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辟心灵的后花园
开辟心灵的后花园
——向苏东坡学习怎样打理心灵
作者 |王开林
编辑 |晓枫婉月
旧式庭院中必有后花园,它是主人休闲散心的好去处,清静,幽雅,安恬,私秘,花香鸟语,生机勃勃,称之为一片隐藏的乐土也不为过。精神可以在此得到放松,思想可以在此得到梳理,感情可以在此得到整合。可以这么说,拥有一座美丽的后花园,主人便接近于诗意的栖居。
且说九百多年前,苏东坡持不同政见,他悲悯民情,写讽刺诗得罪了朝廷里那些威福自享的当权派,因而酿成“乌台诗案”,遭遇一场凶多吉少的牢狱之灾。所幸宋太祖曾立下秘密誓约,“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宋神宗不敢违背祖制,苏东坡才侥幸保住头颈。然而,死罪可免,活罪难饶,他被贬谪到穷荒之地的黄州(今湖北黄冈),挂职为团练副使,政治处境相当不妙,生活水平也大不如前,以至于这位名满天下的超级文豪必须躬耕垅亩才可收获全家的口粮。然而,即便倒霉到这步田地,苏东坡仍旧未改其一惯诙谐的性情,经常兴之所至,编出一碟碟小笑话,助亲人和朋友苦中作乐,也算是含泪的微笑吧。有一则小幽默经由他的《东坡志林》流传下来,大意是这样的:
有两个穷光蛋在一起交流各自的人生理想。一个说:“我打从娘胎生下来就没有吃过一顿饱饭,睡过一回好觉,往后等发了财,我一定要吃饱了饭便睡觉,睡完了觉又吃饭。”另一个穷光蛋却对同伴的主张不以为然,他说:“我的想法跟你不一样,我要吃饱了饭接着再吃,哪有闲工夫去睡觉?”
两个穷光蛋在一起憧憬美好的未来,直讲得眉飞色舞,唾沫横溅,最高理想却依然与基准线相差十万八千里,惟其如此,这则小笑话才令人喷茶,喷酒,喷饭。笑过之后,你我反躬自省,比起这两条可怜虫来,又有什么特别优越之处?当然啦,你我都不是那种吃了又睡,睡了又吃的笨猪;也不是那种吃了又吃的饕餮之徒。我们至少可以将理想的基准线拔高一万米,从生存层面拔高到生活层面上来。但离生命的层面仍有一万米的落差。活着(生存)——活得体面(生活)——活出乐趣、价值和意义(生命),理应层层推进,而在推进的过程中,你我照样会有力不从心的时候。
当年,苏东坡长期贬谪在外,受尽敌对势力或明或暗的打压,政治前途不容乐观,他居然甘苦如饴,精神不曾垮掉,便得益于他把黄冈赤壁当成自己心灵的后花园,他常常乘一叶扁舟,与二、三好友击楫中流,吟风弄月,饮酒听箫,觅得几多佳趣,更憬悟到天道往还,人生若梦,“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乐观主义精神从来都需要悟性的长线支持,需要意志力的持久维系,苏东坡何时又短缺过悟性和意志力?他心灵的后花园四季如春,毫无凋敝的迹象,即便被贬谪到极其遥远极其偏僻而且瘴毒逼人的海南儋耳(今琼州),他生命的华彩也不曾黯然褪色。
世人热爱苏东坡,除了热爱他的文学天才和人格魅力,还热爱他与生俱来的幽默感和至死不衰的乐观主义精神。提升生命质量有许多途径和方法,这位北宋文豪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一个人欲求心灵的安顿,就必须给精神开辟一座美丽的后花园,那是离自己最近的息壤,是人世间的风风雨雨难以欺凌,是是非非无法侵扰的地方。
如今,我们的生活中没有大灾大难大波大折,营建精神的后花园要比苏东坡更容易更简单:多读几本好书;多听几首名曲;多看几场精彩的演出;多游历几处风光旖旎的山川;多结交几位见识不凡的朋友;或是集邮,收藏小玩艺;或是静修琴、棋、书、画;或是热爱各项体育运动;总之,我们要对这个世界始终抱有活泼鲜灵的兴趣,给精神开辟出第二度空间(事业为第一度空间)。第二度空间越大,我们的爱好越宽泛,羽翼越丰盈,便越能品尝到日常生活打打拼拼忙忙碌碌之外的快乐。说到底,没有高端的心灵寄托和精神追求便是平庸,平庸便是俗,俗是一种心灵的炭疽热。其实,这病不必四处寻医,求人去治,自己便能找到疗救的办法。
我认识一位“俗骨铮铮”的小青年,他的聪明导致了他的懒惰,他的懒惰则导致了他的平庸,他有足够的“本事”把自己的日子过得波澜不惊,把男人的雄风丢得一干二净。他的工作还凑合(用他本人的话说,是两匹“马”加两头“虎”,马马虎虎),但业余生活毫无亮色,只是搓搓麻将,或去低档舞厅歌厅里浑水摸鱼,俗得都快提拎不起了。有一天,他觉得这种无聊的日子该有个了结,便跑来向我求计。我问他:
“你先前最感兴趣的是什么?”
“我……我小时候喜欢过一阵子书法,毛笔字还得过语文老师的表扬。”他挠挠头皮,有点不好意思地给出这么个答案。
“那你就去为王羲之扫扫地,给颜真卿浇浇花吧。”
“我能行吗?”他疑心我出这个主意是故意拿他开涮。
“你当然能行,关键是你要满怀兴趣上路,别兜上几个圈子又兜回来了。让精神免俗,说容易不容易,说难不难,就看你能不能克服心魔,将那些荒唐庸俗的习性当成垃圾打扫得干干净净。”
他当即从我家里借去好几本字帖,又请人做了一个大大的沙盘,真就摆开功架老老实实地向王羲之和颜真卿讨教招式。隔了一段时间,我在附近的公园里遇见他,他的神气竟与往常迥然不同了,不仅原本灰白的面颊转为红润,而且久已黯淡的眸子也有了光泽。一管细细的毛笔便撑起了他的精神脊梁,这太神奇了。他并没有发誓要成为一位书法家,但在较短的时间内,艺术的灵光便驱走了他内心的郁闷和冷漠。
平日与人聊天,我最不喜欢对方用慵懒的语调时不时嗑出一句“没劲”、“无聊”、“闷得慌”之类的口头禅,这表明他精神空虚,生活失去了目标和动力,同时也表明他正向不尽如人意的现状缴械投降。当生活淡成一杯白开水的时候,你是努力去找寻与之适相匹配的茶、糖、咖啡,给它增色增味,还是用“知足常乐”的老奶奶哲理和“平平淡淡才是真”的少奶奶格言自欺欺人?这就得看你是否愿意让自己身上的俗骨和暮气日益加重,也就是说,得看你是否甘于平庸,肯不肯让羽翼完全丧失飞翔的冲动。
试图在单调乏味的日常生活之外找寻乐趣的人应该及早为自己的心灵开辟出一座美丽的后花园,在那里,你可以呼吐胸中积存的浊气和俗气,吸取文学、艺术、音乐、体育和各类游戏中的养分,从而铸就馨香亮泽的内在精神。有的人凡事提拎不起兴趣,业余时间百无聊赖,总找不到积极的休闲方式去提高生命的质量,他们离快乐已很远,离内心充实的境地就更是南辕北辙。
王开林,湖南长沙人。198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历任《湖南文学》编辑,湖南省作协创研室干部,省作协副主席,《文学界》执行主编。1984年开始发表作品。199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文学创作一级。著有散文集《站在山谷与你对话》、《灵魂在远方》、《穿越诗经的画廊》、《天地雄心》、《纵横天下湖南人》、《心灵的巷战》、《不疯魔不成活》等15部。曾获首届湖南毛泽东文学奖,1992年度湖南青年文学奖,第四届台湾《中央日报》文学奖,1992年度《萌芽》文学奖,第四届、第七届《十月》文学奖等十余种文学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