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研究新星专访(19)| 张家乐:科幻是惊奇感的源泉

首届“科幻研究新星论坛”于2021年4月18日圆满落幕,本次论坛共选拔出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伦敦大学学院、马来西亚理工大学等海内外的30位高校学子及青年学者进行主旨汇报发言。论坛同时受到了中国科技网、中华网、中国青年报、科技日报、中国作家网、中国科普作家网、中国资讯网、新华访谈网、科普中国、科创中国、深圳商报、大学生网报等权威媒体的报道,在社会上引起了重要反响。为进一步展现青年科幻研究新星的风采与面貌,凸显科幻研究的青春力量,论坛组委会对30位参会研究者进行了专访并集中推送,号召更多优秀青年学子加入其中。

2021

首届“科幻研究新星论坛“专访

VO.19

张家乐
张家乐,笔名一骑星尘,马来西亚理工大学管理学博士一年级,研究方向为green marketing。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2019年科普科幻青年之星北京精英班学员,科幻世界第三期精品写作班学员。第一篇小说《你好布丁》获得2018年“科普科幻之星征文”三等奖,小说《一只龙虾的使命》获得2019年“科普科幻之星”一等奖。作品散见于《科幻世界》《科幻世界少儿版》《西部》《中国青年作家报》等,并入选《2019中国年度科幻小说》《2020年中国年度科幻小说》。代表作《城与飞鸟》《最后的女演员》。

 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接触科幻的?您如何定义“科幻”?

张家乐:

接触科幻应该是在十岁之前吧,留下深刻印象的第一部动漫是《多啦A梦》,小说是《海底两万里》,当然小时候都是当做幻想故事来看的,没有很在意分类,很多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也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从概念上真正区分科幻奇幻的时候是从读到凡尔纳的作品开始,才意识到自己喜欢科幻更多一些,然后专门去找科幻小说看。人在成长的不同阶段,喜欢的故事是不一样的,迄今最喜欢的科幻书是《基地》《发条女孩》和《时间回旋》,它们深深影响了我人生中的某些阶段,我也曾疯狂地和小伙伴安利过,可惜都失败了。对于电影,我很喜欢《超时空接触》,动漫则是《命运石之门》,在这样的神作面前,超越不了就不想碰关于时间和平行宇宙的题材。对于科幻的定义,对我而言科幻是惊奇感的源泉,能带来惊奇感的故事就是科幻。

 科幻在您的生活和学习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

张家乐:

在很小的时候,孤单的夜晚,北斗七星下,我会想此时此刻一定有人和我一样望着夜空,思考着同样的事情,或是平行宇宙中的自己,或是宇宙中的智慧生物,然后你就不会感到那么孤独,这就是科幻对我现实生活的影响吧。

 在什么机缘下开始研究科幻?与最初接触科幻相比,现在您对科幻的认知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张家乐:

没什么机缘吧,关注的多了,多多少少就会往理论上上升,如果能参与一下发篇文章什么的,感觉会很好。对科幻的认知分成了学术和兴趣(业余)两个角度吧,但对我本人而言,更希望从纯粹的读者角度看待科幻,欣赏故事就够了。

 参加首届“科幻研究新星论坛”有何感受?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

张家乐:

很新鲜,受益匪浅,认识了很多新朋友,青年学者们对作品的解读让我有醍醐灌顶的感觉,因为自己当年读小说的时候没有发现这层含义;对于中国作品海外传播的调查也让我印象深刻,是非常有必要去做的一个工作。

 您觉得本次论坛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我们下一届论坛将会在线下举办,您能同时给一些建议吗?

张家乐:

可以增加选题的丰富性,吸引更多同学参加。

 我们之前招募了一些热爱科幻研究的同学,让他们自选研究课题,以“协同创新合作”和“师带徒”的小组模式进行线上培养,您觉得这样的方式可行吗?您会不会愿意参与?

张家乐:
可行,有机会的话会参加。

 是否认同历史感、现实感的匮乏与经验的同质化是当代青年学术爱好者普遍面临的问题?您认为自己拥有独特的个人经验吗?可以分享一下。

张家乐:

我觉得可研究的题材很多,只是冷门题材未必会得到认可,易被质疑学术价值,逐渐造成了选题的单一,这个问题也是短时间难以解决的。

您关注同代人的科幻学术研究吗?是否可以从中发现群体性特征或倾向?


张家乐:

偶尔关注,我希望学术研究能在一定程度上反哺创作。群体性特征的话,青年学者越来越多了,未来可期。

 感谢您对中国科幻发展研究及传播做出的贡献,希望继续为之努力,最后有什么特别想说的吗?

张家乐:

感谢主办方和工作人员,是你们的无私奉献与努力才让中国科幻发展研究与传播有了光芒。

采访  吴雨婷
整理  许艺琳
校对  赵文杰
排版  张雁楠
· 科幻研究 共同成长 ·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