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现场:冲泡水温变化实验结论总结

通过一个冲泡水温变化的实际测量结果(《实验现场:还原一个真实的冲泡水温变化过程》),颠覆了我们之前关于冲泡过程的很多错误观点,比如一直以来我们认为自动电水壶的自动断电水温应该是达到了100℃,一直以为我们是在用100℃的开水泡茶,一直认为开水冲到盖杯里应该还是100℃……

知道很多朋友对数据不大敏感,或许还患有“数据疲倦综合症”:看到数字就犯困,——没问题,这次我们只就上次的实验结论进行概括综述。

自动烧水壶“加盖烧水”与“开盖烧水”、“满壶”与“半壶”所导致的最终温度结果

从实验结果中我们可以发现,普通的自动电热水壶只有在满壶状态下自动断电能达到99℃~100℃,半壶状态下通常自动断电时的水温都还不到95℃,同时开盖做水也会导致壶中水温散失得较快。

基于这个结论,空山给出以下的建议,电动烧水壶最好设置有“手动煮水”功能,无论满壶、半壶,水开后持续沸腾10~15s,基本上水温就都能达到100℃了。另外,表扬一个电烧水壶品牌——“吉谷”,它的15分钟恒温功能很出色,不管设置在100℃,85℃,还是75℃,其温高都保持的非常好。虽然85℃或75℃的水温对我们而言不具备什么使用价值,但调至100℃恒温后,开水初始时刻温度、5分钟时刻测量、10分钟时刻测量,表盘数值显示都能达到99.5℃。这一点对冲泡水温要求比较高的普洱茶来说是很需要的。

声明一下,这不是广告,我用的就不是“吉谷”烧水壶。是我用朋友店里的“吉谷”壶烧水测试的结果出色,因此推荐。

烧水壶内水温与入杯水温之间是否存在热损失,及其数值

说白了就是在水从烧水壶注入盖杯时的温度变化。而实验的结果也告诉我们“与茶接触的那口水,从来就没有到达过100℃……”

经分析,热量损失基本来自于一下几方面:

壶嘴、盖杯与干茶。

先说壶嘴。水流通过壶嘴的热损其实是很大的,因为壶嘴在出水之前温度通常是低于100℃的,而且经测量,普通的壶嘴过水量一般在30ml左右,而壶嘴内壁表面积在60~80㎝²。这样一个热量体积与这样一个散热面积之比,想不降温都难啊!

更有甚者,把壶嘴做成了这样,其通过壶嘴实现降低水温的意图就更加明显了。

那么按照“热损最小化”的设计理念,壶嘴或许应该是这个样子的,——但由于其水流过粗过大不易控制,而且出水看起来的确不够优雅,所以大多出现在家用领域,泡茶用烧水壶上则使用得很少。

再就是盖杯导致的热损耗。就算我们烫杯预热,盖杯也无法达到100℃的待用温高,而且是低于100℃很多,——人手能够正常抓握的最高温度通常都不会高于60℃。这样的一对温差介质相接触,水温不降低才怪。

再就是干茶对水体热量的吸收所导致的水温下降。这一点很容易理解,干茶内溶物的正常析出,就是通过与高温水体充分交互渗透而实现的。

以上三点,所导致的冲泡时入杯水温降低的幅度是巨大的,基本上会在10℃上下,升至更多。就算开水温度达到了100℃,而入杯后的温度却往往只有90℃甚至不到90℃,——这可是我们通常认为冲泡绿茶的温度啊。如此一来我们平时冲泡绿茶的实际温度又是多少呢?入杯温度可能不会高于75℃~80℃。

那么茶叶能与100℃水交互的唯一方式就只剩下煮茶了,而煮茶的结果是茶底内溶物一次性充分析出,而且对于茶品具有选择性。煮泡也无法感受汤感的起落变化过程,在这儿就不多说了。

同时,在冲泡过程中叶底所导致的冲泡温度损失还有另一种情况,就是在下一次注水前的湿茶温度下降过低,导致再次注水时的水温损失更大。这也是人们不喝“断茶”的原因:吃饭前一道茶泡到了一半,沥干水放置一边。吃完饭继续冲泡时就会发现汤感表现不连续,——断了。水也薄了,茶气也懈了。导致“断茶”表现不佳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湿茶温度下降得过低了。

“标准厚度白瓷盖碗”、“厚胎白瓷盖碗”、“厚胎陶盖碗”,三种材质、形制盖碗对冲泡过程中水温变化的影响

虽然空山自己比较偏爱那个陶作坊陶盖碗,形制饱满古朴、厚实压手、质感亲切。但就试茶而言,还是不得不首推标厚白瓷盖碗。都说厚胎保温性能好,但也仅限于其胎体温度能保持高温恒定的状态下,而且因此导致的“烫手”问题却始终没有解决。综上所述,试茶还是首推标厚白瓷盖碗。

至于“开盖”与“加盖”坐杯方式的选择,个人还是习惯于在到达峰值前都使用“开盖浸泡法”,以便于将其前段的所有细节变化表现都得到清晰充分的展示,开盖坐杯所导致的水温下降影响则可以通过坐杯延时加以补偿。为了保证后段的内溶物充分析出,我也会在中段偏后使用低位大冲、加盖闷泡的方式,——尤其是针对那些前段表现比较单薄的茶。

“定点细注”与“低位大冲”两种注水方式的热损对比

通过对比汤感,“定点细注”明显具有口感优势。如果将普洱品鉴定义为一种“审美过程”的话,无疑“定点细注”更适用。但我们也要看到,这种方式不适合进行快速的选茶,——“审美过程”很少追求速度。还是那个比喻,快速的筛茶方法就好比拿着“作文评分标准”去套每一款茶,而“标泡法”追求的品鉴过程则更像是在为你深度解析一幅已经得到共识的佳作,如“兰亭序”。我们会将其运笔、用墨、行气、布白、文意以及创作背景一一进行充分的解读,具体能够领会到哪个层面,就要看茶客个人的修为了。而佳作往往不存在某个“统一”的标准。

如果问我选择冲泡方式有什么标准的话,那就是这种冲泡方式一定要能够让我“充分清晰的感知到茶汤的每个细节变化”。

有些茶友提到关于“定点细注”延长了坐杯时间并降低水温的可能。其实在《普洱哲学:普洱标准冲泡技法 1.0 参考流程》中已经注明:“坐杯时间起点从注水浸没茶体时开始计算”,而非从注满水时开始计算,——这在最初的几道水时很可能会被别人看做是“注完水就出汤”了。

而对于降温的说法,从《实验现场:还原一个真实的冲泡水温变化过程》的实验数据可以看出,15秒以内的注水时长会导致坐杯温度降低1℃~2℃,而这种水温降幅相对于开水入杯时不可避免的10℃左右的水温降幅而言,只是增加了1~2%的热损,对内溶物析出速率的影响不会太大,至少不会超过一饼茶分分若干泡时,每泡中芽叶梗比例不同所导致的汤感差异。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