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现场:加大“投茶量”之后 … …
280ml盖碗,1:20投茶比例,投茶量14g
对比我之前惯用的标准盖碗之参数:
140ml盖碗,1:20投茶比例,投茶量7g
按照基本的常识推想,虽然两种方式出汤量不同,但汤感应当一致或接近,因为其投茶比例相同啊。
即使之前我也这么认为过,但事实并非我们想象的那样 … …
· 从“温润泡”开始的每一水浓度都较7g投茶量时要浓15%左右(个人品感);
· 十道水完整的呈现了一款茶之起落变化,而7g投茶量时大树级别的茶品则大都需要十五道水左右才能够去呈现全过程,——投茶量增加,“标泡法”下的呈现过程反而缩短了;
· 条索的整碎程度对冲泡表现的影响增大了。
而这一切都是由一个参量的改变所导致的,——投茶量,注意!是“投茶绝对重量”,以克计算,而非“投茶比例”。
看来仅就“冲泡阶段”而言,茶并非我们此前想象的那么简单,—— “随便泡泡就好”,—— 它还有很多的未知值得我们我们去探究。索性的是这次我只是调整了投茶量,其他参数依旧。我们正好对比两种冲泡模型以期有所收获……
具体推演如下:
投茶量增加一倍,注水时间自然会延长一倍,—— 无论是急水还是静注 。参考7g投茶量注水7s~10s注满,那么14g投茶量的注水时长则为15s~20s,—— 当最先接触水体的叶底开始析出时,最后接触水体的叶底则还要等待15s~20s后才开始析出。而这个时长已经超过了7g投茶量时前几水的坐杯时间,这是汤感较7g量时浓些的第一个原因,—— 这个原因将导致叶底较碎时析出物会更多,茶汤更浓。这一点以第3、第6款茶为代表,——这也是当时仅有的两款没有品鉴全程的茶品,这两款茶的叶底就是过碎的。
另外,投茶量的增加也将导致出水时间的延长。如果7g量我会尽量保证在5s主体出汤完成,那么14g出汤时间在保持手法不变的前提下则会需要8s~10s,而且叶底条索越是粗大完整,出水时间越长,—— 这是汤感偏浓的第二个原因。
最后,因为盖碗容量由140ml增加到280ml,注满水后的内部压力也会多少影响到叶底的析出,但暂时无法测定,故将其定义为导致汤感偏浓的第三个原因。
总结一下,与140ml时相比,两者并没有明显的优劣差别,有的只是呈现特点的不同。
能在十道水中将一款大树茶进行完整呈现,是出乎我意料的,—— 此前我们规定为十水结束,而一款茶很可能还没有到达尾水阶段,由于时间原因就得戛然而止了。但事实是第九、第十水基本上已经濒临析出极限了。
如果要描述两种冲泡模型呈现特点的话,我还是想用书法来作类比:
“140ml标泡法”更趋向于小而美,注重细节的细腻呈现,类似于书法中的真楷隶书,所有细节都要表现到位。
“280ml标泡法”或者说“十人量-标泡法”则更倾向于呈现汤感起落的线性特征。由于完整的表现被压缩到了十水,起伏跌宕则显得格外流畅清晰。神似于书法的行今章草,意在气韵而不失线质。于是1、2、4、5款茶品的冲泡过程中各自的线性特点都得到了很好的呈现。
关于“加大投茶量对于析出过程影响”的详细论述,由于偏理论,我将放在之后的“空山流内参”中发布,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找我的学生索取。
今天我们就说到这儿……
我是空山,这里是空山茶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