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秋燥,中医食疗有妙招!一个应急,一个慢养

金秋之时,燥气当令,如果此时调养不当,人体多会出现一系列的秋燥症状,比如干咳、嗓子干痛、流鼻血等。
这里有两个食疗方,是通过补肺阴的方式来缓解呼吸道的不适,帮助我们减缓秋燥的不适,一个是能应急的芦根茅根水,一个是可以慢慢调养的沙参玉竹鸭汤。
芦根茅根水

做法:芦根、茅根各30克,煎汤当茶喝,这是一个人一天的量。

芦根、茅根都是入肺经的,因为干燥而引起的干咳、嗓子干痛,鼻子上火流血时,都可以喝。用这两味药煎出来的汤,本身带着芦苇的甘甜,不加糖也很好喝。

秋天的时候用它代替茶喝,干燥的感觉能缓解不少。特别是红茶,因为红茶性质热,最好不要在干燥的秋天喝,否则会加重病情。

沙参玉竹汤

做法:沙参、玉竹分别15-20克,和鸭子一起炖,一直炖到鸭肉熟,加点盐调味就就可以了。

沙参和玉竹都是入肺胃经的,可治疗肺胃阴伤导致的口干、口渴、干咳,甚至是嘴唇干的脱皮等问题。

加入沙参、玉竹炖出来的汤有香米的味道,很清香,而且沙参和玉竹也可以和鸭肉一起吃,鸭肉是动物肉里性质偏凉的,很适合秋季润燥。

秋冬润燥,补肾阴是根本

此外,秋冬常用来补肾阴的枸杞、熟地也可以缓解干燥,是通过改善自身阴不足来润燥,解决的是深一层次的肾阴虚。
▲枸杞,入肾经
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总是觉得干燥,就不适合选用润燥力量相对较小的芦根、茅根、沙参、玉竹这类药物,而要借助枸杞、熟地滋补肾阴的力量来润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