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中名品系列】之康熙豇豆红
清代《南窑笔记》记载,豇豆红的制作是分几次吹釉再经高温烧成,由于吹釉的层次不同,在烧成后釉面必将出现水渍般的痕迹,更由于釉料中含有微量的铜份,在烧成过程中氧化的作用,而产生绿色的斑点,犹如苔点,在浑然一体的红釉中,掺杂星点绿斑,妙趣横生,相映成辉,有如红霞满布之中点缀了星星点点的绿色宝石,清人有诗云:“绿如春水方生日,红似朝霞欲上时”,用来形容此釉色较为贴切。
豇豆红釉是清代康熙朝的创新品种,系从明代的高温铜红釉发展而来,是清代单色釉中的名品,产品全为官窑器,传世有一定的数量,制作均十分精美。豇豆红釉的釉色色差较大,清人根据不同的釉色冠之以许多名称,如美人霁、桃花片、娃娃脸、驴肝、马肺等。一般产品中红釉内多带绿色苔点和因釉色局部浅淡而形成的斑片,色泽纯正者釉色鲜丽,少见苔点和斑片,属最上等产品。
由于豇豆红釉的烧造难度极大,因此没有大件器,均为康熙朝的宫廷御用之物,十分名贵。传世品以菊瓣瓶、柳叶瓶、螭龙瓶、莱服尊、太白尊、苹果尊、膛锣洗、印盒、水盂等文房用具为主,器身最高不会超过24厘米,造型轻灵秀美,有时还以暗刻蟠螭纹或团螭纹作为装饰。器物底部施透明釉,有“大清康熙年制”青花六字楷书款。
19世纪末期到民国时期.欧美日的收藏家,古董商对于康熙豇豆红釉特别钟爱,不惜花重金购买,由于康熙本年的存量有限,此品种到雍正时期几乎绝迹.所以就在当时去新仿(现在称老仿).主要的差异在于:一手头.康熙时期压手,光绪民国仿的偏轻,这是当时瓷胎上的主要差异;二造型.康熙时期挺拔,大气,而光绪民国仿的偏软垂;三釉色.康熙时期是淡红釉中自然呈现星星点点的绿苔点,而光绪民国仿的却是洇染成片,很不自然;四落款.康熙时期落款遒劲有力,发色深沉,浓艳;而光绪民国仿的青花款虽然工整,但是发色较淡,字体偏软,不够康熙时期的遒劲有力,排列规整.
北京保利2019年秋季拍卖会,康熙豇豆红八大码(柳叶瓶,太白尊,盘螭龙瓶....)成交价35075000RMB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康熙豇豆红釉太白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