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7.一草一木栖神明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虽然日子总是寻常而过,但我们总要想些法子让生活变得更加有滋味吧~暮秋时节,山河辽阔,在整个北方,看枫叶,赏银杏,再看向挂满橘子、柿子神马的枝头,真是看看都开心和满足~
在众多秋天成熟的水果中,我最爱吃橘子。
橘子除了观赏和品尝起来的美好,它的起源和相关的故事也是非常浪漫的呢。
古书上说“璇星散为橘”。璇星也叫璿星,是北斗的第二星。古人认为橘树有神奇色彩的树,是璇星散开而形成的,特别珍贵。为什么古人称它为“橘”?李时珍对这个名称的解释是:“橘从矞,谐声也。又云,五色为庆,二色为矞。矞云外赤内黄,非烟非雾,郁郁纷纷之象。橘实外赤内黄,剖之香雾纷郁,有似乎矞云。橘之从矞,又取此意也。”
和橘子有关的诗句和历史故事特别多,喜爱橘子的文人也特别多。当然古人的喜欢不仅仅是“喜欢吃”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更多时候都是为了托物言志。
最早赋予橘子精神意义的人是屈原。《九章》中单独的一篇《橘颂》,此后还有曹植的《橘赋》、张九龄的《感遇·江南有丹橘》等...
古人对风物有一往深情,尊重四时节气,时时处处能感受到这种心怀敬畏与感恩。
如今什么都来的容易一些,所以也就缺失了一份郑重与珍惜。所谓色香味俱全的美好食物,现在好多“好吃的”也仅仅能称作“好看的”~视觉的刺激愈加强烈,其他感觉都在退化...
我们的肉体生活在同一个世界,而灵魂的感受度又在完全不同的世界。现在讲的阳明心学的核心就是世界因你而变,更简单来说就是外物没变,但是因为我们的心智模式会呈现出来不同的样子。
So,一切不同都仅仅在一念之间。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