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路撒冷三千年》导读-28-(5)巴克汗与鞑靼人:灾难

第五节  巴克汗与鞑靼人:灾难

这本书有个特点,有的一节内容很长,但实际涉及的事件并不多,但这节正好相反,文字不多,但涉及的事件和历史背景却较多。

先简单说一个事件的历史背景,成吉思汗没人不知道,他建立的帝国可以算是已知世界上最大的帝国,但有件事可能是诱发他西征的一个重大因素。

13世纪初,成吉思汗已经统一了蒙古,具备了对外扩张的条件。当时的中亚有个大国花剌子模(大致是现在的乌兹别克、哈萨克和土库曼三国),也有称花剌子模帝国的,可见还是有相当实力的。两国起初还算友好交往,1218年,一支近500人的商队前往花剌子模,结果被诬做间谍(实则图财害命),全部屠杀,货物没收,只有一人逃出送信。这下惹怒了成吉思汗,1219年,成吉思汗带着儿子和蒙古大军,灭了花剌子模(杀戮无数)。这下让成吉思汗有些收不住了,随后的几十年,世界最大的帝国建立起来了。1272年,大元也定都北京。

而一些逃出去的花剌子模人,就只能到处流窜了,有些以当雇佣军为生。上节末说到,埃及苏丹萨利赫.阿尤布雇用了一大群鞑靼强盗,就是他们。

说到鞑靼人(音:达达),其实很难准确定义,中国习惯把那些游牧民族都称为鞑靼,比如突厥人、蒙古人甚至满人。而书中却说蒙古人赶走了鞑靼人。其实花剌子模人,是以突厥人为主的,说鞑靼人也不能说不对。

1244年7月11日,一个叫巴克汗(这人并不重要)的花剌子模首领,受苏丹委托,率领了一万多骑兵洗劫了耶路撒冷,这些强盗的雇佣军,几乎将耶路撒冷夷平,圣墓教堂内埋葬的拉丁国王陵墓都被挖出(所以现在看不到),不管基督徒还是穆斯林,一律屠杀。只有少数人逃出了耶路撒冷。此后,耶路撒冷直到1917年才由英国托管,算是回到基督徒手中。

这一事件,又引发了第七次十字军东征,书中说是最后一次像模像样的十字军东征(通常说法还有第八次和第九次,路易九世死于第八次)。这次东征是由法王路易九世带队,计划是拿下苏丹的都城埃及就能控制耶路撒冷等地。

1249年11月,当十字军围攻开罗时,苏丹萨利赫已经奄奄一息(11月22日死的),指挥全局的是苏丹的王后舍哲尔.杜尔,她指挥马木鲁克奴隶军团打败了十字军,还俘获了法王路易九世。下图,被俘的路易九世(画的内容为推测,摄于巴黎先贤祠)

这个舍哲尔.杜尔(Shajar_al-Durr)要说一说,她可能是突厥或亚美尼亚奴隶,曾做过巴格达哈里发的女奴或妃子,后来服侍埃及苏丹萨利赫,因为生了一个儿子(不是本节中的突兰沙),被苏丹赐予自由并娶为妻子或妃子。苏丹死的时候,十字军进攻开罗,舍哲尔.杜尔秘不发丧,暗中召回苏丹的儿子突兰沙,并指挥马木鲁克(以后再介绍)赢得了胜利,苏丹死后,他的儿子继位苏丹,但与继母不合,并产生冲突,舍哲尔.杜尔在马木鲁克面前抱怨过突兰沙(也许是指使或默许)。在一个宴会上(1250年5月2日),一个叫拜巴尔斯(以后介绍)的马木鲁克当场杀死了突兰沙,路易九世做为俘虏也在现场(这段书上有提)。随后舍哲尔.杜尔自称苏丹。萨拉丁创立的阿尤布王朝就此结束,马木鲁克王朝开始,历史上将舍哲尔.杜尔算做新王朝的开创者。而舍哲尔.杜尔也是伊斯兰史上唯一的一位女性君王,但她只执政了80天。本书附录5中详细介绍了她的死法(P328页),有兴趣者可去看。

1258年,强大的蒙古军团攻占了巴格达,五百年的阿巴斯王朝也彻底结束了,尽管后期处于受突厥人控制的傀儡状态。现在蒙古大军攻陷了大马士革,正向巴勒斯坦扑来,而穆斯林世界抵抗强大蒙古的正是马木鲁克,还有那位杀死苏丹的拜巴尔斯。

(0)

相关推荐

  • 十字军的东征,十字军的最终完结

    历史上的十字军东征,基本是以前七次为主,但说到七次东征,也实际上只有第一次.第三次是正儿八经地作战了,而且打得很精彩,其他的五次大多是凑次数的.而第八次和第九次,就更是凑次数的了. 蒙古人的威胁 13 ...

  • 阿拉伯伟大的战士——萨拉丁

    萨拉丁·优素福·伊本·阿尤布(Saladin,1137年或1138年-1193年),埃及阿尤布王朝的第一位苏丹及叙利亚的第一位苏丹,1174年-1193年在位. 萨拉丁是埃及历史的民族英雄,因为他在阿 ...

  • 突厥遍地开花,鞑靼却只在俄国残喘,同为草原霸主差别为何如此大

    这个世界上从来都没有纯粹血统的族群,突厥人与鞑靼人同样如此,如果非要将他们联系起来的话,那么我们可以认为鞑靼曾是突厥帝国统治下的一个部落而已.究其源头的话,突厥很大可能是起源于咸海周边的塞族:而鞑靼则 ...

  • 《耶路撒冷三千年》导读目录

    前言和序 1-(1)第一任国王:迦南人 1-(2)以色列人 2 年轻的大卫 3-(1&2)王国的圣殿 3-(3)所罗门:圣殿 3-(4)所罗门:衰微 4-(1&2)犹大的国王们 4-( ...

  • 《耶路撒冷三千年》导读-后记-明天、今晨

    后记 -明天 本节,作者对耶路撒冷做了一些感慨和期望. 耶路撒冷比世上其他任何地方都更渴望宽容.但作者又觉得,要在耶路撒冷问题上达成宗教.国家和情感上的和解又无异于痴人说梦. 双方都有人否认对方的历史 ...

  • 《耶路撒冷三千年》导读-后记-耶路撒冷的早晨

    后记 耶路撒冷的早晨:从那时到现在 本书将六日战争形容为一次从灾难边缘窃取的军事胜利,即战争胜利的偶然性. 六日战争中的阿拉伯国家实际是有苏联的暗中支持的,而当时的美国因为深陷越南战争,并未对以色列有 ...

  • 《耶路撒冷三千年》导读-53(4)六五战争

    第四节 1967年6月5日-7日:侯赛因.达扬和拉宾 本节是本书主体部分的最后一节了,后面只是三篇后记.有关本节中提到的一些地名,请参见P665页附图,不过也不是都有.6月5日上午11点15分,得到假 ...

  • 《耶路撒冷三千年》导读-53(3)达扬接过指挥权

    第三节 达扬接过指挥权 6月1日,摩西.达扬临危受命,就任国防部长.还记得我们在49-2中说过的英国人奥德.温盖特吗,那位特种作战的先驱,以色列军事人才最初的培养者,"犹太人的劳伦斯&quo ...

  • 《耶路撒冷三千年》导读-53(2)拉宾:战前的崩溃

    第二节 拉宾:战前的崩溃 战争看来是无法避免了,开战前,双方对战争的结局预测恰好都与实际相反.以色列方面不管结局如何只有拼死一战.而埃及方面则是信心满满,纳赛尔的将军阿米尔则向纳赛尔保证百分之百的没问 ...

  • 《耶路撒冷三千年》导读-53(1)纳赛尔和侯赛因:战争倒计时

    第53章 六日战争☆☆☆☆☆ 公元1967年 第一节 纳赛尔和侯赛因:战争倒计时 六日战争,又称第三次中东战争.六五战争,也有称"六月战争"的. 这是本书的最后一章,也是比较重要且 ...

  • 《耶路撒冷三千年》导读-52(2)约旦的侯赛因

    第二节 约旦的侯赛因:耶路撒冷最后的国王 刺杀阿卜杜拉的幕后策划是埃及国王法鲁克和耶路撒冷原穆夫提阿明.阿明的堂弟穆萨.侯赛尼等三人被执行了死刑. 一年后法鲁克被军人纳吉布和纳赛尔发动的政变推翻.14 ...

  • 《耶路撒冷三千年》导读-52(1)耶路撒冷之王

    第52章 分隔 (1951-1967) 第一节 耶路撒冷之王:圣殿山上的流血 耶路撒冷之王指约旦国王阿卜杜拉(一世). 这节讲述的是1951年阿卜杜拉遇刺的事件. 第一次中东战争结束后,约旦占领了老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