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蓝|假进士孙夹鹤与老童生孔乙己1174
假进士孙夹鹤不如老童生孔乙己
孔乙己对文字学是有研究的:说起茴香豆的茴字,他说,“对呀对呀!……回字有四样写法,你知道么?”
孔乙己没有功名,到老最多也是个老童生,甚至连童生的资格都没有。权将孔乙己看做是老童生吧,没再能读上去的初小生。
但是有相当于进士功名的中国政法大学脚手孙鹤,河南大学本科,湖北大学硕士,然后是北京师院,位于西北三环,书法博士,中央美园博士后。但是看她学问,居然还不如老童生孔乙己,虽然其个人介绍中标识的学术研究领域是“汉字”。
以我个人的粗浅理解。书法是文字的形式表现,而文字的意义则是其实质。人们不可能仅仅因为王勃的书法了得而让意境或词汇都般般的牛王阁序成为千古传诵的名篇。在民国前期及之前,文人学者,包括理工农医学者,学问之外,都有起码的书法功底。甚至民国时期武将都书法功力了得。闫百川先生军人出身,后以治晋为模范省而著称,其书法的艺术性极高。
古代,文官首重文才,书法为必备基础技能。能出色则锦上添花,一般般也无所谓,因为文才以及治国方略见解更重要。
被孙大书法脚手挖苦错了的颜鲁公颜真卿(709年-785年),唐朝政治家、书法家。书法与欧阳询、柳公权、赵孟𫖯并称“楷书四大家”。他首先是政治家和领军的军官,其次才以书法而出名。
在古代,仅仅书法好,文才一般般的人,比如孔乙己的老师,估计也就是路边代写书信。他们的书法是不可能传世的,因为他们没有文才和文名或政声。
至于孙鹤对颜鲁公的挖苦,是自己错了还以为自己有了重大发现:孙鹤对着颜真卿的《祭侄文稿》洋洋得意地、半嘲讽地说道:“这个字,没有写成刺,写成刾(她读jia)字,这本身是一个错字,但他(颜真卿)不知道。唐代所有的官称当中没有刾史的,只有刺史,对不对?”贻笑大方而孙鹤被人挖苦为孙夹鹤,由此别人知道她可怜的小脑袋被自己夹了。
孙夹鹤号称研究领域为汉字。汉字的外在形式为书法,所以,她到中央美园去做博士后研究,而不是到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以前的正草隶篆四体字典,意思就是汉字的外在形式多样。她一个文字类的博士(进士),总不会自认识字不多吧。事实上,她识字真的不多,那不是假进士是什么。
因此我觉得,老童生孔乙己都比她这个假进士行。人家老孔,还知道茴香豆的茴字,有四种写法。而假进士则不知道刺史的刺字,古代也有异体字写作㓨(假进士连读音都错,读半边为jia,实际上也读ci 刺)。
不要说汉字有异体,拉丁字母也有异体。以英法西葡德五种语言说,英法西葡都无异体字母,但是德语有正常的拉丁字母体,也有德国独有的德国花体,与普通的拉丁字母表现形式差异巨大,一般人不认识。我一度想啃德语,先从德国花体入手把德国花体字拿下,发现语言内容更难拿,后来只好知难而退。
她一个艺术类的从业者,只关系到文字的表现形式,并不关联到学术性的文字意义。而且书法作为艺术,现在基本上是有一门两门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业余从事的爱好。而作为艺术从业者的书画家,实际上多以绘画表现为主,书法也是附带的。因而专职书法从业人员,在我眼里,大多只是写字者或者写字匠。
孙夹鹤,以文字为学术旗号,实际上干的写字匠的活,却以学术身份进士混世。就是一蝙蝠。在学界则是近艺术的书法匠,在艺术圈则以进士身份招摇。
孙夹鹤,三十六计,还是夹鹤西去为上计。
马云书法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