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金湾金矿:加拿大掠夺土著财富的代表作,洗不白就封锁消息

兰金湾是加拿大资源最丰富的地方,考古证实在2300年前就有因纽特人与图勒人在此附近定居,因纽特人自称驯鹿者,而图勒人则以弓头鲸为主要捕猎对象,到了北极红点鲑产季时,他们又相互联合一起捕捞,生活虽然困苦,但也衣食不缺无忧无虑,直至17世纪的白人到来。

因纽特向导指着飞机舷窗外密密麻麻的冰湖说:300年前,白人疯狂掠夺原住民们的劳动成果,无论是海豹皮还是鲸鱼肉,他们都要抢;300年后,这片土地下发现了镍、铜矿、钻石、黄金和油气,原住民们的生存空间进一步被压缩。

从上一站阿维亚特到兰金湾的直线距离只有200多公里,但中间却隔着难以逾越的危险:夏季沼泽遍布十分危险,冬季冻成无数独立的冰湖,别说汽车无法行驶,就连原住民的雪橇犬都不敢涉险。

所以两地虽然距离很近,却只能依赖飞机才能抵达,哪怕机票极其昂贵也没得选(单程900加元),买不起机票的原住民只能等来年夏季港口解冻后,才能通过海路往返两地。

落地在冰天雪地且寒风刺骨的兰金湾机场时,我对向导所说的“资源丰富”毫无感受,反倒倾佩原住民的生命力之旺盛,能在如此恶劣环境中繁衍生息数千年。机场外,旅馆老板米尔带着两个儿子早已等候多时,小娃娃不怕生,见面第一句话就是:欢迎来到因纽特人的故乡——兰金湾。

米尔在前往旅馆的路上详细介绍道:欧洲白人在1679年时就已经发现了兰金湾,于1717年建立了北极第一个贸易站,臭名昭著的哈德逊湾公司借此大肆敛财直至富可敌国。然而,白人盆满钵满的背后,却是数万土著的悲惨遭遇。

米尔所说的“悲惨遭遇”,是指兰金湾因纽特人几乎把加拿大针对原住民的所有手段都体验了一遍,从早期的屠杀、保留地到儿童寄宿学校,再到后期被哄骗到更北更偏的无人区定居等等,堪称加拿大掠夺土著财富、奴役土著自由的代表之作。如果真要评价加拿大人权自由的话,那兰金湾土著毫无疑问是最有发言权的。

按照加拿大统计局的数据,兰金湾约有2800多名土著定居,登记在册的房屋接近800栋。但米尔却一语道破弥天大谎:实际可居住房屋不足400栋,加拿大政府把荒废的房屋也计算在内,就连厕所、储物间也没放过,这才有了800栋的表面数据,比如小屋门前的换衣间(雪季皮草棉衣不能穿到室内),也被登记入册。

进入房屋的瞬间,我着实有点担忧,四顾墙面斑驳、门窗损毁严重,难以想象在人均收入比俄罗斯高出这么多的加拿大,居然还能看到比西伯利亚奥伊米亚康还要残旧破败的房屋。难不成,加拿大政府不知道土著们的窘况?

米尔的回答是:加拿大《土著法》确实有很多补助,但这些钱往往还没发放到土著手里就被换个方式收了回去,比如3000-5000加元的土著失业金和福利金,整个兰金湾也没几个人能领到,因为土著捕鱼狩猎,甚至去矿场打临时工都会被福利官定义为工作而不予发放,至于住房、医疗和教育,也只能视原住民政府财政而定,钱不够只能在外面铺一层防雪布,实在没钱就修修补补或塞点棉花布条暂且过冬。

造成这个局面的原因,要从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说起,也就是兰金湾铜矿关闭的那一年。

一开始的兰金湾铜矿共有500多名土著,股份配比也以土著为主,但科技的不断进步使矿石产量越来越大,白人政府就起了独占的心思,先是关闭铜矿解散矿工,以修建机场的名义从内陆转运白人矿工,再通过强征、增税的手法占有矿场。兰金湾土著先后发起数十次抗议,但最终只换来了两座小型的养猪场和养鸡场,由于牲畜只能喂食当地鱼类,肉制品口感极差,且因低温冻死、北极熊闯入等原因,畜牧业只维持不到7年就倒闭了。不得已,土著们再次发起抗议要求给予矿场股份或安排工作,双方关系日益紧张。

2010年双方关系降至冰点,其原因归根结底还是利益:加拿大地质学家先后在兰金湾周边发现金矿、钻石矿和储量未知的石油与天然气,有过一次被巧取豪夺经历的土著们虽然没那么容易被忽悠,可最终还是败给了加联邦。

第一次交锋在2011年,加拿大政府宣布在兰金湾发现砾岩金矿脉(2021年被曝可能是全球最大金矿),将投资2亿加元分12个矿点进行开采。土著们闻讯赶来阻止,因为开采点恰巧位于北极驯鹿的迁徙点上,一旦开采,对原住民狩猎势必会造成影响,对北极生态的破坏也是巨大的。

而加拿大政府的应对方式更加巧妙,先是指使环保组织谴责原住民狩猎驯鹿行为,以此为由抬高原住民申领枪支与狩猎证的门槛。从加拿大枪支协会的条款中可以看到,普通白人购枪可直接向加拿大联邦申请,答对50道考题中的40道即可。而土著购买枪支被限制只能从多伦多枪协购买,且需经过努纳武特、魁北克和联邦三地政府准许,全部通过后才能参加考试(70道题),考试通过再回头重复以上步骤申领狩猎证。

字面理解一时拐不过弯,但细思后我却大呼“内行”:土著去一趟首府依奎特的往返机票就得1500加元以上,去多伦多枪协又得一次往返,然后去魁北克、多伦多,办理双证需长途往返至少8次,仅机票和吃住就得十多万加元。而加拿大政府却可以将狩猎证高价卖给北美富豪,为生态破坏背锅的还是因纽特人。

当然,这个门槛仅限阿维亚特(上一篇)、兰金湾、贝克莱克以及剑桥湾等努纳武特南部区域,首府依奎特位于没有矿场石油的巴芬岛,这个门槛自然也没必要存在。于是乎,同属原住民地区的努纳武特,有的地方可以持枪捕猎,有的地方却不可以。

由于努纳武特成立了原住民政府,加拿大政府开采金矿的进程也没那么顺利,拖了两年后以私人企业的名义全权代理兰金湾金矿业务,至此揭开“土著财产”被合法掠夺的进程。

当我提出想去金矿看看的时候(彼时矿洞才挖20多米深),米尔让他的邻居托通吉来给我详细介绍。原来,托通吉的儿女都在80公里外的金矿工作,原以为只是浅层的拍几张照片,却没想到二人给了我更大的内幕:金矿工程第一期就有20多个经常来阻止工程的土著无故失踪,其中就有托通吉的父兄二人。虽然兄妹二人没有跟我细说,但后续走向浅显易知:为了安抚失踪者家属,企业主承诺将家属招入金矿工作,还在读高中的兄妹二人就这么辍学成为合同工。

加拿大联邦最初称“土著失踪是阴谋论”,发现洗不白就干脆封锁了消息,也拒绝对外公布努纳武特金矿和钻石的储量,但2019年金矿进入开采阶段后,以私企名义开采的矿业公司却不得不公布财报:兰金湾金矿储量极大,且开采难度很低,其中最大矿点的黄金储量就高达2410万盎司(683吨),前期投入约3.5亿加元(不含勘测费用),第一年就开采了32万盎司。为什么投入这么少?因为背后是加联邦,而且征地无成本,招收的工人平均薪资仅育空地区的一半。

托通吉看我一脸不信的表情,又耐着性子跟我说:兰金湾地处努纳武特山脉东北部,阿尔伯塔大学研发的质谱仪测年后得出已沉积30亿年历史,估测与南非金伯利岩一样,地幔矿物通过板块挤压后的火山喷发至地表,由于地广人稀且常年冰雪覆盖,努纳武特矿物无法同热带地区那样被风化至地面,所以21世纪才被人类发现。

在转运车间,托通吉的儿女轮流带我参观了外部开放空间,经过一番隐晦的旁敲侧击,最终证实土著年薪只有白人员工的60%,仅6-7万加元。这笔钱看似不少,但也只是相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在北极圈内,这点钱扣完税只能保证温饱。

当我问托通吉的儿子“一年能存下多少积蓄”时,他摇了摇头说:在金矿公司工作就等于放弃原住民补助,虽然也有医保和社会福利,但手上能剩下的钱并不多,尤其是兰金湾极高的物价。

在兰金湾仅有的两家超市里,我看到了一把芦笋32.99加元、2升1%脂肪的牛奶标价7.09加元。

在以前,土著们可以依赖捕捉海豹和鲸鱼来补充各种维生素,但随着生态压力和联邦控枪禁猎的打压,土著们获取营养的渠道只能从外部获取。可蔬菜生鲜的价格以五倍乃至十倍疯狂上涨,就算加拿大产量惊人的牛奶,价格也是其他城市的两倍以上。

高物价固然有气候、偏远等因素,但加拿大联邦如果真把原住民当成是“第一民族”,又怎么可能会让生鲜价格上涨到如此夸张的程度呢?要知道,我在俄罗斯远东和西伯利亚没有机场、铁路的城市,也没见过这么高的价格。

很明显,土著们在当地的收入压根无法负担这么高的物价,营养摄入只能回到“爱斯基摩人”茹毛饮血的“返祖”时代,为了让孩子健康成长,大人们只能整晚整晚的在冰面上守着海豹(加联邦法律规定,兰金湾不能用枪捕猎海豹,只能用木棍敲晕),然后制作成发酵的腌海雀来补充维生素。

很多人以为腌海雀很美味,只有亲身经历过的人才知道:但凡有别的选择,是个人都不想吃腌海雀,而这落后的一幕,并不是兰金湾独有的(下一篇贝克莱克与剑桥湾也有)。

(纪实类旅行不易,希望能得到您的认可与关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