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鉴故事〡刘邦入咸阳
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
公元前206年10月,经过一路征杀,一身征尘的刘邦兵不血刃便进入了咸阳。看到雄伟气派的秦国宫殿、海量的金银珠宝,更重要的是宫殿内如云的美女,被范增评为“贪财好色”的刘邦哪里还走得动?当即决定:不走了,先享受一番再说!屠狗辈樊哙见状便劝告刘邦:“你是想拥有天下呢,还是仅仅想做一个有钱人呢?这里的豪华奢侈的东西都是秦灭亡的原因,你怎么能享用呢,赶紧回霸上,不能留在这里”。不得不说在诸多的影视剧中是一个胡子拉碴粗人形象的屠夫樊哙居然能说出这么一番颇有见地的大道理来,但由于其身份是屠夫,又是刘邦的连襟兄弟,即便是说出的话再有理,刘邦也不会接受,“沛公不听”。张良于是劝说道:“秦国无道,你才能够来到这里。现在刚灭了秦国,就开始在这里安逸享乐,这对天下人来说不就成了助纣为孽了吗?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希望你能接受樊哙的建议”。“沛公乃还军霸上”。刘邦二话不说,接受了。
故事很短,人物也只有三个:刘邦、樊哙和张良。
以贪财好色而出名的刘邦最大的特点就是善于接受别人的建议,在这里得到了体现,但是刘邦也不是什么人的话都能听得进去。樊哙劝谏刘邦出于真情,但没有顾及自己的身份和劝谏时机,最终被刘邦拒绝了。樊哙能明白的道理,满腹经纶的张良能不明白吗?但张良却不是第一个劝说刘邦的,因为张良明白,劝人也需要时机,如果张良第一个站出来劝谏刘邦,也很可能被刘邦拒绝,找准时机,再有自己在刘邦心目中名士的身份,自己的建议被接受的几率大增。
这个故事中有一个小细节:张良最后一句话是:希望你接受樊哙的建议。张良这样说一则把劝谏的功劳让给了樊哙,樊哙很满意;二则刘邦是采纳了第一个劝谏人的建议,刘邦落了个好名声;三则,张良劝谏的目的达到了,还都对自己很满意。什么是高人?这就是高人的高明之处:有功而不居功。
喜欢今天的文章,别忘了在文末右下角点个“在看”,并转发给更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