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埃及的前生——败退中原的仰韶王朝08

古埃及的前生——败退中原的仰韶王朝

  文:伟哥

  七、仰韶西迁的研究分析

  (1)、仰韶西迁的推理

  我们现在把前面几件事联系起来看,就会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

  1、7000年-5000年前的仰韶文化彩陶在年代相当的两河流域和东欧平原上同样有所发现。

  2、5000年前消失的仰韶尖底瓶却在从欧洲、埃及到印度这一广大区域出现且一直沿用到阿拉伯时代。

  3、7000多年前作为东亚北方主要粮食作物的粟黍在5000-4000年间在中亚、西亚和欧洲逐渐出现。

  4、7000多年前作为仰韶文化最有代表性的瓮棺葬后来出现在西方。

  5、中国早先使用的刀叉餐具后来出现在欧洲。

  那么,我们当年那个辉煌伟大的仰韶文化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呢?

  庙底沟遗址:中国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和早期河南龙山文化的遗址。位于河南省陕县庙底沟村。1956-1957年发掘。这里的仰韶文化遗存为公元前3900年,早期河南龙山文化遗存为前2780年左右。通过此遗存的发掘,确立了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发现了属于早期河南龙山文化范畴的庙底沟二期文化,并使仰韶文化向河南龙山文化过渡的关系变得明朗。

  庙底沟类型遗存中有房址、墓葬和坑穴。有的坑内有人或猪、狗。典型陶器为钵、盆、小口尖底瓶、罐、釜和灶,流行圆点、弧线和弧边三角组成的繁缛而富于变化的彩陶花纹,是庙底沟类型最具代表性的彩陶图案。庙底沟二期文化遗存出土墓葬和坑穴,并发现较进步的叶脉状火道竖穴陶窑。陶器主要有罐、盆、鼎等,纹饰以篮纹为主、陶器的总体风格表现出仰韶文化与河南龙山文化之间的过渡面貌。从所出猪、狗、羊、牛、鸡的骨骼可知,当时的家畜家禽饲养,在种类和数量上都比这里的庙底沟类型发达。P79

  --庙底沟遗址《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第16册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009年3月第一版

  从上面的图中,我们能很直观地看到。在5500年前还存在的仰韶文化的地方,5000年被另外一个文化取代:庙底沟二期文化。就是说,是庙底沟文化取代了仰韶文化。一般来说,像这种取代的情况,如果不是新出现的技术取代原有的旧技术,那么一般就是一个政权打败了另外一个政权。仰韶文化消失之后,新出现的文化遗址并没有发现更新换代的新技术,所以,只可能是是被另外一个政权取代。而在这种新旧政权轮替的事情中,往往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被打败的政权屈服,接受新政权的统治;另外一种情况是,被打败的政权不愿意屈服,干脆离乡背井集体迁徙。这两种情况都很常见。结合仰韶政权所代表的文化现象的消失,我认为这应该是骄傲的仰韶政权不愿意屈服于新政权之下,干脆集体向外迁徙。

  接下来的问题是,仰韶政权既然向外迁徙,那么有可能向哪个方向迁徙呢?从目前考古挖掘的情况看,仰韶文化消失之后,以中原仰韶文化地区为中心,向四周其他地方出现了仰韶文化的传播痕迹,比如中亚、西亚、欧洲和中国南方等地相继出现了瓮棺葬和粟黍文化等。而从各地的文化遗址对比来看,只有西方跟仰韶文化的文化因子继承性最为完整。不单是瓮棺葬和粟黍文化,另外还有彩陶也是如此,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莫过于尖底瓶了。尖底瓶在黄河流域消失之后,并没有出现在中国南方,而是出现在中西亚、欧洲和古埃及。而作为最具有时代代表性的器具--尖底瓶,同时也是只有王室、贵族才能享用,平民无法享用的生活奢侈品,它的传播方向和地点最能说明这个政权的重心迁徙方向了。所以,我们不妨以尖底瓶为线索,结合其他彩陶、瓮棺葬、粟黍等各种考古挖掘成果来看,仰韶政权在失败之后,应该是集体向西方迁徙。他们举族迁徙,离开世代统治的地方,就这样一路向西不回头地走了。也只有如此,也才能完美地解释仰韶文化的种种现象为何跟西方有如此亲密的联系,而在中国本土的线索却没有如此系统。

  因为:

  仰韶文化彩陶跟特里波利耶文化彩陶风格一样

  马家窑文化彩陶跟两河流域、印度河流域文化彩陶一样

  仰韶文化尖底瓶再中原消失,在西方出现

  粮食作物粟黍在仰韶文化消失之后在西方出现

  瓮棺葬在仰韶文化消失之后再西方出现

  刀叉勺餐具三件套流传到西方。

  所以:

  仰韶政权向西迁移了。

  这个推理其实又可以反过来:

  因为:

  仰韶政权的西迁

  所以:

  仰韶文化和马家窑文化的彩陶制作工艺随着仰韶政权西迁,带到了西方。

  仰韶文化特色的尖底瓶也随着仰韶政权西迁,带到了西方。

  黄河流域栽培的粟黍也随着仰韶政权的西迁,带到了西方。

  仰韶文化的瓮棺葬也随着仰韶政权的西迁,带到了西方。

  仰韶文化的餐具也随着仰韶政权的西迁,带到了西方。

  根据考古研究的结果,这几件事差不多是同时向西方传播。所以,将这几件事跟仰韶文化在中原的消失结合起来,然后再进行相应的修订和整理,就不难得到这个结论。虽然之前没人这么想,但我认为,这个推理是解释仰韶文化消失以及西方文明起源的唯一真相。

  虽然说随着仰韶文化在中原的消失,有部分仰韶文化也被带到了中国南方和其他地方,比如瓮棺葬、粟黍的栽培等。但作为最有仰韶文化特点的尖底瓶和彩陶风格却没有在相关地区出现,只流传到了西方。所以,我有理由认为掌握仰韶文化的政权主体迁往了西方,而不是中国南方或其他地方。

  (2)、迁徙还是商贸往来?

  之前的学界一直认为,新石器时代东亚跟西方有着某种密切的贸易往来,所以,同样风格的彩陶才会在两地出现。现在看来,这种说法存在很大的问题。首先的问题是,当两个距离相距较远的地区存在相同或者相近的文化状态,并且通过将这两种文化比较之后,认为两地之间存在文化联系的情况。那么,当我们研究是何种原因导致这种情况的发生时,是否需要列举发生这种情况的多种原因呢?

  无论是从现实社会情况角度,还是从逻辑角度来看,首先将发生这种情况的所有可能性列举出来是很有必要的。比如,两地之间出现相同或相近的文化因素,至少有以下两个可能性:

  1、两地之间存在密切的经济、文化交流。

  2、有族群从甲地迁往乙地的大型迁徙行为。

  首先来谈第一点,两个地区出现经济、文化方面的交流活动,这是很平常的现象。比如汉唐时期,中国大陆跟日本、朝鲜、越南等地在各个领域都有过极为密切的官方和民间之间的交流,这是有史记载的。那么,推而广之,六七千年前,东亚跟欧洲、中西亚之间也有这方面的交流就显得很合理了。所以,基于同样的道理,考古界将东亚和西方两地的文化现象联系起来,提出两地之间史前曾经有过密切的经济、文化交流。

  不过,这个说法的提出迄今为止并没有实证,依然只能是猜想而已。很多人想当然地将两地之间相同或相近的文化现象作为证据来"证明"东西方两地在六七千年前有过密切的经济、文化交流。这就相当滑稽了,殊不知,"两地文化相似"的现象只是一个结果,而不是原因。很多人把这个现象作为一个原因来论证,这分明就是本末倒置。假设就算是因为"两地经济、文化交流"而导致"两地文化相似",那也是"两地经济、文化交流"这个因产生了"两地文化相似"这个果。我们必须得搞明白哪个是因,哪个是果。只有弄清楚因果关系,才能真正理清事情来龙去脉。

  退一步,我们即便通过"两地文化相似"这个果来反推"两地经济、文化交流"这个因。那首先也必须得证明"两地经济、文化交流"是"两地文化相似"唯一的因。其实所有事物的果是由多个因产生,不存在唯一的因。由果反推出一个唯一的因本身就是一个荒谬的行为。

  在论证这个论题前,首先需要弄清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一件新事物的产生所需要的前提条件。一件新事物出现,前提条件的准备是必不可少的。没有充分准备好的前提,缺乏相关的基础,怎么可能孕育出新的事物来?当那些人唾沫横飞地论述着所谓的"史前北方草原丝绸之路"时,有没人想过要实现这个"北方草原丝绸之路"需要具备什么样的基础条件。若没有这些基础条件,又怎么可能实现远距离两地贸易的行为呢?

  第二个问题是后世的社会现象以及相关条件是否可以照搬移植到前代社会当中去。具体一点说就是唐宋时期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社会现象是否可以直接证明六七千年前东西方也存在贸易的必要条件。一个事物的形成和发展,是必须具备一定条件才能成立的。如果不具备相应的条件,它就不成立。唐宋时代的东西方交流,是建立在唐宋时代东西方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社会需求、基础以及日益提高的交通条件之上的。如果社会缺乏各方面的需求、基础以及相关的交通条件的话,那么东西方交流也就不存在。

  1、作为两地交流所需具备的条件,首先是交通的便利。所谓"想要富,先修路",只有便利的交流才能促进两地日益密切的交流。汉唐时代,随着马匹应用的不断改进,才有了相应的交流。实际上,在汉代,因为运输工具的限制,沿着河西走廊向西,跟中亚、西亚乃至欧洲的交流其实并没有传说中那么密切。直到南北朝以后,随着马镫的发明和应用,这条西行的道路交流才相对密切起来。而六七千年前,几千上万里的路程,如果非要达到传说中的交流状态,这需要马匹的应用达到一个什么程度才合适呢?

  2、经济基础。两地之间的贸易往来,首先是必须要有一定实力的经济基础,因为落后的经济对外界是不可能产生强烈的经济需求。比如在乡下,自给自足就足够生活,对外界的物资交流需求不大。我是很有兴趣提出两地贸易往来的人是如何论证相隔几千上万里的两地是否具备贸易往来的经济基础。有了这个经济基础,才会产生强烈的对外贸易需求,有了这样的需求,才会有与外界贸易往来的可能。而且,这种贸易往来还必须建立在双方同时拥有差不多的经济繁荣程度才行。如果两者的经济程度相差太远,因为距离的原因,那就失去了贸易的可能。所以,东西方两地之间能有这种远距离、超远距离的贸易往来,首先必须同时拥有繁荣到想对外扩张的贸易需求。

  3、说东西方两地之间六七千年前就存在这种远距离的贸易。既然是贸易,那就涉及到交易的货币。简单的集市还可以物物交换,但涉及到几千上万里的远距离贸易,没有货币和货币制度是绝对不可能的。这个货币和货币制度并不是两地之间采用一个通用结算方案。而是两个地区分别存在一套成熟的货币结算制度。而这个货币结算制度是建立在繁荣的经济条件下和社会发展进程某个阶段中,只有当经济繁荣到一定程度的时候,随着社会进程的需求,才会产生货币制度。也只有产生了成熟的货币结算制度之后,才具备对外贸易需求的基础。

  4、运输规律问题。在铁路兴起以前,全世界的商业交流一直都以水路为主。人类离不开水,早期的人类社会都是逐水而居。在水边生活,在水边定居。而且,早期的商业运输也主要靠水路。水路运输有好几个优点。

  1)、陆道主要靠车运输,但车辆装货数量有限,一车所装的货物不多,需要很多车辆来装,每一辆车还需要雇佣车夫赶车,导致运输成本高。而水路用船装货,每一条船可以装载货物几吨到几十吨,数量多,行船所需要的人手少,大大降低了成本。

  2)、陆道道路高低不平,路况很差,车辆的损耗不小。同时,长距离的运输免不了要走山路,那样增加了艰难程度。所以,走陆道运输成本高。相比之下,水路的优点就多了不少。船在水上行,水是平的,所以损耗远比车要少得多。如果有风,顺风走,速度提高十倍不止。水路不比陆道绕弯多,即便无风,也比车辆要快。

  基于以上两点,在铁路发明以前,长距离的商贸活动都是水路的天下。在古代,哪座城市有好的港口,它就掌握了那个地方的商业命脉。最为兴旺的地方并不是陆路交通发达的城市,而是水路便利的城市。这就是为什么当年隋炀帝杨广为了方便从江都运粮食到洛阳,修建了大运河,而不是一条大马路的缘故。因为再宽再平的大马路运输成本也比一条河高得多。

  由以上的原因可以推导出,上古时代东西方两地出现文化相似的现象并非是两地有密切的贸易往来。从目前的考古结果来看,至少有四个方面不支持所谓的"北方草原丝绸之路"的说法:

  1)、六七千年前东西方并不具备两地贸易的经济繁荣程度和对外经济需求。

  2)、六七千年前东西方也不具备两地贸易的货币制度。

  3)、六七千年前东西方也不具备两地贸易的交通便利条件。

  4)、六七千年前最为便利的交通方案应该是走南方海路,北方草原不具备成为两地贸易的首选场所。

  综合以上四点来看,六七千年之前,东西方并不具备双方进行贸易往来的经济基础和必需条件。退一步,即便双方有了这个经济需求进行贸易往来,北方草原也并非第一首选方案。第一首选方案应该是南方海路才对。所以,三国时代魏国的鱼豢撰写的《魏略》中就记载西方大秦国最早跟中国通商是通过南方水路而来,并且还这样写道:

  《魏略·西戎传》:前世但论有水道。不知有陆道。

  这个"陆道"指的是北方陆路,也就是现在所谓的"丝绸之路"。这里写得很清楚,就是说截止三国时代,北方有通往西方的通道,也就是后世所谓的"丝绸之路"。但这条陆路并不出名,中国跟西方的商业往来主要是南方海路。正因为当时的东西方的主要贸易往来通道是南方海路,所以《魏略》才有此一说。史书记载大秦国跟中国第一次通商,就是走南方海路;大秦国有大秦国商人到中国来,是从南方海路;当年达摩来中国,也是走南方海路……各种往来,以南方海路最为繁盛。在发明了马车,发明了马镫之后,陆路交通便利提高不少的南北朝都是以南方海路为主,那六七千年前陆路交通工具并不发达的情况下北方草原又怎么可能成为东西方贸易的首选之地呢?所以,即便东西方有什么密切的商贸交流,南方海路才是上上之选,而非交通条件并不便利的北方草原。所谓的"北方草原丝绸之路"的说法纯粹脑补产物,并非历史事实。

  那么东西方两地相似的文化现象有没其他方案可以解决呢?其他方案是有的,就是我上面所说的大型族群的迁徙情况。

  自古以来,族群迁徙是一件极为平常的事。在两千多年来的历史记载中,比如大月氏被匈奴从河西走廊驱赶到中亚;匈奴战败集体往西方逃亡;西晋王朝灭亡,大批中原汉人南下;突厥战败集体迁往中西亚;北宋灭亡,大批汉人南下;蒙古西征……每一次因战败或者征服,都会出现大规模的族群迁徙。而每一次出现这种大规模的族群迁徙,伴随而来的就是文化的扩散和传播。在有史可载的历史上,就出现了好几次大规模的东亚某个族群因为战败逃亡西方的历史。既然在有史可载的历史上出现这种从东亚往西方大规模族群迁徙的情况,那么,更早之前也出现大规模族群迁徙的情况也就显得很正常了。同时,族群的迁徙并无条件和门槛的限制。他既可以在经济发达的条件下产生,也可以在极其落后的条件下产生,甚至像"非洲起源说"可以出现在更早更落后的条件下人类也存在迁徙的说法。那么,六七千年前的人类有迁徙行为也就并无任何不妥了。所以,在六七千年前东西方出现相同的陶器文化遗址基础上推导出两地之间之所以存在这种现象是曾经出现过大规模族群迁徙的结论就显得顺理成章了。

  从上面推理来看,东西方两地之间出现相同文化遗址的现象是两地之间出现族群迁徙的结果。那么,这个迁徙的方向究竟是从东向西,还是从西向东呢?将这个迁徙推理结果结合前面仰韶文化消失的现象来看,这个东西方两地文化相同的现象应该是仰韶人西迁的结果。

  所以,西方的彩陶出现年代有虚夸的嫌疑,需要重新修改下。比如两河流域彩陶和特里波利耶-库库泰尼文化-彩陶的上限不能超过5000年前。在仰韶人西迁之前,两地根本不存在什么贸易往来。西方的彩陶出现是战败的仰韶人带过去的而已。

  而更为准确的说法就是"特里波利耶-库库泰尼文化"就是西迁到东欧的"仰韶王室"建立的。他们被迫西迁之后,就定居在东欧平原,在那里创造灿烂辉煌的"特里波利耶-库库泰尼文化"。再后来,就成了西方文明的策源地!

  (需要说明一下的是,仰韶政权的失败,伴随着的是他们的西迁,但也未必都朝西方迁徙。还有相当一部分人向南方长江流域迁徙。他们迁徙到长江流域之后,继续着先人的事业。不过,这里只研究西迁人群,其他方向迁徙族群略过。)

  这是一场史诗级别的举族大迁徙,这是一次超级的文化大传播,这是一曲悲壮的离别之歌!战败就是战败,没有别的理由可以推脱。之所以会有这次迁徙,是因为他们不肯屈服的原因。所以,他们只有踏上前往莫名的异国他乡的路途,这就是仰韶精神,灌输在每个仰韶人灵魂里的精神!但让他们万万没想到的是,当他们踏上这个征途的第一步开始,他们就掀开了人类文明史上的另一章节--西方文明的起源!

  (未完待续)

(0)

相关推荐

  • 仰韶彩陶坊酒的命名含义

    中国白酒酒文化源远流长,不但是酿酒文化,酒瓶的设计及酒的命名也是有很大含义的.那么仰韶彩陶坊酒的命名及酒瓶子设计有什么样的含义呢? 仰韶彩陶坊酒,仰韶是指七千年的仰韶文化,彩及五彩祥云,陶乃皇天后土, ...

  • 今晚讲座:仰韶百年及其文明成就

    壹 仰韶遗址发现百年,也是中国考古百年 2021年,中国考古人迈入了神圣的"仰韶百年". 说他神圣,毫不夸张.在中国考古界,"仰韶文化"是里程碑式的存在. 仰韶 ...

  • 古埃及的前生——败退中原的仰韶王朝03

    三.仰韶文化彩陶与尖底瓶 1.仰韶文化彩陶与特里波利耶文化彩陶的关系 仰韶文化和特里波利耶文化之间究竟谁影响谁,要弄清这个问题其实很容易,我们只需要依据两个标准进行验证就行了: 1.谁的时间更早. 2 ...

  • 古埃及的前生——败退中原的仰韶王朝04

    2.仰韶文化尖底瓶与西方尖底瓶的关系: 我们再来看第二件事:尖底瓶 仰韶文化除了彩陶出名,另外一个出名的特产就是尖底瓶.在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里,仰韶文化的尖底瓶是独树一帜,别无分店.尖底瓶就是仰韶文化 ...

  • 古埃及的前生——败退中原的仰韶王朝05 

    古埃及的前生——败退中原的仰韶王朝05 

  • 古埃及的前生——败退中原的仰韶王朝06

    五.粟黍的西传与仰韶文化的消失 还有就是关于粮食作物粟.黍的起源问题.据现在的考古资料来看,这两种粮食作物都是起源于中国,而且都具有七八千年的历史了: 迄今为止,年代最早的是甘肃东部渭水上游的秦安大地 ...

  • 古埃及的前生——败退中原的仰韶王朝09

    八.神奇的雅利安人起源说 关于雅利安人的问题,说来话长了.何谓"雅利安人": 雅利安人(Aryans)是欧洲19世纪文献中对印欧语系各族的总称.从印度河波斯古文献的比较合研究中推知 ...

  • 古埃及的前生——败退中原的仰韶王朝11

    十.从仰韶文化到大秦国(古埃及) 2017年二月份,也就是农历年正月间,本人偶然间心血来潮,花了一个月的时间,写了一篇考证文章<西域"大秦国"即古埃及详考>.这篇文章考 ...

  • 古埃及的前生——败退中原的仰韶王朝13

    十二.与克罗马农人相关--古埃及人的Y染探究 通过这么一番梳理,大秦国(古埃及)人的来源一清二楚了.那么,他们跟现在秦地的人属于什么关系呢?现在秦地的人主要应该是分子人类学上所谓O3 系了.当年仰韶文 ...

  • 古埃及的前生——败退中原的仰韶王朝14

    十三.仰韶王朝已经进入文明时代 1.仰韶时代有文字吗? 仰韶王朝的西迁,直接成为了西方文明的源头.这个王朝的西迁,不但从黄河流域带走了各种不同种族的人,同时带走的还有在民间流传的神话传说.风俗习惯.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