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觉得,当个懒人还挺有优势

这个十一假期,我基本上只做了一件事,歇着。
是不是觉得奇怪?毕竟作为一个经常写干货的“博主”(?),我收到过不少私信问我:
"你是怎么坚持一直学习的啊,真佩服你。"
"你每天都这么努力,不累吗。"
emmm,可能因为,平时老写一些比较正经的文章,分享生活和其他方面的比较少,给大家留下了我“day day up”的印象。
“一直在拼命奋斗”可不是什么正确的事,也不是我想传达给大家的。我自己不是个勤快的人呢,相反还很懒 ̄□ ̄
估计之前读我知乎文章的朋友看过很多我写过的懒人学习法。我更希望说的是,怎么更高效地工作和生活。
所以,今天这篇文章就来分享一些这方面的感悟,如果你是这样的情况:

每天感觉忙忙碌碌,但是回过头来感觉啥事没干。

"堕落起来非常焦虑,但又每次都把事情拖到最后一天。"

"区分不清生活和工作,经常感觉心很累。"

那你一定要好好看看这篇文章呀。

我有时候会看到这样一些观点,就是“唯奋斗论”。
为什么你还不够成功?因为你还不够努力,你不改变,外界怎么改变。当遇到问题时,「努力型」人会先把原因归结在“我的努力还不够”上。
收入太低,因为我还不够努力。
家里关系处不好,因为我还不够努力。
并不是说这种观点不好,这类人通常已经是身边人中的尖子了,更多的人遇到问题只知道归结于大环境。
但是,是不是努力了,所有问题就能解决了呢?
并不是。让一个古人学会操作电脑,再努力也做不到,努力确实是成功的一个必要条件,如果不付出,就不会成功,但是它远远不是充分条件。
上大学有段时间,我还蛮喜欢看成功学的书,尤其是那些作者逆袭的“爽文”,觉得他们好厉害,还摘抄了不少句子。
后来就觉得不对了,诶怎么一直都在讲故事,讲金句,我看完觉得热血沸腾的,暗暗立了不少雄心壮志。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为什么现在大家都反感鸡汤文?也是一样的原因,鸡汤文只是在通过一个又一个故事,告诉我们要努力,要奋斗,这样你就能成功啦。
但是,却没有给到我们方法。就好像你能隔着门缝看到远处的美景,但是却没有拿到打开眼前这扇门的钥匙。
那么,怎么才能摆脱这种盲目努力的状态呢?就需要我们更进一步,成为「方法型」人才。
从这个角度思考前面的两个问题:
收入太低,因为我目前的公司业务处于下滑阶段,而我的知识结构过于陈旧,无法跳槽到更好的公司,也就拿不了高工资。
所以,我需要学习新的知识,跟上形势,未来通过跳槽来提高收入...
和家里人关系处理不好,是我的沟通和共情能力不够强,我可以去学习一下这类技巧,比如去读一下《亲密关系》、《幸福的方法》...
你看,当发生问题的时候,先去思考,这个问题的产生是因为“我哪方面的能力不足”,“有什么方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怎么能成为这样的人呢?其实说白了,他们就是把学到的知识,转化为了可操作的好方法,从而提高了效率,解决问题。
这里面是不是有两个重点?一个是学习能力,一个是应用能力。
学习能力的关键是「知识的积累」。我们赶上了好时代,这个能力对于互联网时代来说,实在是太方便培养啦。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现在的网络就是一个海量的知识库,不管你需要什么样的知识,都可以快速检索出来对应的文章、书籍、论文。
灵姗同学在写文章时头头是道,也不是我比大家多掌握多少知识,而是借助了互联网上海量的知识,把他们迁移了过来。
这其实也是应用能力要解决的。应用能力的关键是「联系与迁移」。怎么用自己现在能获取到的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难题?
就像是我们的新衣服,不能只把它“放在大衣柜里落灰”,而是穿在身上,保暖御寒,让自己变得更好看,这样衣服才买了不亏对不对?
说说灵姗同学常用的方法:
1.避免只收藏不思考
在学到一个新知识之后,我不是单纯地把它放在收藏夹里,会先尝试去用自己的话表述,理解知识的要点和背后的逻辑。
其实类似于很有名的“费曼学习法“,要想把知识掌握好,先做到把知识讲出来,让另一个人也能听懂。
现实中,我们可能当时学知识的时候没时间做这件事,那么可以先收藏起来的,然后定期梳理,比如放在印象笔记中收集起来,每周整理一次。
2.与现实建立联系
在拆解之后,我会再思考一下,这个知识对我有什么意义?可以用在什么地方?可以跟哪些知识点建立联系?
尤其是,我会认真想,它可以解决我过去或现在遇到的什么问题,用这个知识我会怎么去做。
然后把自己的思考写下来,这就完成了从「只输入」到「输入+输出」的过程。
3.进行情境关联
任何一个知识点,最终都是为了解决问题的。所以,如果你能想到现在这个知识未来可能的应用场景,就能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就比如今天这篇文章的内容,就可以去为未来做个准备。如果真的有一天,自己陷入到盲目埋头努力的泥潭当中,应该怎么走出来。
所以,经常思考一下这些问题很有帮助的:我未来可能在哪些场景用到这些内容?当我面对这些场景中,还可能用到什么知识?
通过这么一个过程,让知识流动起来,创造更多价值。毕竟,虽然知识就是力量,但应用知识才是真正的力量源泉呀。
‍‍‍参考资料:
谢春霖 《认知红利》
L先生 《如何快速入门一个领域》‍‍‍
 来,看完这篇再走 
豆瓣8.0以上,强烈安利这几部假期宅家必备好剧!
公众号又改版啦,不再按照时间顺序显示,很多朋友看不到我了,如果喜欢我的文章,记得把灵姗说公众号“设为星标”呀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