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万山讲伤寒论07 — 太阳病概说(2)
第07 讲太阳病概说(2)
大家好,我们上课。
我们上次课给太阳病篇作了个开头,就是讲的太阳病的大概的情况,我们把它叫做太阳病的“概说”,我们说太阳病的成因,主要是风寒邪气侵袭人体的体表,当然太阳病的成因还有一种少数情况,就是少阴病阳气恢复以后,脏邪还腑,阴病出阳。这种情况虽然非常少见,但在《伤寒论》中,讨论太阳和少阴关系的时候,少阴病阴病出阳,是太、少之间邪气相互转换的很重要的依据。随后我们讨论了太阳病的病位,太阳病的病位涉及到足太阳膀胱经,涉及到足太阳膀胱腑。从太阳病篇的原文来看,也涉及到手太阴肺的病变,因此说《伤寒论》中的太阳病就是从临床实践来的,是根据风寒之邪侵袭人体的肌表以后,它主要表现是什么证候,从这种临床实践中来的太阳的生理。
为了让大家能够更好地理解太阳病的病机,我们复习、回忆了太阳的有关生理,生理部分包括了经络,包括了脏腑,包括了脏腑的功能、脏腑的气化。从足太阳膀胱经的循行特点来看,从头到脚,行于人体的头项、后背,是人体最长的、穴位最多的一条经脉,特别是它上连风府和督脉相通,下络腰肾,和肾相连。这样的话,它就可以借助督脉和肾中的阳气来主管一身的阳气。我们还提到了足太阳经的经别散布于心,这就沟通了太阳和心的关系。关于太阳膀胱腑,它是主气化的,膀胱腑的气化。我们是从两个方便来谈的,一方面是说它可以化生太阳的阳气,那么膀胱它作为一个水腑,怎么样可以化生阳气呢?它是在肾阳的温煦作用下,通过气化,化生阳气。这个阳气呢,通过足太阳膀胱经脉,经脉是气血之通道。同时也通过三焦这个气机水火的通道向体表输布。膀胱气化机能的另一个方面就是参与水液代谢,参与水液代谢,一方面可以把体内的废水排出体外,另一个方面,它也可以把一部分水气化成津液,然后把津液向全身的各个器官输布,使津液输布上承。膀胱气化机能的这两个方面在太阳病中都可以出现一种病理性的变化。我在讲太阳病的时候具体都会谈到。
关于气,也就是太阳的阳气。我们说它的阳气的量,是三阳中量最大的,这种阳气它是输布于体表的,它的功能是温养肌肤、调节体温、防御外邪,因为人体体表的面积最大,所以这种阳气如果不强大的话,它就不可能“司开阖,肥腠理,卫外而为固”,是从一种生理角度来讲的,太阳阳气的量是最强大的,医家把它叫做“巨阳”,把它叫做“大阳”,这个阳气化生于下焦。我们刚才说过的,膀胱在肾阳的温煦作用下,通过气化化生阳气,通过太阳膀胱经和三焦向体表输布,所以《黄帝内经》才有“三焦者,膀胱也,腠理毫毛其应”的话。太阳的阳气化生于下焦,阳气在体表的不断消耗还需要借助中焦脾胃摄入的水谷精微来不断的补充能量,所以我们说太阳的阳气补充于中焦,太阳阳气向体表输布的过程中还需要借助肺气的宣发,才能够均匀的布达于体表,完成它在体表的这种温养,这种调节体温,这种防御外邪的功能,所以我们又说太阳的阳气宣发于上焦,我们上次课就讲到了这里。
我们可能在《中医基础》里或者在《黄帝内经》学过这样的一段话,“卫出下焦,卫出中焦,卫出上焦。”我们现在说太阳的阳气化生于下焦,补充于中焦,宣发于上焦。太阳的阳气和我们在《中医基础》里说的那个卫气是什么关系?应当说,太阳阳气输布于体表就是卫气,所以古代医家说“太阳主表而统营卫”。它的阳气输布于体表,在体表的阳气又叫卫气,所以说太阳主表而统营卫,当体表的阳气被风寒邪气所伤,那你当然把它叫做太阳病。这是我们上次课所讲的内容。
下面在太阳概说的第四个问题,我们谈一谈太阳病的证候分类和治法。
从太阳病的证候分类来说,总体上我们分了三大类,一类是本证,一类是变证,一类是类证。所谓本证是发生在太阳经脉,发生在太阳所主的体表,发生在太阳膀胱腑的本经、本腑的病变,我们把它叫做本证。
当然这个本证这个词,也不是张仲景的命名,而是后代医家给它说的。
变证是太阳病误治或者失治以后,使临床证候发生了异常变化,而新变化的证候又不属于六经病的,不能用六经的名称来命名的,就把它叫做变证,这人变证是由于太阳病失治或者误治而来的,我们把它叫做太阳病的变证。还有类证,它属于杂病,是在这种病的病程中,有些症状类似于太阳病,所以也列在太阳病篇,便于和太阳的本证相鉴别。就太阳本证来说,有邪气偏于浅表的,有邪气偏于内脏的。邪气偏于浅表的我们习惯把它叫做太阳表证,又因经脉循行于浅表,所以医家也把它叫做太阳经证。这里所说的“经”不是专门指经脉,而是指浅表的意思,和这个脏、这个腑相对而言的。对于说是太阳表证也罢,后世医家把它叫做太阳经证也罢,基本上可以分两大类,一类是有汗的,一类是无汗的。
因为太阳主表而统营卫,它是管理汗孔开合、调节体温的,所以太阳被风寒邪气所伤,它管理汗孔开合这种功能受到了影响,有的时候汗了开而不合就表现为有汗,有的时候汗了闭而不开,就表现为无汗。有汗的把它叫做太阳中风证,无汗的把它叫做太阳伤寒证。太阳中风在治疗上用桂枝汤,桂枝汤这张方子我们在学《中药学》的时候,学《方剂学》的时候,都学到过。那么无汗的就用麻黄汤,太阳表证就是这么简单。
可是在《伤寒论》原文中还涉及到和桂枝汤、和麻黄汤有关的许多东西,这些东西就是与这两个方子有关的其它适应证。这两张方子除了治疗太阳伤寒以外,其它还可以治疗什么证候。在太阳病篇有许多这样的其他适应证的条文。除此之外还有这两个方子的使用禁忌证,在什么情况下不可以用,还有这两个方子的加减应用举例,就是加减方证。这样的话就把文章给铺开了,所以它由简单的两个证候引出了两个方子,由这两个方子引出了这两个方子的其他适应证、使用禁忌证和加减应用举例,文章就展开了。
有汗的用桂枝汤,不可以用麻黄汤。有汗不可用麻黄,无汗用麻黄汤,不可以用桂枝汤,无汗不可用桂枝,似乎中风和伤寒之间,桂枝汤和麻黄汤之间有明显的界限可分,而不可以混淆。可是当我们在临床上遇到另外一种情况,这个病的病程时间已经很长了,营卫之气已经有所不足,而在表又有轻度的寒邪闭郁,你说这个时候用麻黄汤吧,营卫之气已经有所不足,而闭郁的这种邪气又不太重,用麻黄汤觉得发汗太过头。用桂枝汤吧,桂枝汤是个辛甘温的方剂,发汗力弱,又怕不能够把在表的闭郁的寒邪发越出去,所以单用桂枝汤也不合适,单用麻黄汤也不合适,因此张仲景就创立了麻桂合方,像桂枝麻黄各半汤,桂枝二麻黄一汤,桂枝二越婢一汤这三张方子,前两个纯粹是麻黄汤和桂枝汤的合方,用于表有小寒不解,营卫之气已经有所不足,而后一个方子是表有小寒不解,内有阳郁化热,证候又不如大青龙汤证那样严重。这三张方子我们后世医家把它叫做小汗方。这都属于太阳表证的范畴。
当太阳表邪不解,邪气循经入里的时候,就可以出现膀胱的腑证,因为经脉和脏腑都是相联系的,经脉既是气血运行的通道,也是病邪传播的通道,还是治疗信息传达的通道,所以当太阳经表有邪,邪气不解,就可以循经入里,邪气进入膀胱之后,可以出现气分证,也可以出现血分证,出现气分证就是气化不利,就形成了太阳蓄水证。太阳蓄水,膀胱气化失司,废水的排出功能发生了障碍,就可以出现小便不利、小便少津液不能够化生,津液不能够输布上承,在上面就出现了口渴、消渴、渴欲饮水这样的津液缺乏的证候。水蓄下焦,阻遏下焦气机,病人就有少腹苦里急的这种感觉,同时,这种证候是从太阳表证邪气循经入里而来的,如果还有太阳表邪不解的话,还可以有脉浮,或者说脉浮数,身微热这样的一个表证,这种证候叫做太阳蓄水证,治疗用五苓散,外疏内利,表里两解。这是太阳腑证的第一个证候。
太阳腑证的第二个证候是血分证,是太阳表邪循经入腑化热,热和血结于下焦,大家说了,膀胱是水府,哪有什么血?膀胱壁不是有血液的循环吗,整个泌尿系统不是有血液的供应吗,所以蓄血证它是整个泌尿系统的血液循环、微循环的障碍。所以血和热结于下焦,病人就在少腹部表现了或者少腹急结或者少腹硬满这样一组证候。又由于太阳膀胱经的经别散布于心,所以当下焦血热瘀结,瘀热邪气循经上扰心神的时候,可以出现心主神志的功能失常,出现如狂,或者发狂这样的精神症状。治疗就根据瘀血的轻和重来分别选用桃核承气汤、抵当汤或者抵当丸。比方说,热重的,热势也比较急的,瘀血也刚刚形成的,在治疗上应当以泻热为主,化瘀为辅,那就用桃核承气汤,以泻热为主,如果瘀血凝结的程度比较重,瘀血的病势也比较急,而热邪已经收敛,这个时候就用抵当汤,以破血逐瘀为主。
如果瘀热互结,瘀血虽然已经成形,但是瘀血的病势去非常和缓,热邪虽然有,但是热势却非常轻微,这个时候我们就用抵当丸化瘀缓消。
所以上述我们讲的表证有腑证,它的病位都在太阳经和腑,或者说在太阳所主的肌表,因此都属于本证的范畴。
至于太阳病篇的变证,我们刚才提到过了,太阳失治或者误治以后,证候发生了变化,而新变化的证候又不属于六经病的,我们把它叫做太阳变证。太阳变证的类型或寒、或热、或虚、或实、或者在脏、或者在腑,或者在胸腹腔,变化多端,对于这类的证候怎么治疗?那就是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者补之,实者泻之,并没有什么具体的、确定的、固定的治法。所以在《伤寒论》的第16 条里,对变证的治则提出了“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的基本原则。这个原则我们在讲原文的时候都会给大家讲。
至于太阳病篇的太阳类证,它举了什么悬饮的例子,痰浊郁阻胸膈的例子,在这些病的病程中,有些表现类似于太阳表证,放在这里便于和太阳病作鉴别。
这样的话,我们把太阳病的大概情况就介绍完了,下面我们讲具体的原文。
我们这次用的教材是五版教材,我们虽然是用五版教材,但是我们主要是用五版教材中的原文,我们并不是讲教材中后面的讲解。打开讲义第9 页,我们首先看太阳病的纲要,第9 页第一行,“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1)”后面有个小括号写了个“1”,那么小括号写这个“1”是个什么样的序列号呢?是按照赵开美《翻刻宋版伤寒论》“辨太阳病脉并治上”的第一个条文,不过我应当说明的是赵开美《翻刻宋版伤寒论》原书上并没有序列号,后人为了学习方便,把赵开美《翻刻宋版伤寒论》的条文按照原来的那个序列,编了1、2、3、……,一直编到398 条。我们的讲义是打乱原文的次序,重新归类编排的,为了使大家知道这个条文在赵开美《翻刻宋版伤寒论》原书中的次序,所以后再用个小括号标上它的号码,这号码就是这么来的。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作为太阳病篇的第一条,它以“某某之为病”这样的句式来描述,其实“太阳为病”这就是一个完整的主谓词组,指太阳这个系统发生了疾病,把这个“之”字加在这里,它有什么意思,什么作用呢,取消了句子的独立性,这不引起了下文,必须要说太阳为病以后,得了病以后,它会有什么要的表现呢?有脉浮,有头项强痛,有恶寒这样的临床症状,所以以后每一经的病,我们遇到“某某之为病”的时候,那就提示我们这就是这一经病的提纲。
所谓提纲,它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个条件,作为一个提纲,说明这经病它的主要证候、主要内容是什么。比方说太阳病,它的主要证候、主要内容是表证,因此它应当以一个表证的条文作它的提纲,这是一个条件,就是作为一经病的提纲,应当提示这经病的主要证候、主要内容。
作为一经病的提纲它应当表述出来主要证候的或者是临床表现,或者是病机的本质,或者是病变特点。这是不固定的。我们现在还没有学后面的内容,比方说太阳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作为提纲,它就说明了这是一个表证的临床特征,它说明太阳病主要是表证。而作为表证来说,它的主要症状应当有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这两条就够了,它就可以作为一个提纲。以后我们讲到其它病的提纲的时候,我们就检验检验它够不够这一经病提纲证的条件。
下面我们就具体谈谈“脉浮”。我们在学《诊断》的时候都知道“轻取即得,举之有余,按之少力,如水漂木”,这就是脉浮。它体现了一个什么样的病理变化呢?它体现了体表受邪,正气抗邪于表,气血浮盛于外。因为脉象是反映人体气血运行状态的,当血气浮盛于外时,这个脉必然应之而浮。所以浮脉主表,在临床上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后世医家就有一种说法:“有一分浮脉就有一分表”。不过我们应当注意的是这个脉的浮与不浮,应当和这个人的基础脉象相对照的。比如说有的人他比较胖,皮下脂肪比较厚,平素他的脉,一个很胖的人的脉,你要使劲往下按才能摸得着,他得了表证,正邪抗争于表,你轻轻地按照摸一般人的摸脉的方法,轻轻一摸,你摸不到,因为他的脂肪太厚了,再往下按的时候摸到了,你不能说他的脉不浮,因为和他生理的脉象相比较,他可能已经浮出来了。而对于一个很瘦的人,皮下脂肪很少的人,你甚至把胳膊放在这,能够看得见动脉搏动的这种人,他既没有表证的表现,你一摸他有脉,轻取既得,你就说他是表证,这个就不一定,不一定能够作为一个诊断依据了,所以脉的浮和不浮,这主要是以他本人的基础脉象作为参照。相对来说脉浮可以主表,这是一个我们要注意的。
另外,浮脉主表,那么必须是“举之有余”,“有余”就是有力,他提示了正气能够抗邪于表,而不是轻取既得,那么一按呢,就是中空,那就是芤脉那种脉象。或者是呢,轻轻地一摸有,稍稍地一按,一点力量都没有,那有可能是虚阳外浮,我们都不能把它当作主表的浮脉。另外,这个浮脉主表,在临床上具有比较广泛的意义。过去我总觉得就是我年轻的时候,我觉得感冒了之后,脉经取既得这才叫浮脉,实际上表证的意义是非常广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