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读且思系列其四:寻美诗文觅何处,冀北江南总相宜
寻美诗文觅何处,冀北江南总相宜
江西省分宜中学 练瑜珍
古往今来,文豪们为人类留下了丰富的文艺作品,在这些凝聚了种种巧思的文字之间,有千般胜景,万种美好。然而,朱光潜先生在《谈美书简》中提出,“骏马秋风冀北,杏花烟雨江南”这短短十二字便可以“象征一切美”,一雄一秀、一刚一柔、一动一静,各擅胜场却又相互呼应,构成了世间一切的美好。要追求这美的具体,不妨返回我国庞大的古代文学作品宝库,寻求在这“冀北”与“江南”的辉映之中那别样的美感。
读李太白《古风第十四(胡关饶风沙)》一诗,可让读者在这苍茫壮阔的景色中领略一番“骏马秋风冀北”的快意豪情。“胡关饶风沙,萧索竟终古。”这茫茫的风沙在太白面前不仅仅是空间上的壮阔,更是时间上的辽远。风沙不仅占据了诗人的视线所及,更穿越了千秋万代的时光。“骏马秋风冀北”的美感,就从这庞大、雄浑之中,借着自然的伟力扑面而来。这一种苍凉,寥落,甚至令人生畏的美感,可说是“大”之美。同时代的杜子美也深谙这大美动人心魄之处——“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夜空、原野、明月和大江的深邃、广阔、神秘、悠远,恰恰与这“骏马秋风冀北”的雄健之美相契合。可以说,这种超出了人类能力的巨大、庞杂、原始,正能激起我们心中的敬畏、崇拜,从而给我们以内心的震撼和美的享受。故此,这种大之美、力之美,作为“美”的一面是贯通古今中外,可以说是“美”的共性之一。
从塞北到江南,我们来到了杏花烟雨、市声鼎沸之中。如果说塞北的大漠落日让我们体验了大之美、力之美的话,那么江南的深巷杏花给我们的就是小之美、情之美。纤细的情感同样也能触动读者的情思。读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一诗,其中“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壮阔的时空跨度固然动人,可诗中也有“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的婉约情思。这温柔而软款的美感,不仅仅在于这简单的儿女情长之上,在春雨、流水、杨柳之中,同样也有这种“美”的影子。“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寄情于物,再以物传情,在我们心中回荡着的不再是自然伟力激发的敬畏与惊惧,更多地是与其他人的同情与共鸣。在这“共情”之中,我们获得了美的享受。
寻美道路洵且长,个性解读宜主张。在不同的弟子问“仁”时,先圣孔子给出了不同的答案。对颜渊,孔子给出了“克己复礼”的回答,对子贡,他则用“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作为答复。至于子张,则得到了“恭宽信敏惠”的答案。实际上,为仁的标准和求美是相同的,个人的独特性格,生活经历形成了每个人独有的审美情趣。
同一作品的作者在不同时期也诠释了美的发展历程。费孝通先生在《旧著<乡土中国>重刊序言》中说:“此书从初刊到重印38年之久,当三联书店提出重刊之时,我又重读一遍,我不能不为当时那股闯劲所触动……愿把不成熟的果实贡献给一代年轻人,一往无前的探索劲道,看来还是值得观摩的……”《乡土中国》最初的创作是费先生的大学“个性讲义”稿,他愿意把自己“不成熟的”想法向年轻人和盘托出,他认为教师的任务不仅是在传授已有的知识,更主要是在引导学生向未知领域进军。此“杏坛之美”兼具力与美、情与思、哲与学,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在无数种美之间,却又有共同的“美的特征”在其中。无论是哪一种美,要想使受众产生美的享受,都必须从这或以物动情、或以心共情的两条道路出发,打动受众的内心。暖色回眸,求索步履从未停止探索;重温经典,让我们敞开心扉,拥抱文明,崇真尚善,见素抱朴,情怀风骨,美文美读。
寻美诗文觅何处,冀北江南总相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