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浪亭:清风明月本无价
沧浪亭:清风明月本无价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我很喜欢这词,除了在楚辞的《渔夫》里看到,也被收进《乐府诗集》,和诗经国风部分一样,是民间吟唱的质朴调子,没有一点时代久远的陌生感。很多人考证渔夫唱的沧浪水所在,虽有异议,但都与汉水有关,其中考证认为的某汉水支流就在我的故乡附近。也难怪我很早一见到这词就喜欢,原来与乡音有关。其实大部分人看到听到这词,估计是不同于我的感觉,可能更多是想到隐逸文化,想到苏州的沧浪亭。
沧浪亭最初的主人苏舜钦在北宋的诗坛是有很高地位的,与宋诗开山鼻祖梅尧臣合称“苏梅”,被欧阳修极力推崇,后来任宰相的杜衍赏识他才华,直接做了他的岳父。因为支持范仲淹的新政,受保守派伺机打击,被削籍为民,正是精力充沛的三十多岁。他没有学屈原,是听了渔夫的沧浪歌,到苏州花钱四万,在南城置地建园,即是沧浪亭。从此“觞而浩歌,踞而仰啸,野老不至,鱼鸟共乐”。
我一直感概于江南对士人的吸引力,很多并不是祖居苏州的人,在见得江南一面之后,从此割舍不下。苏舜钦就是其中一位,他本是四川人,在京城开封做官,在无官之后那么坚决地选择了苏州,花不少的钱财置地建园。
沧浪以亭为名,流传闻名于后世。虽然后代易主,也曾为庵,历代人始终喜爱沧浪一名,这与江南的诗性文化有关。与苏舜钦往来唱和的是欧阳修、梅尧臣这些有声名的诗人,欧阳修人没到沧浪亭,已有《沧浪亭》诗一首送达,“虽然不许俗客到,莫惜佳句人间传”。
沧浪亭与其他的园子有一处不同点,入园门即是一山,而不是轿厅、客厅。山上有亭翼然而立者即沧浪亭,亭柱上的对联正是欧阳修诗《沧浪亭》和苏舜钦诗《过苏州》的各集一句:清风明月本无价,远山近水皆有情。这对联恰是沧浪亭的写真,因此无需其他横批,横梁额上只需“沧浪亭“三字。
苏舜钦身后不久,园子即易主,到了南宋,这里是抗金将领韩世忠的“韩园“。两宋期间这一文一武为沧浪亭增色不少。韩世忠也不是苏州人,他一定是喜爱苏州的,不过他居苏州也当有着无奈,毕竟已是偏安的南宋朝,他老家陕北已是失去的家国。我们从小在《岳飞传》和一些折子戏里看到过”梁红玉擂鼓战金山“,这位出身低贱的女英雄与夫君韩世忠一起守卫江南,至今苏州人仍在祭祀他们。
沧浪亭自苏舜钦建园起,虽然历经时代变迁,时有败损,但一直是苏州人心中的胜景。在清末,路口竖起了牌坊,由当时著名学者俞樾题写匾额:沧浪胜迹,至今立着。据说这是苏州园林唯一立有牌坊的,也可见沧浪亭很多时候是苏州人的乐园。时间再回到清初,沈复和芸娘的《浮生六记》,好多就在沧浪演绎。身为布衣夫妻,他们只是沧浪亭的邻居,在一个七夕夜,在“我取轩”中。“余镌:'愿生生世世为夫妇’图章二方,余执朱文,芸执白文,以为往来书信之用。……芸曰:'宇宙之大,同此一月,不知今日世间,亦有如我两人之情兴否?’余曰:'纳凉玩月,到处有之。若品论云霞,或求之幽闺绣闼,慧心默证者固亦不少。若夫妇同观,所品论着恐不在此云霞耳”。芸娘是一个不为俗礼束缚,始终如少女般天然烂漫的女人,即便经济困顿,卖画为生,她也没变初心。有人说这就是贾宝玉和林黛玉,谈的是一场纯粹的爱情,黛玉从没有像宝钗那样劝过宝玉读仕途经济的书,交贾雨村这样为官做宰的朋友。难怪林语堂说,芸娘是文学史上最可爱的女人,并把《浮生六记》译介给外国。在一个中秋,芸娘半年新妇,未到过隔壁的沧浪亭,沈复安排守园老妇不放别人进园,他带着芸娘、小妹,由一妪一婢扶着。 “携一毯设亭中,席地环坐,守着烹茶以进”。正是沧浪亭充实了他们“浮生“中的闺房之乐。
贾宝玉说:“女孩儿未出嫁,是颗无价之宝珠”。一嫁了汉子,“染了男人的气味,就这样混账起来,比男人更可杀了!”。而芸娘走出了宝玉的魔咒,有人说,沈复和芸娘把清贫的日子过成了诗。当我们在功利经济的社会里慢慢学的世故练达,渐渐远离初心,远离了诗,诗成了远方。
沧浪亭除了给我们欧阳修和“苏梅“的诗,意外还有沈复和芸娘这首浮生的诗。
现在的沧浪亭和苏舜钦的时候比是小了许多,他在《沧浪亭记》说:纵广合五六十寻,三向皆水也。现在见到只是两侧临水,其中东侧临水部分在民国时期,已被苏州美专占用,现美专创始人颜文樑纪念馆就是他主持建设的当时美专学校,一排罗马柱的西式建筑,在沧浪亭里很不协调。颜文樑是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奠基人,引进了西方美术和美术教育,但我觉得他在主持建造苏州美专学校建筑时,考虑更多的是引进西方艺术,是不是忘了融合中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