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向阳】道士岩下,请你一起出小海听故事

走进向阳

缑城东去,古驿长亭,百代采石,凿窟连幢。言及伍山石窟,无人不晓。透过车窗,遥见一岩,发髻后挽,神似道者,名谓道士岩。

随车而行的女子,身着长裙,乃是道士岩下的长街向阳村第一书记张艳素。她沿路一一指点着后阳村、外塘村、塘岸头村,如今这三个自然村,并称向阳行政村。她热情介绍道:“到了这里,除了观赏千姿百态的石窟,其实还可以感受一番出小海的乐趣,聆听一下当年轰轰烈烈的革命故事。”

出小海

向阳村渔家人的日子

车子直接停靠在海岸之侧,一座古老的闸门稳稳地守护于此,松岙闸三字仍清晰可见。沿塘岸拾级而下,但见船只静泊,渔妇织网,不远处的红卫塘码头不时有客船往来于宁海象山两地。

生于大山,长于平原的我,对海始终陌生。恰逢涨潮之时,弯腰怯怯相问织网渔嫂:“可否让我们搭船一行,实地感受一下出小海的乐趣?”渔嫂爽朗作答,高声相呼对岸船夫。

带着单反一起上船的柏军一面忙于抓拍海鸟、远山,一面激情回忆着小辰光在海边赶小海玩涂泥的种种少年乐趣;心怀慈悲、时常放生的楚楚,小心地托起船板上一条蠕动着的小海鳗,把它送回大海。我家头一回坐船的小狗小桐则紧张得糊哒哒,缩在船角瑟瑟发抖。

海风咸咸,机轮木船向岳井洋深水区缓缓驶去,停在浮标上的鸬鹚被惊起,扑棱棱掠过宽阔的洋面。

掌舵的杨师傅说:“早上五点退潮时投放的五张鱼网,现在该是收获的时候了。”蹲下身子,用发动机徐徐拉起鱼网,剑鱼、虾蛄、跳鱼,在鱼箩里活蹦乱跳,还意外收获了几条花斑斑的金钱鱼,一只个头不小的望潮。

小舟回航,这一趟虽谈不上满载而归,也足够为中午的餐桌奉上一碗鲜美的小海鲜了。 海岸之侧的水产养殖基地,当年曾是广阔壮观的盐场,如今在小鱼小虾的滋润下,成群的白鹭在此休养生息。

1974年8月19日,遭受13号台风和“天文潮”袭击,当夜无风亦无雨,潮水却一个劲地涨,潮位之高为历年罕见。眼见得岳井洋的浪潮以摧枯拉朽之势漫过堤坝,席卷大片农田民房,在夜色苍茫中,方圆百姓被迫躲入道士岩方塘里石窟,逃过一劫。岳井洋狂怒的一幕宛在眼前,当年松岙闸边上出生的一位女孩陈锦绵自此被邻里唤作 “大水绵”。

如今的标准海塘伟岸如守护之将,海草柔密相依。远观道士岩一带山脉,形如一位仙风道骨的道长自远方神游而归,飘然至此,伏卧横亘,福佑沿海一方子民安然为生。

■渔家日子

宁象星火  青史永存

象宁人民抗暴游击队指挥部

后阳

道士岩下矗立的一块 “象宁人民抗暴游击队成立地遗址”纪念碑,揭示了这里曾经发生过不平凡的事迹。

向阳村枕山面海,过去来此落户的大都是浙江沿海地区逃荒而来的穷苦人家,村民以赖氏、陈氏与李氏为主,李庆鲁先生担任村书记三十余年,聊起村史如数家珍。“这里远离宁海、象山,解放战争时期,两县当局统治相对薄弱。“

一九四八初的一个早晨,寒风凛冽,从对面象山过来两个二十来岁的青年,一个是中等身材、蛋形脸盘的史悠枢,一个是矮壮结实、凤眼高鼻的杨曾官。他们乘坐生堂伯的小钓船,向道士岩驶来。傍晚,两人进入后阳村(旧时称后洋)潘万全兄弟的茅屋。“这高个子是陈阿祥,那个大块头叫李善宽,这位叫卢帆......”黯淡的灯光下,是一张张黝黑朴实的脸孔,他们都是这附近的穷苦青年,期盼着史悠枢为他们引荐一条翻身的革命大道,这支新生的力量日后成了象宁人民抗暴游击队的主要骨干。

赖在生_革命故事

1920-2001

村子里热心办学的青年赖在生,家道小康,思想进步。他于1937年毕业于县立正学小学,因父故辍学,回乡任教。1938年中共地下党筹建“抗建书店”时,入了两股;同年参加“启蒙”读书会以及抗日救亡活动。1947年底,中共象山工委指示地下党组织选他为保长。1948年成立象宁人民抗暴游击队,任队长。这个孙猴子式的人物,以"白皮红心“保长身份积极掩护地下革命活动,他家也成为道士岩地区的革命联络点。

后洋夜战_革命故事

1949年9月2日

特务大队长葛开国率匪徒100余人深夜包围后洋村,恰逢象山县大队副大队长李长江亲率赖在生、潘万火、李善宽等战士前来道士岩剿匪,夜宿赖家。匪徒惊见我军突到赖家,立即分散抢占山头,雨点般的子弹打进赖家楼房。之后气急败坏,放火烧屋。不巧我方仅有的一 挺机枪出了故障,十六名指战员,一面还击,一面救火,与上百匪徒开展一场夜战,胡允维衣服烧着了,干脆赤膊上阵战斗,王必求负伤后简单包扎一下,继续参战。当晚睡在家中的李善宽冲出重围,借船渡海到象山东溪告急求援。恶战至天快亮时,机枪手终于修好机枪,复仇的子弹猛烈射向敌人。

女交通员王小凤

在道士岩这些可歌哥泣的战斗事迹中,有一位叫王小凤的女交通员,这是一个有着一股蛮劲的大脚嫂。她不但支持爱人卢帆参加革命,而且是参加暴动队伍的第一个女战士。

为了将急信及时送达,她不顾自身安危,爬过一条条泥沟,跑过一片片棉花地,避过敌人一道道岗哨,往来于宁象两地。

九月二日后洋夜战,匪徒发现我军援军已到,遂向西狼狈逃遁,但他们却在松岙抓走了女交通员王小凤。 严刑逼供:“你这个女共党,断送了我们一个机炮连,把我们的重机枪、迫击炮藏哪里去了?说!”“勿晓得”王小凤只回说一句话。匪首暴跳如雷,押着王小凤走出村子,要下最后毒手。乡亲们纷纷拥上,说情讨保才获救。被打得遍体鳞伤的王小凤,由乡亲们扶着送回松岙。

弹痕累累的大门,仿佛还弥漫着战火的销烟。李庆鲁书记指着大门之侧,在激战中,匪徒就是将子弹穿过这个门洞。正在院内作战的潘万火同志不幸中弹,壮烈牺牲。

这个依山而筑的三合院如今已成为象宁抗暴游击队事迹展览馆,英雄已然故去,赖在生的女婿照管着旧居。李庆鲁书记指着路边正在修筑的一幢新居,欣慰地告诉我们,潘万火的后人勤劳致富,生活条件不错,如此也可告慰泉下英雄了。

十年动乱,参加象宁地区的革命人员一度遭受种种不公平的待遇。为“随生者夙愿,慰烈士忠魂”,一九九九年值中共象山工委成立暨象山暴动和象宁人民抗暴游击队建立五十一周年之际,由史中平(即史悠枢)主笔,刊印《象山暴动》回忆录,以留给后人了解史料、缅怀先烈。

红色故事

(0)

相关推荐

  • 何香凝粤东脱险记(图)

    何香凝(1878-1972),号双清楼主.她是同盟会的第一位女会员,国民党左派领袖廖仲恺的革命伴侣,也是近代杰出画家.作家,著有<双清文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她任过全国政协副主席.人 ...

  • 红梅花儿开 朵朵放光彩 ——记宁海“红娘子”杨芝梅

    杨芝梅 这里不仅有乡土味 微信公众号:乡土宁海 作者:章   麒 审核:刘开文 官地村(现官地严家村),是宁海县前童镇辖内一个小村庄,它在解放前的革命中,发挥了掩护革命干部.发动群众.筹措物资.武装斗 ...

  • 人文浙江·东海赋——王小勇创作浓墨重彩的时代画卷

    东海赋 东海之神四海居长庄子呼之为海若 而说部名之曰敖广其水汪洋泱泱漭漭酌 之不竭注焉不涨渟畜则天地澄凝翕张而 风雷激荡浩瀚无涯千汇万状出其表者则 有崇岛如月连屿若星鹭鸥翔集船舰穿 行蕴其中者则有龟鳌 ...

  • 早安!晨曲:心宽似海,温暖向阳!

    早安!晨曲:心宽似海,温暖向阳!

  • 源头的红色记忆

    作者:张卫民 源头有个张百利,武功高强,在家开设武馆,招徒传艺,名扬皖浙赣边.李春海以货郎担为掩护,来到源头武馆,与张百利师徒闲聊东南西北各路消息,暗中宣传革命道理.他启发农民起来革命,面对那些骨干积 ...

  • 早安!晨曲:心宽似海,温暖向阳

    早安!晨曲:心宽似海,温暖向阳

  • 航拍 象山

    海山仙子国 , 邂逅寄孤篷. 万象画图里 , 千崖玉界中. 风摇春浪软 , 礁激暮潮雄. 云气东南密 , 龙腾上碧空. 这是一首赞美中国东海岸的古诗,诗中赞美的海山仙子国在哪里? 如仙如画的万象又在哪 ...

  • 我与宁海的缘份 |《一座等你几百年的桥》修改后有感

    我与宁海的缘份 文/陆俊 我与宁海的缘份,是从娘肚子中带过来的. 宁海与象山二县合并时,我父.母亲到了宁海工作.县城今年才得知不是现在的城关.母亲是印刷厂的工人,父亲是电厂的职工.俩人在宁海同一个食堂 ...

  • 军民同奋斗 热血铸史诗———连城县莒溪镇梅村头村革命简史

    梅村头村 梅村头村位于连城县莒溪镇政府的东部,与新罗区万安镇相交界.现辖店头坑.宗罗地.吉坑.枧坑.梅村头.定光.香树前7个自然村,其中香树前自然村是解放后周边几个村的移民形成的.以现在村部所在地宗罗 ...

  • 《红色印记》第25集:半面红旗映初心

    用声音刻录百年记忆,我是革命文物讲述人.演播者李野墨. 我讲述的文物,是江西省吉安县革命烈士纪念馆里收藏的半面红旗. 半面红旗 历经战火和岁月的洗礼后,旗上的红色已经完全褪尽,只剩下织布原本的灰白,旗 ...

  • 行走丨长春

    <天池,一颗闪着中朝友谊的悬天明珠> 长白山上,火山锥顶 一颗明珠,孤悬天际 中朝共戴,三江流源 群峰环抱,四季斑斓 龙潭圣水,清澈碧透 夏水蔚蓝,冬冰雪白 水无入口,外流不息 土人有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