礼老师问好。毕业三四十年了,还让学生如此念念不忘,这样的老师还没有资格被称之为好老师吗?当然,平心而论,在我们学校的教师队伍中,深受学生欢迎的何止赵老师一人?而且每个学生都有自己心目中的好老师。把每个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集中起来,才是我们学校教师队伍的全貌。
(1994年,三十年校庆时部分师生合影,右二为赵洪礼老师)
赵洪礼老师的确帅气、豪爽、善解人意、多才多艺,但这些还不是他成为好老师的关键。关键之处在于,他眼里有人,心中有爱。学生在他眼里不是符号,而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因此,他不仅善于利用自己的魅力去影响学生,而且他对待学生是因人而异的:调皮的学生,他会约束;腼腆的学生,他会鼓励;骄傲的学生,他会提醒;优秀的学生,他会勉励他们更加全面的发展。用当下流行的话说,他给了每一个学生最“适合的教育”。
校友对赵老师的评价我是感同身受的。多年以来,赵洪礼老师像兄长一样,对我的工作和生活给予了无私的帮助和指导。需要说明的是,真正让我和赵老师走到一起的,绝不是什么“哥们义气”,而是我们在骨子里有着相同的价值取向,那就是为学校发展倾尽自己全部的力量。我和赵老师的高度默契就在于,每当个人利益和学校大局发生冲突的时候,我们都会把学校大局放在首位。也正因为如此,后来我虽然成为他的领导,但每到关键时刻,我和赵老师都会有目光的对视和交流。有时候我们之间一句话也没说,就相互读懂了对方的眼神。
除了高度默契之外,我和赵洪礼老师还有高度相似之处,那就是对学校的一草一木有着深厚的感情,对学校事业的发展有着无限的忠诚。在九十年代中后期,我们共同承担了繁重的学校建设任务,共同经历了食堂改革的艰难历程。我不会忘记,在暑假高温酷暑中,赵老师发着高烧,不断用毛巾擦着虚汗,坚持带领着工人在维修现场第一线忙碌的情景;我不会忘记,在食堂改革最艰难的情况下,赵老师勇于直面矛盾和冲突,尽可能地替我和学校分担压力;我也不会忘记,遇到困难和阻力时,我和赵老师相互鼓励、决不妥协的眼神……。
记不清哪一年了,赵老师从中层干部岗位调整到工会工作,担任工会副主席,我担任工会主席。在校党委的支持下,我们俩再次联手,创办了《教工之家》刊物,专门刊登师生的作品;我们共同出谋划策,组织了丰富多彩的教职工文体活动;在工会的硬件条件并不算好的情况下,经过我们的共同努力,校工会获得了徐州市教育工会系统先进的称号……。
(1993年财政厅厅属学校教职工排球赛,苏州,居中者为赵洪礼老师)
我和赵老师共事四十年,有过争议,但没有过争吵;有过相互批评,但从没有过相互攻击。这样的友谊,我以为是弥足珍贵的!
赵老师长我六岁,但他比我更“青春”,更充满活力,作为徐州市老年排球队的主力队员,赵老师那矫健的身影至今还活跃在排球场上。
赵老师爱喝酒,且酒量大,但无论喝多少酒他都保持着清醒,令我望尘莫及。我常对赵老师说:“善饮者大多长寿。”每次听我这样说,赵老师都会很受用地露出灿烂的笑容。为了寻找平衡和安慰,我给自己的定位是:酒量小,酒风正。前者是做人的诚实,后者是做人的气度。
现在,虽然我和赵老师都退休了,但是他忙我也忙。偶尔忙里偷闲,我就想给他发个微信,打个电话,问一声:老大哥,有空吗?能否喝一杯?
2019年10月26日,2019年10月27日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