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 | 我爱你!你真逗!他俩的爱情成了传奇
爱是诗,爱是陪伴,爱是你
我要让它传扬千载,百世流芳
燕妮这个名字永远意味着爱情的力量
——《致燕妮》
01
我想讲一个故事,关于爱情。
02
一个出身市民阶级的男孩,四岁的时候,搬家,隔壁邻居家有个贵族小姐姐,大他四岁。
小男孩一路读书,中学毕业就立下志愿,要把为人类幸福而努力当成自己的择业目标。
隔壁家的小姐姐也越发漂亮,越发优雅,聪明智慧,说话妙语如珠,追求者甚多,是当地的舞会皇后。
男孩子很喜欢这个小姐姐,虽然他比她小四岁。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这有点不符合常理。
但是,他还是试探着给她写了一封情书,他说:“Ich liebe dich”(德语,我爱你),小姐姐玩了一个文字游戏,在回信里面把这个词倒了过来:“Ichhabe dich lieb”,意思是“你真逗”。她表达了委婉的拒绝。
男孩没有放弃,他继续努力,慢慢地,他用自己的优秀与远大的抱负打开了小姐姐的心扉。
终于有一天,男孩在大一结束的那个暑假,回家跟她表白。
表白方法如下:他对小姐姐说,家里给我介绍了一个女朋友。
小姐姐很紧张,是的,她觉察到了自己的心意。她着急追问是谁。男孩说:我带着她的照片,可以给你看看。于是,男孩从口袋里拿出一个小匣子,小姐姐打开小匣子,发现里面是一面小镜子,镜子里是自己因为紧张而通红的脸。
表白成功。
这一年,是1836年,他们俩瞒着家人私定终身。
这一年,男孩18岁,女孩22岁。
男孩叫马克思,女孩叫燕妮。
这个表白的方法叫:制造悬念。
将近两百年了,这个方法依然被很多男孩子使用着。
后来有人评论说,马克思的这一举动虽然轻率,却是这个领袖取得的第一次辉煌的胜利。
03
然后马克思就去柏林大学读书了,两个人开始了长达五年的异地恋。
异地恋是一个值得被极度重视的话题,很多的情侣经历了无数的风雨,却最终输在了异地恋带来的孤独与寂寞上。
但是,他们俩经受住了考验,秘诀是两个人都爱着彼此相信彼此的决心,当然,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方法,就是情诗。
马克思是个诗人,爱情诗人。
求学期间,马克思写了三本诗集,每一篇的名字都叫《致燕妮》:“燕妮,笑吧!你定会觉得惊奇:为什么我的诗篇只有一个标题,全部都叫做《致燕妮》?要知道,世界上唯有你,才是我灵感的源泉,希望之光,慰藉的神。”
玫瑰万朵,不如情书一封。
04
时光走到1843年,这一年,马克思25岁,燕妮29岁。
当时,马克思的父亲已经去世,母亲要求他去谋求高官厚禄,否则便不给遗产,他的工作——《莱茵报》主编的职务也没了,前途未卜,更糟糕的是,燕妮的家里人对两人的恋爱并不是很赞同。他们不仅年龄不匹配,出身也不匹配,马克思是市民阶级,而燕妮是贵族,这一道世俗的鸿沟想要跨越也极不容易。
在给朋友的一封信中,马克思说:“我正在十分热烈、十分严肃地恋爱。我订婚已经七年多,我的未婚妻为了我进行了极其激烈的、几乎损害了她健康的斗争,一方面是反抗她的虔诚主义的贵族亲属……一方面是反抗我自己的家族。”
1843年6月19日,经过漫长的七年等待,两个人走进了婚姻。
马克思和燕妮用他们的坚守与执着,打动了身边的每一个人。
05
婚后的生活并不都是平淡幸福的,他们很快发现,家里没有钱。
马克思又不能放弃自己的理想,当然,燕妮也不舍得让他放弃,于是他们开始了一生的颠沛流离与坎坷艰难。
燕妮很快发现,作为一个贵族小姐,她并不知道如何应付接踵而来的家务,然而,她又不得不做,因为马克思没有时间,他要写书,他要战斗,他要为全人类的幸福而奋斗。
作为他的妻子,燕妮选择站在他的身边。
他去哪里,她就要去哪里。
1850年,燕妮36岁,当时,他们流亡伦敦,生活窘迫,连孩子都养不起,曾经的贵族小姐给朋友的信里写到她抚育孩子的艰辛:这个可怜的孩子从我身上吸去了那么多的悲伤和忧虑,所以他一直体弱多病,日日夜夜忍受着剧烈的痛苦。他从出生以来,还没有一夜,能睡二三个小时以上的。最近又加上剧烈的抽风,孩子终日在死亡线上挣扎。因为病痛,他拼命地吸奶,我的乳房被吸伤裂口了;鲜血常常流进他那抖动的小嘴里。有一天,我正抱着他坐着,突然女房东来了,要我付给她五英镑的欠款,可是我们手头没钱。于是来了两个法警,将我的菲薄的家当——床铺衣物等——甚至连我那可怜孩子的摇篮以及比较好的玩具都查封了。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他们俩一共生了四个女儿,两个儿子,却只有三个女儿长大成人。
06
生活的窘迫与艰辛并没有减轻燕妮对马克思的爱,她在这个男人身上看到了理想,看到了信念,看到了坚守。她愿意陪他一起面对风雨。
她是他的私人秘书,马克思的几乎所有的难以辨清的手稿都是她誊写的。她很享受这个过程,这让她能够静下心来理解他的丈夫在从事一件多么伟大的事业。
晚年的时候,她不无留恋地谈到:“我毕生最幸福的日子,就是回忆我坐在卡尔的小房间里,抄写他的潦草的论文的那些日子。”
然而,困窘与贫穷正一点点地消耗两个人的健康。
1880年,燕妮66岁,患上肝癌。
马克思守在她的病床前,照顾着这个一直深爱他的女人,一年后,由于焦虑与劳累,马克思也患上了肺炎,两个人在不同的房间养病。他们的小女儿说:“我永远也忘不了那天清晨。他觉得自己好多了,已经走得动,能到母亲房间去了。他们在一起又都成了年轻人,好似一对正在开始共同生活的热恋着的青年男女,而不像一个病魔缠身的老翁和一个弥留的老妇,不像是即将永别的人。”
1881年12月2日,燕妮去世。恩格斯说:“摩尔(马克思的别名)也死了。”是的,从燕妮走的那一刻,马克思的心就死了。15个月后,马克思也走了。
恩格斯说:如果有一位女性把别人的幸福视为自己的幸福,那么她就是燕妮。
这两个人,互相爱着彼此,也爱着他们所从事的事业,他们并肩作战,相互扶持,走过岁月,走过风雨,走过物质贫乏却精神富足的一生。
他们俩的爱情,历经百年,成了传奇。
从马克思和燕妮的爱情中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其一:真爱面前,阶级、年龄、距离都不是问题。如果你有一天遇到了爱情而没有坚持下来,不要怪罪距离、不要怪罪年龄,可能只是不够爱罢了。
其二:玫瑰万朵不如情书一封。比起容易凋落的玫瑰,手写一封情书可能是这个信息化时代最珍贵的礼物,哪怕,最后没有在一起,老了以后,还能打开一封情书,回忆当年的青春时光。
其三:爱情里精神契合最重要。爱情也好,婚姻也罢,都需要两个人的眼睛看向同一个方向,你喜欢为人类的幸福而努力,我也愿意把别人的幸福当作自己的幸福,那么这段婚姻就是可以滋养你的,物质上并不富裕,但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
其四:对于男孩子而言,理想与才华是最好的名片。马克思出身不高、家境不够富裕、长相不够英俊,然而,他却得到了这个世界上最好的爱情。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他的理想与才华。他的睿智让他在所有的男人中脱颖而出,成为他最好的名片。他的远大理想让他超越了所有的人,成为不朽的传奇。
·END·
文字:陌上花开
排版:果胶
图片:网络 侵删
陌上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