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理财产品要注意的坑有哪些?如何防范?
现在的人们理财观念越来越强,很多人因为银行存款利率太低,就喜欢投资银行理财产品,以获取更高的收益率。但是,由于大家在理财产品方面的知识不多,所以很容易掉进银行理财产品的那些“坑”里,造成利益受损。而我们觉得,作为投资者应该对银行理财产品的“坑”有所了解,别吃了亏,还蒙在鼓里面。
首先,预期收益与实际收益并不一致。你如果去银行咨询购买理财产品时,工作人员会给你提供一些理财产品的说明书,有些理财产品给出的收益率十分诱人,投资者于是就购买了,但实际到期后,结算的利率与原来宣传时有较大差距。最后,投资者才弄明白,预期收益与实际收益是不一致的,只是大部分能够达到预期标准而已,也有一部分有可能还不如预期收益高。
再者,中高风险以上的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和到期收益会差别很大。原因很简单,这类理财产品是与黄金、外汇、石油的价格波动挂钩,谁也不能预测将来的价格波动的情况。有可能理财产品挂钩的标的价格出现大涨,投资者收益也会水涨船高。但更有可能是,理财产品挂钩的标的价格出现大跌,最终的收益率远低于之前说明书上开出的收益率,甚至像中行原油宝那样亏掉本金,那也只能自认倒霉。
再次,银行理财产品是有一定募集期的,而在募集期里面是不产生利息的,只按活期利率来计息。这与货币基金是有很大区别的,货币基金可以实现T+1确认份额产生收益。但是银行理财产品只有在募集期以后才会真正的有理财收益。通常来讲,银行产品的募集期在3-7天,有的甚至长达10天,以此为基础,理财产品的实际到期收益率是会打一些折扣的。
比如,市民老王,拿出5万元积蓄,购买一款91天的理财产品,预期收益是4%,募集期7天。对于4%的收益率老王还是比较满意的,但是他怎知道,这7天的募集期只能算是活期利息,如果把募集期的7天,以及91天该款理财产品的天数加在一起,该款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只有3.7%。所以,募集期越长相对收益率偏差就会越大一些。
最后,投资者要看清产品说明书,别把保险当理财产品。现在很多银行代销保险、信托、基金等公司的理财产品,并且有较高的提成,所以部分银行职员会以较高收益率,来诱惑投资者购买这些理财产品。而投资者却以为自己是买了银行理财产品,如果出现投资损失,银行是概不负责的。
所以,建议投资者要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上面会标明该产品的风险等级、投资方向、预期收益等关键信息。如果投资者害怕购买到非银理财产品,就要关注该理财产品管理人是不是银行的,说明书回执单是不是盖的银行公章。如果不是,就要提高警惕了。当然,每一款银行理财产品都在网上有备案的,投资者也可以上网查一下就可以了。
银行理财产品通常以高收益、高安全性而受到广大投资者的青睐。但很多人投资时间长了,就发现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并不如想象中那么高,而且当中还有不少坑,让投资者损失了还不知道。而我们认为,只有投资者真正对银行理财有了更深的了解,才能对购买理财产品作出选择。目前,投资者除了要充分了解理财产品才可购买后,还千万不要被6%以上的超高收益率而诱惑,因为实际收益率可能不达不到,而且风险还会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