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战争第六部之猎杀山本五十六(五)
阿卡迪亚会议之后,迪尔受命留在华盛顿出任英美参谋长联合委员会英方首席代表,协调两国的军事行动。他和马歇尔一直保持着密切关系。令人颇感意外的是,他和金也建立起很深的个人友谊。这种友谊和谅解已成为双方实现军事合作的一种依靠,虽然经常发生激烈的争吵。更多时候,迪尔经常在布鲁克和美国人之间充当润滑剂。他告诉自己的继任者,“大部分问题你已经取得协议,剩下的只是解决其余问题了。”
“我寸步不让。”布鲁克愤愤不平地说,一贯的世界老大怎能任由乡巴佬摆布?
“你一定要让!”迪尔微笑着劝解他,“你知道你必须达成协议,否则就得把事情全部推给首相和总统。你我都清楚,他们总是会把事情弄得乱七八糟的。”实际上别看布鲁克这么说,战后评价他的最大功绩就是协调了英美盟军战略,并尽可能阻止了丘吉尔在军事上的瞎指挥。
争吵持续了整整4天,迪尔和马歇尔不得不时常按捺性子耐心寻求某种妥协。不断上升的肝火屡屡使会议濒临破裂边缘,军事将领们常常被要求退出会场,以让罗、丘两人继续私下的辩论。
但是卡萨布兰卡会议期间的罗斯福“情绪就像一个放了假的小学生,使他在处理某些困难问题时抱着几乎漫不经心的玩赏态度”。艾森豪威尔在回忆录《欧洲征战记》中这样写道:“他显得开朗乐观、充满活力、甚至有点活泼诙谐。我认为他的这种精神状态是与笼罩在整个卡萨布兰卡会议上空的进取气氛分不开的。在成功摆脱了繁忙的政府事务之后,他为能利用这几天时间秘密地从华盛顿来到这个两个月前还在打仗的地方参加一次历史性会唔,而深感似乎已经从中汲取到了非凡的精神力量。”会议期间,罗斯福在巴顿的陪同下驱车前往卡萨布兰卡东北140公里的拉巴特,视察了美国陆军第五集团军,并在露天同两万多名士兵一道吃了午饭。
稍加留心我们就会发现这样一种现象。在整个二战过程中,德、意、日三大轴心国之间几乎没有类似的会议来探讨共同作战,他们之间更缺乏信任。举个例子。1942年7月20日,日本驻德大使大岛浩受德国外长里宾特洛甫之托向东京拍发了机密第881号电报,强烈要求日本对苏宣战。东京随即回电予以拒绝。当讨论是否将这一决定告知另一盟友意大利时,外务大臣东乡茂德表示“如通告它们有立即泄密的危险,因此只通告德方为好”。为了缓和因此带来的紧张关系,东京提出向柏林派驻联络使。即使这样一件小事也一直拖到1943年2月20日才做出决定。东京最后派出的人选是参谋本部情报部的冈本清福少将和第十五课课长甲谷悦雄中佐,海军军令部是小野田舍次郎大佐,外务省派出的是书记官与谢野秀,“出差”时间为五个月。这些人3月10日从东京动身,4月13日到达柏林,随后于10月13日就地解散。领导不出面,凭这些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能联络些啥?他们的联合只是徒具虚名罢了。
两位最高领导都十分小心地避免介入直接争吵。丘吉尔婉转地表示,双方的分歧只是侧重点和优先地位上的不同,并非原则上的。尽管老丘有着“迷人的魅力、冷静的劝说、粗鲁的坚持、口若悬河般的雄辩、短暂的愤怒和几近落泪的伤感”,但国力日渐衰落使他必须迁就自己的后辈罗斯福。抛开政治因素不谈,丘吉尔对开辟第二战场始终心存恐惧。早在1941年7月5日,在谈到一战和二战他指挥过的四场损失惨重的两栖登陆行动时,他就对着艾登高喊:“记住,我的胸前挂着达达尼尔、安特卫普、达喀尔和希腊的奖章。”现在面对财大气粗且有求于人家的美国人,他必须收敛并小心应对。
但大家毕竟是不远万里,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的。就这样吵吵各回各家显然不行,最终必须达成一个妥协方案。双方最后都作了彬彬有理的让步,从而达成了“原则上的统一”。英国人愿意接受扩大太平洋攻势的观点,但“必须保持在这样的范围之内,即按联合参谋长会议的看法,当决定性打败德国的时机在1943年出现时,它不应有损于盟国抓住这一时机的能力”,同时同意扩大在缅甸的军事行动以稳固蒋介石的地位。作为交换,罗斯福同意暂时不开辟第二战场,在意大利的西西里登陆——也就是丘吉尔进攻意大利计划的缩小版。为支援英军在缅甸作战,罗斯福答应向他们提供护卫舰及登陆艇。
18日上午,双方计划人员终于草拟出一项概述盟国1943年目标的协议。协议措词非常含糊,以使布鲁克和金都能接受。上边写道,“太平洋的行动将继续以保持对日本的压力为目标”,这让金感到非常高兴,因为太平洋战区对日作战的行动超越了完全防御的水平。但“这些行动不应从欧洲抽调过多人力物力”,这又使布鲁克感到满意——这可能正是太平洋战场1943年未出现激动人心战斗场面的主要原因。然而是否抽调过多,标准由美国的参谋长们来决定。霍普金斯读完协议后告诉迪尔:“我认为这是个很好的文件和一个绝妙的计划,所以我感觉好受多了。”问题终于得到解决,这几乎完全归功于英国人高超的外交技巧。
丘吉尔和罗斯福几乎毫无疑问地接受了这一协议。丘吉尔高度赞扬了联合参谋部,“在我所知道的所有盟国会议中,从来没有象这次会议那样,从军事、武器生产以及经济等各个领域对世界大战的局势进行长时间的专门研究。”
吉罗、罗斯福、戴高乐、丘吉尔
吉罗、罗斯福、戴高乐、丘吉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