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这四种不同拉丁文的仙人球,都有同一个名字:沙堡疣!

荒漠肉植记 学知识、赏美图!

Dag Panco在《石食者》里写到,想知道什么样的配土最适合你的植物,最好的途径就是多看原产地的图片!
Mammillaria saboae沙堡疣生长在海拔2100至2200米的火山岩上,该属性的变种/亚种如下:
  • Mammillaria saboae Glass: (ssp. saboae) :群生,每个刺座上有17-25根放射状刺,花朵大约4-5厘米宽。
  • Mammillaria saboae subs. goldii : 只单头生长,每个刺座上有34-45根放射状刺,花朵大约4-5厘米宽。
  • Mammillaria saboae subs. haudeana : 长得比前两个亚种大,可达4厘米高,约为该型的两倍大小,并成群生长。每个刺座上有18-27根放射状刺,花朵约为5-6厘米。
  • Mammillaria saboae subs. roczekii :球体较大,通常单头(很少群生),有大的花和黄色的雄蕊。

(Mammillaria goldii)

我在搜集《高清大图|你们期待已久的仙人球乳突球属原产地美图如约而至,记得收藏哦》素材的时候,就发现有好几种拉丁文不同(实际是当时找的资料将拉丁文简写了,所以不知道是一种植物的不同亚种/变种),而中文名都叫沙堡疣的植物,当时就觉得它们都长的差不多(绿色球体,刺座黄色,白色刺),本来还想多找点它们之间的区别的,但是资料实在有限,而且就上面那些区别,感觉写了跟没写一样,还是看不出谁是谁。
本来呢,我是搜集了很多Mammillaria goldii的产地图,想写一期专栏的,结果发现没有文字可写,所以,大家意思意思看啦,会有很多我的口水话!

Mammillaria haudeana=(Mammillaria saboae subs. haudeana) 我真是被它萌到了,黄-绿-白,颜色分明,球体干净,真的是萌系啊!
Mammillaria roczekii=(Mammillaria saboae subs. roczekii)相比于楼上的,显然这个拉丁的沙堡疣就要沧桑一点了
像不像两只眼睛?眨眨眼呢?
旱季的时候,它们的球体会大量萎缩,有时会完全缩到土壤之下。我曾经看到过一种产地仙人球(看了太多的产地球,具体名字忘了)在夏季的时候,球体萎缩到了原来的2/3,缩进土壤后,居然在原地还留下一个相当于球体1/3的坑。
当时我看的资料少,不知道它们竟然会“缩功大法”,犹记得当时我还百思不得其解,自言自语道:怎么的,这儿居然有个这样的坑?到底是谁干的?
现在想来,当时的自己好像一个zhi zhang,谁会去挖这个坑?

Mammillaria saboae  球体深埋于地下,不仔细看的话还以为花朵直接从土壤中盛开。
Mammillaria goldii=(Mammillaria saboae subs. goldii)以下图片均为此品种
有杂草相伴,至少夏季有个遮阴的地方。
这是一个易“群居”的品种,其它仙人球很少有看到这么多种族的,基本上都是零散的。
这一个区域的数量还是很可观的,不知道是哪种小动物将它们的种子散播在此地繁衍生息。
文字真的很难凑,说一下沙堡疣的养殖经验,国外友人建议用浅盆来种,就是直径刚好能容纳植物大小的花盆,如果按它2-3厘米的宽度来看的话,只有选拇指盆了,但是我们大多数时候都是用的7厘米的小方盆,但是用这种盆的话就可以种很多株植物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