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橄榄为什么得名“谏果”? 2024-04-15 15:31:26 我写的关于橄榄的文章(《我的橄榄 我的乡愁》,点击可查阅),挠到了很多人的痒痒。但我怀疑其中有些人并没吃过橄榄,有人可能只是听过三毛作词的《橄榄树》。老实说,我也不知道那首歌是什么意思,三毛说她的故乡在远方,又说自己流浪远方,橄榄树到底是在远方,还是在她故乡? 一首《橄榄树》唱得这么火,除了人们对三毛到处流浪羡慕嫉妒恨,也跟很多人不认识橄榄有关。世界上有些东西,越是神秘越令人神往。一些人误以为橄榄是一种洋果,一边唱一边展开想象的翅膀。就像一度日本人围棋下得好,人们忘记了它是中国如假包换的“国棋”。其实中国就是橄榄的原产地。广西、广东、福建和台湾都有这种非驴非马、既非水果也非坚果的果实。西班牙所盛产的,就是我小时候津津有味、现在念兹在兹的黑橄榄。橄榄在中国不像外国有名,只是因为我们没有和平鸽给诺亚方舟叼来橄榄枝的传说。 其实橄榄在中国,也是一枚文化汁液四溅的果实。虽然不是入诗最多的,却也不少。历史上许多诗人都写过关于橄榄的诗,知名的像白居易、苏东坡、黄庭坚、梅尧臣、欧阳修、龚自珍……还有更多不知名的。诗人们不约而同都赞美橄榄的味道先苦后甜。苏东坡是枚吃货,吃到什么水果都忍不住要写诗。吃了荔枝,声称自己“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做南岭人”;在合浦廉州吃到龙眼,又觉得龙眼“质味殊绝可敌荔枝”,赞美龙眼“累累如桃李,一一流膏乳”。他吃了橄榄后,认为它“正味森森苦且严”,但“待得微甘回齿颊,已输崖蜜十分甜”。生橄榄入口时的味道真的不怎么样。苏东坡说是苦,白居易说是“酸”(“浆酸橄榄新”),以我的经验,应该更多是涩,跟没熟的柿子差不多。但涩过后却有一种独特的回甘。梅尧臣比较夸张,说它吃进嘴里时苦涩难忍,最后却甜得没有什么比得上(“虽咀涩难任,竟当甘莫敌”)。宋代的王之望说自己第一次吃橄榄时,眉头紧皱,差点吐出来(“眉蹙口欲吐”),后来慢慢品味,才感觉味道不错(“久乃见媚妩”),就像晋朝的大画家顾恺之倒吃甘蔗,渐入佳境(“古人倒啖蔗,佳境贵渐取”)。橄榄的先苦后甜,触动了古人的神经。宋代诗人王禹偁(念“称”)由橄榄入口苦涩而后回甘,想到了进谏。他专门写过一首题为《橄榄》的诗,大意说橄榄是江东的奇果,北方人拿来送酒,吃的时候又苦又涩,不禁皱起眉头,过了好一会,才觉得它像糖一样甜滋滋的。直臣的话就跟橄榄一样,忠言逆耳,到了国家动乱了才意识到其正确,但这时候已是噬脐莫及了,那些收集民谣的人,千万不要忽略像橄榄一样的忠言。 王禹偁的父亲千不该万不该,给他名字弄了个生僻的“偁”字,严重影响了他的知名度。王禹偁在历史上可不是个普通人物。他对宋代的文风影响很大,欧阳修被称为当时的文坛领袖,他的偶像就是王禹偁。王禹偁对唐末至五代的文人雕词琢句,把文章写得艰深晦涩的作风特别不爽,推崇白居易和杜甫,自称与白居易应该都是杜甫的传人(“本与乐天为后进,敢期子美是前身”)。王禹偁磨面粉出身,29岁科举及第成为进士后,一腔抱负,发誓要斩尽奸臣,做一个只讲真话不说假话的人(“兼磨断佞剑,拟树直言旗”)。不用多想,就知道立下这种志向的人,在官场里不会有太好的命运。他一生“三起三落”——先是因为抗疏指责尼姑道安,为受诬告的学者徐铉辩解,触怒了宋太宗,从一个在皇帝身边负责起草圣旨的朝官(“知制诰”),撸到陕西商州当了一个没有实权的“调研员”(“团练副使”);好不容易获召回京,不到5年,又以“诽谤朝廷”的罪名,被从“建设部部务委员”(“工部郎中”)任上贬到安徽滁州当了地方官。可能是笔头厉害,宋真宗即位后,他再次被召回皇帝身边工作,但只过了两年,第三次为了直书史事,得罪宰相,被逐出京师,发落到了湖北黄冈,后来转任蕲州不到一个月就去世了,只活了48岁。 滁州纪念王禹偁和欧阳修的二贤堂“三起三落”,王禹偁还是一样硬气,专门写过一篇《三黜赋》,声称自己虽然日子过得委屈,但不改初衷,而且申明这辈子就要当一个直士,撞倒南墙也不回头了(“屈于身兮不屈其道,任百谪而何亏;吾当守正直兮佩仁义,期终身以行之”),颇有些任你虐我千万遍,我仍待你如初恋的气概。求仁得仁,命运悲催的王禹偁,死后不乏赞誉。苏东坡形容他如秋霜夏日,“不可狎玩”,“以雄风直道独立于世”。王禹偁把橄榄比喻为逆耳忠言,引起许多人的共鸣。欧阳修也写了一首橄榄诗,称良药苦口,只是为了治疗绝症,厌恶逆耳忠言的结果就是后悔莫及(“良药不甘口,厥功见沉痾,忠言初厌之,事至悔若何”)。宋代还有个词人,叫刘克庄,更是替橄榄鸣不平:要知道那些谄媚的都是甜言蜜语,忠言自然难听,就像橄榄怎么可能变得像蜜一样甜呢?(“须信谄语尤甘,忠言最苦,橄榄何如蜜”。)因为王禹偁的诗,橄榄得了一个意味深长的名字:谏果。元代王祯《农书》里称:“橄榄生岭南及闽广州郡……其味苦酸而涩,食久味方回甘,故昔人名为谏果。” 南方像野果似的橄榄,在普通人那儿,只是儿时的一段乡愁,一种勾起甜蜜回忆的一种食物。在三毛那儿是一首风靡一时的歌。在古人那里,却成了一种政治讽喻。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橄榄。你问我橄榄到底是什么滋味,我也说不清,“橄榄苦甜犹问天”(南宋洪咨夔诗)。不过,大概老天爷也不知道。附:王禹偁《橄榄》江东多果实,橄榄称珍奇。北人将就酒,食之先颦眉;皮核苦且涩,历口复弃遗;良久有回味,始觉甘如饴。我今何所喻,喻彼忠臣词。直道逆君耳,斥逐投天涯;世乱思其言,噬脐焉能追。寄语采诗者,无轻橄榄诗。 百味橄榄百样人 赞 (0) 相关推荐 王禹偁(chēng)-鲁西南方言杂谈之人物 王禹偁,字元之,生于公元954年,卒于公元1001年,北宋时期济州钜野(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人.他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先驱之一,诗人.散文家,有名的直臣.他的代表作主要有<小畜集>30卷.& ... 孙华娟 | “霜柿”、“橄榄”与宋诗 南宋禅僧画家牧溪<六柿图> 袁褧<枫窗小牍>有一则关于洪刍的诗话深富意趣: 洪驹父才而傲,每读时辈篇什,大叫云使人齿颊皆甘,其人喜而问之,曰似何物?驹父曰,不减树头霜柿.人每赪 ... 王禹晨光诗一首墨缘 晨光翠鸟鸣,欲飞密树丛 .蝶去花还在,微露洗芳容.声转惊晓梦,慵懒不觉空.推窗一望去,满目朝阳红. 王禹盼春诗一首 几念暖冬不久归,忽觉春风万里吹.一地芳草丛丛绿,双双燕雀款款飞.墨缘书于津门 三毛的诗 如果有来生,我要做一棵树,站成永恒,没有悲伤的姿态. 一半在尘土里安详,一半在风里飞扬. 一半洒落荫凉,一半沐浴阳光. 非常沉默,非常骄傲,从不依靠,从不寻找. 如果有来生,要化成一阵风,一瞬间也能成 ... 刘勇强:春帖子(新人文小品小说) 刘勇强:春帖子(新人文小品小说) 《本草纲目》故事:佳果橄榄入药良 作者:深圳市宝安纯中医治疗医院 梅全喜 <本草纲目>果部第三十一卷--佳果橄榄入药良 吴江王顺,富家人.食鳜鱼被鲠,横在胸中不上不下,痛声动邻里,半月余,几死.忽遇渔人张九,令取橄榄以食, ... 我国独有的果树,1年开花3年成熟,果似橄榄,价格常年150元1斤 导读:我国独有的果树,1年开花3年成熟,果似橄榄,价格常年150元1斤 南方的气候四季比较分明,尤其是在冬季的时候不至于太冷,利于很多植物过冬,不至于被冻死,所养殖南方有好多的植物是北方地区没有的,其 ... 3000年前随州市曾侯谏,他的祖籍在地中海,他的小名叫橄榄 #随州市叶家山65号墓葬##随州叶家山的"曾侯"是什么身份##曾侯谏##橄榄# #苏美尔人的别称是"克曾"# 原创不易,支持请按"关注",和 ... 橄榄果的营养价值 南方一种野果,第一口酸涩想吐,第二口甘甜上瘾,多买几斤享用农村地区的野果有多少种?其实没有人可以说得清楚,不过我们经常吃的只有几种.比如在北方地区,我小时候特别喜欢吃野枸杞.野桑葚.野生马泡等等.这些 ... 灵素之问 | 伤寒论得名及其概念演变与误解 原创 忆忘 腔调中医 4月22日 灵素之问 还原古人观察视角和中医经验理法的演进. 栏主 忆忘先生,从事临床工作,研习传统文化和中医经典,索求源流,力图还原古人的观察视角和经验及理法的演进. &quo ... 中国史学名著《贞观政要》原文·注释及译文 卷二·论求谏 <贞观政要>是唐代史学家吴兢著的一部政论性史书.全书十卷四十篇,分类编辑了唐太宗在位的二十三年中,与魏征.房玄龄.杜如晦等大臣在治政时的问题,大臣们的争议.劝谏.奏议等,以规范君臣思想道德 ... 古今单验方选评之麻果散缓解哮喘速效(附65首哮喘秘方) 麻果散缓解哮喘速效 (录自<秘验奇珍>李长茂 著) 一.方源 河北中医学院张金瀛教授 二.组成 麻黄粉.白果粉各半(以后笔者改为各4份,加朱茯神2份) 三.制法 上述三药按比例称取,低温干 ... 甜度27的七星女王葡萄,“秘方”处理后,果穗超长直出“爆炸果” 甜度27的七星女王葡萄,“秘方”处理后,果穗超长直出“爆炸果” 关于《笔墨游戏·林曦老师的中国画美育课》之「花鸟果玩」的简历 一.课程设置 整个<笔墨游戏·林曦老师的中国画美育课>以绘画和美育为核心,完整的课程结构包括中国水墨画学习,古画欣赏与美术史分享,以及美育部分. 「花鸟果玩」是<笔墨游戏·林曦老师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