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氏文化】年关剃头仍低价 (文/张垣)
年关剃头仍低价
作者:张垣 图片:网络
俗话说正月不剃头,不知何因?从不去打听,反正过年总得剃头的,可把剃头师傅忙煞啦!
到哪里去剃头呢,小镇上有好几家,奔八的老汉我不会去赶时髦到帅哥美女青睐的发廊剃头的,还是到乡下剃头店去吧!
那是前年阳春三月,我骑自行车抄小路走亲戚,偶见新修的水泥路边一农舍山墙上赫然写着“乡下剃头店“五个字,正巧我的头发长了,于是便走了进去。
屋主人正在忙家务,见我进去,打量了一下,善意提醒道;“这位师傅呃,你总归看见了吧,我这里是乡下剃头店,看你长得白白净净,勿像握锄头柄的种田人,我的剃头手艺又推板(差),劝你还是到镇上高档点的发廊里去理发吧!"
"既来之,则剃之!"突然冒出这句话,缩回去来不及了。那师傅立刻应对道,"乡下人说不出这文绉绉话的,看来你是文化人,更不该在我这寒碜的剃头店剃头啦!"
"我也是乡下人,从小在乡村剃头店剃头的,哪有店主劝顾客走的道理,来,让我再享受一下乡村剃头师傅的手艺吧!"
"不过,我要告诉你,我这里不修面,不洗头,姜太公钧鱼,愿者上钩!"“我心甘情愿当现代姜太公!”此时师傅招呼我坐上木椅,他麻利地为我围上洁白的围布,把电轧剪插上电源,咔嚓一声操作起来。我打开了话匣子,问师傅什么时候学的手艺。
"那是50多年前,我当兵来到浙江舟山群岛,那时毛主席号召全国学习解放军,我们解放军就该学习雷锋好榜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于是我买了轧剪,把战友们的头当作实验地,即使理得狗啃似的,反正军帽一扣也看不出好丑,战友们嘻嘻哈哈,互相理发,不断实践,技术也进步起来了,还走到驻地老百姓家,义务为乡亲们理发,不修面,不洗头,花时不多,老百姓也欢迎。"“雷锋精神发扬光大,你们真是好样的!”
“老茅真是个好人,退伍回来后,也把雷锋精神带回家乡来了!”横里跳出个程咬金,唱起了赞歌。原来我俩热热闹闹交流时,有个顾客悄悄地来到,不声不响听我们交流,忍不住也插上一句。师傅嗔怪道:"老龚,看你说的好话!""我就是要说你好话,现在市场经济了,小镇上剃个头,要十几元,而你一直花时间,贴电费为老乡服务,我俚也感到勿好意思,劝你开个理发店,多多少少收一点钱,我俚才敢上门剃头呀!""这个老龚说得对,否则我这个过路人怎敢麻烦你呀!""在我们横催竖催下,乡下剃头店才冒出来,你猜猜,剃个头,他收多少钱呀?"
说话间,我的发理好了,我取出10元钱道:“小镇上理个发15元,这里10元钱可以了吧!”
"10元钱剃3次,还要找你1元呢!老茅这是象征性地收几只角子。"
真的,老茅找我7元钱,不好意思地说剃得不好,还收你钱。我说当今社会,剃个头只收3元钱的,恐怕跑遍南疆北国,也是创造了最低价纪录啦!
三年来,我每个月总要到乡下剃头店剃个头,因为与老茅都是40后,借此机会聊天话山海经,也是十分惬意的。有时去剃头,还有人等候在那里,顾客大部分是东西宅南北埭上了一点年纪的人,也有来此打工的外地青壮年人,他们异口同声称赞老茅服务热情,收费最低,还能交流拉家常,剃个头,心情格外舒畅的。
在即将跨入辛丑牛年大门之际,我又来到乡村剃头店,请这个与共和国同龄的肖牛的老军人理发,长的喇叭,短的唢呐,聊的好尽兴,而剃头费呢,不像小镇上如发酵馒头不断涨,他还是象征性的三只硬角子而已。
作者简介
张垣,江苏省海门天补中学语文高级教师,海门市8,9,10届政协委员,1985年创办补天戏曲社,35年如一日主编社刊《补天戏苑》,该报被评为全国中学生文学社团优秀报刊,已出千期,同时推出《戏苑女娲乐补天》《戏海拾贝勤补天》《美善天地》等五册戏曲校本读物,被中国戏剧家协会接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