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荆:因为漏唱一个字而停售唱片的马连良

长按二维码,即可购买

仅为了唱词中的一个漏字而停售整张唱片、且自己承担济损失,谁甘愿做这样的“傻子”?这一举动在如今市场经济环境下简直是不可理喻,然而当它发生在著名表演艺术家马连良身上时,却显得如此可贵,令人肃然起敬。

据说当年,高亭公司为马连良录制唱片,有人听了《甘露寺》中乔国老的唱段后向马连良提出意见,说唱词中“他二弟寿亭侯”这句话犯了个原则性错误汉寿本是个地名,而亭侯是爵位名,缺了一个“汉”字全句就不通了。马连良听了,感到很不安,心想定是以前哪位名角儿一时出错,结果师徒代代口耳相传,将错就错,闹出了如今的笑话。于是他毅然和高亭公司进行交涉,要求停售唱片、并通知收回已售的产品,给买家悉数退款。公司认为此举太过冒险,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因此迟迟不肯行动,马连良情急之下自己掏钱买下唱片并把它砸了。当有人问他为何一再坚持停售唱片还要自己承担损失时,马连良意味深长地说“明知有错还任其流传,这不仅遭识者讥笑,更是亵渎听众,既愧对前人,而且贻害后辈。”

其实,“寿亭侯”的错误由来已久。元人杂剧中就称关羽为寿亭侯,由于京剧的大量唱段脱胎于小说《国志演义》,于是便沿用元人的称呼,把关羽唤作寿喜侯。京剧贵为国剧,其中经典剧目的传承功不可没,加上中国素有尊师的传统,师徒相授的习俗绵延至今,传错一两个字本无可厚非。然而这里有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师傅的言传身教,做徒弟的究竟是依葫芦画瓢,统统照搬呢,还是边学边想,有鉴别地加以取舍呢?当然,前者的做法简单且保险,即使有人提出批评,也可以一句“我师傅就是那样教的”搪塞过去,不必伤神,也无须负责。可长此以往,京剧的唱词不就以讹传讹,失去了原味吗?演员指摘错误,挑战权威,需要的不仅是勇气和学养,更多的是对艺术的虔诚与呵护。马连良从唱戏到爱戏,一句“愧

对前人、贻害后辈”表现了道德风骨,听后让人动容。

经过了此次风波,马连良往后对唱词更为留心,一字一词,锱铢必较,用真心为传统京剧做出最好的诠释。比如他在《甘露寺'中饰演乔国老,“劝千岁”那段中有句唱词“倘若兴兵来争斗,东吴哪个敢出头”,本已脍炙人口,传唱数十年,但马连良唱后,发觉有所不妥,整句话在赞美刘备的部下后,竟说东吴大将无人敢出头对敌,这不是自贬国威、自煞威风吗?因此把它改为“倘若兴兵来争斗,曹操坐把渔利收”,这样一来就合乎情理,也符合乔国老的人物身份,表现了他一切以大局为重的思想情操。可惜的是.虽然马连良力求完美,但并非所有的演员都有较真的精神,结果使整出戏显得美中不足。比如与刘备成亲的孙权之妹孙尚香扮演者在洞房内唱道“今日神女会襄王‘’。只是她有所不知,襄王与神女并非正式婚姻,而是神女“自荐枕席’的偷偷幽会,孙尚香自比神女,实在是让人啼笑皆非。

今天我们演员的文化水平普遍提高,少数还拥有研究生学历,应该说理论和技巧俱佳,可依然成不了流芳百世的艺术家,为什么呢?因为中国戏曲扎根于传统文化,要唱好戏必须用心体味传统文化的精妙,要入戏,要用情,与人物合二为一。若光注重表面光鲜而忽视内心体验,那就容易人云亦云,以致对一些不合情理且文词不通的唱句视而不见。相比之下,倒是有些老戏迷对唱词格外较真。我在国外探亲时曾遇到这么一件尴尬事:一位热心京剧的华侨票友正着手把经常演唱的段子译成外文,他特意拿着一本《京剧选编》问我“太子和太保”该怎么翻译。我自作聪明说把那“和”字删掉,未想这可急坏了那位老戏迷,他举出种种证据说此字删不得,还放了一盘录像来证实,羞得我无言以对,只好说自己对京剧没有研究,待回国后向专家请教后再来转告。

有人认为京剧主要是欣赏唱腔与表演,对唱词无须斤斤计较,然而请不要忘了,所谓表演、唱词和唱腔,皆是戏剧表现手段,最后都将指向情节铺展和人物塑造。但人物演绎毕竟不是理论家们的纸上谈兵,它讲求一个“化”,靠的是演员不断的磨练并从中得到感悟和升华。我想,京剧要流传后代并走向世界,青年演员任重道远,他们应该戒骄戒躁,学老一辈艺术家的敬业精神,多多体会马连良那句名言的真谛!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