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敲牛皮糖”,小歼灭战发挥大作用
1952年9月全线战术反击开始,我们研究了以往历次打击美军的经验。 1951年第五次战役要结束的时候,陈赓同志向毛主席汇报朝鲜的作战情况。 毛主席根据我们过去打美军的经验,觉得目前的战法对付不了敌人。 我们要想成师地消灭敌人还不行,就是成团地消灭也很困难。 你把他成团地包围了,敌人就用装甲车、坦克车把口子一卡,运动速度也快,天上又有飞机支援,他不进攻就防御。 你虽然包围了他,但由于战斗比较迟缓,常常达不到全部歼灭敌人的目的。 毕竟我们是步兵,只有两条腿,是“11号汽车”,总是不如他的装甲车运动快。
在研究为什么不能歼灭敌人的时候,毛主席还讲了国内战争的经验,认为朝鲜恐怕也要借鉴这个经验。 他谈到1947年到1949年我们打国民党那五大主力的时候,怎么个打法? 选择什么对象? 那时候我们几个战场上感觉到最难对付的有新1军、新6军、5军、18军,还有桂系的新7军。 蒋介石吹他叫“五大主力”。 当时这“五大主力”完全都是美式装备,接受了美国训练不说,甚至连军装都是美国的。 我们的装备比起他就要差得远了! 这种情况下怎么能最后整掉他这“五大主力”呢? 开始我们也想着口张得稍大一点,比如像解放战争刚开始,我们打其他装备的国民党部队时,确实打了不少歼灭战。 二野在上党战役就把阎锡山那么多的部队给吃掉了,平汉战役把国民党的三个军给他整掉了,当然后来高树勋起义了。 但以后打仗就不太好打,因为美国插手,从步兵一直到炮兵,到坦克,国民党美式装备是成套的,所以敌人运动速度也比较快,即便抓住了,也总是不能全部消灭。
这时候毛主席总结了经验:改变策略,打他的时候可以一口一口地吃,先一个营、两个营地吃,当我把你一个营、两个营切断以后,就可以迅速将敌人吃掉。 此时,敌人这个部队的战斗力就有所下降了,然后吃他一个团、两个团,再吃他一个师,最后就能迅速地将敌人全部吃掉。 毛主席把这个战法叫作“零敲牛皮糖”。 这个比喻的意思是,牛皮糖是粘到一起的,越想嚼越嚼不动,这就不如把这个糖往桌子上一摔,它摔碎了,你就可以随便捡着吃。 当时国民党的“五大主力”就是这样被吃掉的。 我们按主席的作战部署,专打薄弱的地方,一个营、两个营到一个团,这样地敲他,集中绝对优势兵力,一下吃他一块,打来打去把他的士气和信心打下去了。 这就是由这种小歼灭战到大歼灭战的过程。
在朝鲜打美军也是一样,不要想着一下子歼灭他多少部队,我们需要一个让美军由强变弱的过程,具体办法就是一小口、一小口地敲他,敲到一定程度,他就变弱了。 1952年9月到11月,我们在朝鲜战场3个月的作战结果,消灭敌人11万多人,其中美军4万多人。 上甘岭战役也是以“零敲牛皮糖”作战形式,打小歼灭战,积小胜为大胜的。
毛主席这个思想在第四次战役、第五次战役之中提出来,但那个时候还没有完全落实。 因为大家对打美军有个认识过程,也有个实践过程。 经过了四次战役,我们的老志愿军打得都是很好。 但从战斗中也看到在多数情况下,我军包围美军一个整师,甚至一个整团,但都很难达到全歼敌人。 主席在分析原因里有一个很重要因素,那就是作战时美军还有较“顽强”的战斗意志和自信心。 所以你一打,他就顽抗。 而且他的兵力是机械化,马上就来了,炮也来了,坦克给你转一圈,你歼灭他就困难了! 为了打掉美军这种自信,达到最后打围歼的目的,毛主席提出采用“零敲牛皮糖”的方法——打小歼灭战。
怎么打小歼灭战? 这里指打美军,不是指打韩军。 李承晚的军是可以拿他一把的,因为他的战斗意志和自信心差一些。 打美军,包括英军的那个旅,甚至还把土耳其的那个旅也包括进去,要实行战术小包围,每个军每次要精心选择敌人一个营或略多一点为对象,实行全部包围歼灭之。 这样,美军师和英国旅在第三、第四次战役中整营被干净歼灭,其自信心非动摇不可! 这个意义就深远了。
以后到防御战役阶段,大家就自觉地接受了毛主席这个作战思想。 原来不能很好接受,确实考虑到我们的兵力比他大,运动作战又是我们的拿手好戏,可以通过迂回、穿插,一次打下他一块。 但这招打韩军可以,打美军我们自己就感到有些费劲儿。 所以第五次战役以后,当大家总结经验时,就感觉到我们张的口确实应该小一点。 张了大口打,所需要的物资和后勤保障,无论是粮食还是弹药,在装备方面我们都不占优势,所以大家都赞成打小歼灭战。
小歼灭战本来是在运动中,也就是进攻过程中运用的战术。 1951年各个部队都逐步贯彻了毛主席的防御作战思想。 到1952年,每个部队都贯彻得不错,只要有机会,就采取能打多少就打多少的策略。 前面所谈修筑工事过程中的冷枪冷炮,就是“零敲牛皮糖”这个战法的具体体现。 那就是积少成多,有机会我们就依靠阵地摸着敌人打,若一个连进攻,就先吃掉他一个连。 能够吃掉一个连就很不错了! 这种打法,的确让敌人吃了不少苦头,一个排甚至一个连的进攻,都有可能被我们一点一点地消灭掉。
到了7、8月份,志愿军部队各个出击,各种本事都拿出来了。 消灭敌人的办法特别多,像打阵地伏击、阵地游击、吃掉小股敌人,等等,或者敌人送肉上砧的。 “砧”呐,就是剁肉的案板啊,我们的刀怎么着切都行,再加上冷枪冷炮,这仗打得都很便宜。 也有的部队开始选好敌人一个阵地,找机会就敲他一块。 像39军,紧挨着38军西边的部队,有一次,敌人进攻占领了我们的表面阵地,39军那个部队就在坑道里守了7天,最后他们打反击,让敌人吃了苦头。 12军下阵地的第一天,韩军就对他们发动了一次进攻,占领了他们 的 表面阵地。 12军这支部队就在坑道里坚守了12天,最后打了个漂亮的反击战。 这些例子不胜枚举。
机枪手把机枪移到制高点,猛烈发射,掩护小部队活动
我们在阵地防御中,经历了敌军进攻的各种战斗考验,志愿军各个部队都很重视,下功夫去研究实战中如何能更好地把“零敲牛皮糖”战术运用到我们的进攻上。 9月18日,志愿军抢先发动了战术出击。 怎么抢先呢? 就是敌人按兵不动的时候,我们就先动手了。 我们在朝鲜从东海岸到西海岸,选择了60个进攻点,这些点都经过了志愿军部队充分的准备和战前的侦察。 我们把进攻的重点放在朔宁、金城、文登里地区,这是朝鲜中部防线偏东一带。 作战时,其他地区的一线部队也都积极配合,志愿军各个部队将这60个点作为我们进攻的目标,采用“零敲牛皮糖”的战术,一点一点有准备地敲打敌人。 我们敲了敌人,他不服,就会与我们反复争夺阵地——对我有利的,我就与你争夺; 没有利的,我就收回来。 这个办法各个击破,效果很好。 从兵团、军到师,各级都在研究,大家的认识非常一致,都感觉到粉碎敌人的进攻对我们阵地防御有重大意义,因为这是我们构成了这么一条战线后的一次大的进攻。 也认识到:我们进行了一系列战术出击,打得好和坏,对我们秋季出击也有直接影响。 各级不约而同地打好每一仗,到10月份的时候,志愿军就大致歼灭了敌人2.7万余人,得到了阵地防御及夺取敌人坚固设防连、排阵地的经验,也提高了我们自己步炮协同、顽强持续作战的能力,指挥员的指挥能力也有提高,部队取得了战术出击的一个重大胜利。
这个攻势迫使美韩军8个师频繁调动、替换被歼的敌人。 敌人是不甘心失败的,就在战术出击还在继续进行的同时,抢先发动了所谓的“金化攻势”,向五圣山前沿我们两个阵地,就是597.9高地和537.7北山高地,这两个不到4平方公里的阵地,发起了猛烈的进攻。 14日打了以后,15日兵团就表态了。 兵团说,45师集中全力打,以后怎么样,我们再考虑。 这两句话就解决问题了。 当然不只是说了这两句话,还说得很多。 当时兵团的王近山副司令、杜义德副政委,还有兵团的几位领导同志,共同谈了谈,这就是给我们交了一个底嘛! 有的说,“你们45师打光了,也光荣! ”这就是说决心到了这么一步了。 到了军里以后,军里也是这么一个想法。 师里的情绪是下决心非打好不可。 阵地是不能丢的,拼命也不能丢! 主席的四句话“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确实上下都是这个思想。 所以,这个仗在这样的思想基础上打胜了。 所有参战的部队,都打得比较好,给敌人军事上和政治上一个重大打击。 当然逐步认识提高还是在战役过程中和战役以后。 毛主席的“零敲牛皮糖”战术也是上甘岭战役中重要的作战指导思想,志愿军将这一战术灵活地运用到战役里,成就了上甘岭战役极为鲜明的特点。 我们一直敲了敌人40多天,当然部队真正反复争夺是一个月,就是靠这一成功的战术思想,我们终于一点一点地把顽固的美军敲掉了。
有了正确的指导,就使毛主席的作战思想在基层部队上下取得了一致。 你对战士光说要打多少敌人还不行,因为打仗是具体的,你具体打死一个敌人、捉住一个敌人,或者消灭他一个连、一个营,这些都是具体的胜利。 老志愿军入朝以后就有这条经验,为了鼓舞士气,我们分析敌人,蔑视敌人,提出口号:“战略上他是个'纸老虎’。 ”但是把战略的“纸老虎”用到战斗里头去,就会发现敌人的那个装备还是蛮强的,炮也这么厉害,搞不好又会有伤亡,战斗中的“纸老虎”好像是个“铁老虎”。 用“纸老虎”奠定大家打美军的决心是好的,但光有决心还不行,你还要有办法。 毛主席提出的“零敲牛皮糖”,从作战手段来讲也就有了具体消灭敌人的办法。
上甘岭战役中被俘的部分美7师士兵
7月中旬,我134团8连连长李保成、指导员王文用率领一个多排,绕到敌后,突然向敌人开火,激战20分钟,全歼敌人,毙敌50余名,俘虏2名,我方仅伤亡3人。 战后受到志司表扬:“该战打得很好,以小的代价换取较大战果。 ”当时15军各部队都在采用“零敲牛皮糖”的战法,以小部队出击,从打冷枪冷炮入手,消灭敌人一个班,一个排,一个营,直到开展更大一些的战斗,以很小的代价,换取很大的战果。 所以指挥正确与否,战前一定要确定统一的战术思想。
为什么上甘岭坚守部队能在那么困难的时候坚守坑道不动摇? 这是因为我们的部队、我们的战士对胜利充满了信心,他们感到越是困难,胜利越大! 一个人坚守阵地,他有这个战术思想和作战行动——我下决心一点一点地敲,就是为了争取更大的胜利。 每一个战士、每一个连队、每一个营都能做到做好。 这就奠定了胜利的雄厚基础,保证了我们的“指挥正确”。
以后作战的实践也证明,这种战术,看起来是个战术思想,但在上甘岭战役中,志愿军将它作为重要的指导思想,成功地贯彻运用到整个战役之中。 对付装备精良、武装到牙齿的美军,坚守上甘岭的部队就是坚持依托坑道工事,击退敌人中、小型的进攻,以冷枪冷炮、小部队出击等积极手段和灵活战法,一直敲了敌人40多天,积累了战绩,有力地打击了敌人,巩固了阵地,同时也把作战的焦点推向了前沿阵地,迫使敌人始终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