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朴初:赵匡胤后人,生于四代翰林之家
赵朴初先生,是世人仰慕的佛学大家。很多佛教圣地,不经意间就能见到他的笔迹:或是牌匾,或是对联,甚至是字数颇多的佛教书法作品。
我曾在山西五台山见到不少他书写的牌匾,也曾在北京西山八大处见到整个墙壁都是他书写的心经,让我不自觉地产生崇敬和亲切之情。
对于赵朴初的家世,我最早是从他的表弟赵洛处得知的。赵洛先生是著名的文史专家,也是我的忘年交,互相之间不知聊过多少次,很是投缘。在他口中,我得知赵朴初不仅出生在四代翰林之家,其远祖还是宋太祖赵匡胤哩。
这里,不妨将部分聊天内容录于下,以飨公众号的读者。
在赵洛家中合影
张建安:赵老,以前常听您说起您的家族,很是钦慕。安庆天台里赵家曾出过四代翰林,后来也是名家辈出,您的堂兄赵朴初更是世人皆知。您还记得天台里老宅的大概情形吗?赵朴初是不是也出生在那里?
赵洛:天台里老宅是五进院落,后面有花园,旁边有厢房和别院。两边山墙是高出的马头墙,前两进院天井还有高大的梧桐树,很是轩昂。四进中屋就是朴初兄的出生地。那时候,朴初的父亲、母亲,也就是我的二伯父炜如、二伯母陈仲瑄住在四进屋,我们住第三进中堂旁的东西房,前后连接。第三进的中堂房是赵家的祖宗堂,抗战前除夕祭祀祖先时,要挂出四代翰林的影像。
张建安:四代翰林是指那些人?您曾送我《诗人赵文楷》一书,赵文楷应该是其中一位吧?
赵洛:四代翰林是指赵文楷、赵畇、赵继元、赵曾重四代。赵文楷是第一代。他的儿子赵畇是第二代。赵畇的长子赵继元是第三代,长孙赵曾重是第四代。
张建安:我记得赵文楷还中过状元,那可是不容易的事情。
赵洛:是呀。非常难。清代276年的历史中,状元共114名,安徽全省仅有9名,我的祖上赵文楷就是其中一位。
张建安:您什么时候开始知道您的祖上是赵文楷的?
赵洛:很小的时候,母亲就教给我一首诗:“桃花红未了,百舌闹春晓。能作百般声,枝头压众鸟。”她还告诉我:“这是你祖上状元公6岁时写的诗。你看他有多大的口气!6岁就要作百般声、压众鸟,要不怎么能得状元?”
赵文楷画像
张建安:您再简单地介绍一下赵文楷吧。
赵洛: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七月十一日,赵文楷出生在安庆府辖下太湖县望天乡宝坪村,不仅诗文出众,还在嘉庆元年殿试时向皇帝讲了几句时事艰辛的话,说到嘉庆皇帝的心坎上,所以得中状元,进了翰林院。后来还任命他为天使,到琉球册封中山王。他的事业曾经十分辉煌,只是在48岁时便病逝于山西雁平道任上,继配王夫人带了两个未成年的孩子扶柩返太湖原籍。因赵文楷一生清廉,王夫人和两个孩子回乡后家徒四壁,受尽了辛苦。
张建安:那时候还没有安庆天台里的老宅?
赵洛:没有。天台里老宅是赵文楷最小的遗腹子赵畇后来购买建造的。赵畇也像父亲一样,幼时苦读,历经科考辛酸,终于在道光二十一年考中进士后进入翰林院。咸丰年间,他曾担任上书房行走,后来和李鸿章等人一起回安徽抗击太平军,咸丰六年转往潮州任惠潮嘉道台。当时正是非常艰难的时候,内有太平军起义,外有英法联军占领广州,可是官场内仍旧勾心斗角,充满内讧,赵畇只能尽力作些修渠、赈灾安民的善举,后来萌发了退隐之意。同治三年底,赵畇将安庆天台里街的一处有名的宅子买下,又建造了遂园,这个宅子从此便成为天台里赵家老宅。一个家族连续出四代翰林,这在整个中国也不多见,所以安庆天台里赵家一向为人称道。据说家门口还悬挂过光绪皇帝御笔亲书的“四代翰林”墨漆金字巨匾。我的堂兄——京剧程派大家赵荣琛曾在《翰林之后寄梨园》中写过此事。还说那块牌匾传言为日本军方掠走,藏于日本某博物馆中。
张建安:看来,天台里赵家也免不了受到战乱之苦。
赵洛:是。自1938年日寇入侵以来,天台里赵家老宅便败落衰颓了。直到2003年安庆市集资修复,老宅才重新焕发生机。修复时,大门上方的题额改为“世太史第”。
张建安:这个题额也与翰林有关。
赵洛:是。翰林修国史,相当于古代太史的官,所以也称太史。
张建安:那儿是不是也有赵朴初故居?
赵洛:是。第四进中屋原是赵朴初出生地,所以标为赵朴初故居,由李瑞环题额。这是安庆市恢复传统文化做的一件大好事。
张建安:四代翰林后,天台里赵家的情况怎么样?
赵洛:四代翰林的后一代是恩字辈,当时已到了晚清,中华大地成了列强的瓜分对象,恩字辈的父辈们已不能再走科举的老路了。他们当中,除了恩钜由清华学堂到美国留学,恩平到日本学纺织外,大都入了新兴的学堂。宣统二年,也就是1910年,《太湖县游学录》中有这样的记载:
赵恩鋐 扬庭 二七 省天台里 京师大学堂
赵恩彤 炜如 二六 省天台里 安徽高等学堂
赵陆铨 秉庭 二三 省天台里 安徽政法学堂
赵恩承 纶士 二十 省天台里 安徽高等学堂
赵恩鎣 显庭 二十 省天台里 安徽高等学堂
赵恩平 砥士 十七 省天台里 安徽工业学堂
这几位父辈当中,赵恩鋐是京剧演出名家赵荣琛的父亲,赵恩彤是赵朴初的父亲,赵恩承是我的父亲。1900年,庚子国变,八国联军攻入北京,中国差点被列强瓜分,我们这个大家庭也飘零了。恩鋐伯、恩彤伯外出做事不久,便因环境恶劣,退回书斋,以诗书自娱,以教育子女为己任。我父亲赵纶士一直在学校教书。安庆古城,抗战前是安徽省治。1913年,我父亲在省立中学教书,便是在安庆。他还和程演生、王星拱在安庆成立青年学会太湖支部,并于题名录序言中希望青年发扬痛斥前清秕政、手刃民贼反对帝制的革命精神。他的思想是进步的。当然,我的长辈中,也有像作家张爱玲写她父亲那样的:吃鸦片烟,讨小老婆。
张建安:我记得您在《诗人赵文楷》中提到过,您祖上也是因避乱移居到此地的。而且,您所在的赵氏家族还与宋太祖赵匡胤有关。
赵洛:赵朴初1992年曾在《河南杂咏二十三首·开封》中提到:“论家世,我亦汴梁人。……到此倍情深。”说自己是宋太祖的后人。我们家族的旧家谱中记着安徽太湖望天赵家祖坟有师益碑。师益是我们的先祖。据《宋史·宗室表》记载,燕王房有师益名,他是德昭的七世孙。所以,如果溯源而上,宋太祖称得上我们的远祖。我们这个家族,最早应该也是居住在河南。元代后期兵祸不绝,为避乱迁居太湖深山当中,并在险峻处筑寨,以求自保。
赵朴初、赵洛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