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Q上了大银幕,还是阿Q吗? | 梅子酒·早茶夜读234

234丨阿Q正传

梅子酒金句

如果未庄对于阿Q

是一个彻底冰冷的存在,

他回去的意义何在呢?


阿Q上了大银幕,还是阿Q吗?

文/ 梅子酒

春节回家高铁上,我翻出了1981年严顺开主演的电影《阿Q正传》来看,这部电影由陈白尘先生编剧,事后觉得不过瘾,又找来了当时的电影剧本来跟鲁迅先生原作比对着读了几遍。

兴许是影像艺术表达的特殊性——有时候文字里可以省略的部分,在画面里却不可省。整体感觉,这部电影忠实于原著,忠实到很用力地去解读、还原,试图去说出原著不曾说开的那些话。

我不是很喜欢改编剧作最后部分的画外音:“阿Q死了。他虽没有女人,但并不如同小尼姑所骂的那样‘断子绝孙’,因为据考察家们考证说,阿Q还是有后代的,而且子孙繁多,至今不绝。”

这段在原作里是没有的,原作结尾是这样一段:“至于舆论,在未庄是无异议,自然都说阿Q坏,被枪毙便是他的坏的证据;不坏又何至于被枪毙呢?而城里的舆论却不佳,他们多半不满足,以为枪毙并无杀头这般好看;而且那是怎样的一个可笑的死囚呵,游了那么久的街,竟没有唱一句戏:他们白跟一趟了。

倒是觉得,这样一个结尾,只说事不议论,只描摹不表情,是最典型的鲁迅式的挣扎于克制与爆发之间的充满张力的表达方式,所蕴藉的力量与深意,远远丰富于改编剧作里那一段画蛇添足式的画外音——如果没有这段画外音,其实也不影响影片本身的结构和表达啊。

中国传统书画艺术里,“留白”被认为是一种很高的境界,放到写作里,大概就是言有尽而意无穷吧。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给人就是这样一种感觉,什么都没怎么说,却又好似什么都说透了。

改编剧作里对原作中两个配角的处理倒是非常有趣。一个是小D,另一个是土谷祠管祠老头。在原作里抢了阿Q饭碗还跟他打架的小D,在改编剧作里变成了阿Q的“迷弟”,在阿Q被枪毙后还独表异议:“我看啦,阿Q哥还是一条好汉!”而原作中出场并不多的“势利眼”土谷祠管祠老头,在改编剧作里化身为照顾阿Q的“老父亲”形象,他的戏份甚至成为全剧最富温情的存在。

我想,陈白尘先生这两处解读真正体现了他的用心和用情。

鲁迅先生在1934年11月18日写的《寄<戏>周刊编者信》里说:“今天的《阿Q 正传》上说:‘小D大约是小董罢?’并不是的。他叫‘小同’,大起来,和阿Q一样。”

鲁迅先生是绍兴人,吴语发音里,“同”的声母就是“d”,发音确实跟“董”很像。而他特意指正小D不是“小董”,而是“小同”,意思相当明确了——小D就是阿Q的后继者。而陈白尘先生的处理,可谓是把鲁迅先生的意志坚决贯彻到底了。

全剧九个章节里,除了序和阿Q与吴妈那章里没有小D以外,其他章节总能见到小D的影子,听到他的喝彩声也好,看到他的模仿秀也罢,在精神上,他无限认同着阿Q,而在现实里,他又逐渐取代了阿Q。直到结尾在为阿Q辩解后,“小D说罢,便站起身,并向我们走来。小D就像阿Q那样地懒洋洋含着短旱烟杆慢慢向我们走来”。

至于对土谷祠管祠老头这个角色的创造性改编,则是陈白尘先生对阿Q这个人物最大的同情使然。这个管祠老头,在剧中照顾阿Q,为他掌灯,替他留门,心疼他,提醒他,数落他,在阿Q调戏吴妈东窗事发之时还拿出自己的积蓄替他打点地保,为的是能保住他的破棉袄,不至于让他受冻……这些描写,都是原作中没有的,真是一个“神父”般理想化的存在,给了阿Q在这个冷漠的未庄里唯一的温暖。

鲁迅先生早在1930年时就《阿Q正传》改编问题曾说:“我的意见,以为《阿Q 正传》,实无改编剧本及电影的要素,因为一上演台,将只剩了滑稽,而我之作此篇,实不以滑稽或哀怜为目的,其中情景,恐中国此刻的‘明星’是无法表现的。”

有人批评陈白尘先生对管祠老头这一角色的改编,指摘其削弱了原作的批判性。但我们很难去完全否认现实中这样一种存在的可能性,如果未庄对于阿Q是一个彻底冰冷的存在,他回去的意义何在呢,如仅凭荣归故里扬眉吐气的快感驱使,倒是真显得只剩滑稽和悲哀了。

不知鲁迅先生如果能看到陈白尘先生的这样一部改编作品,以及严顺开先生的演绎,会作何感想和评价?

「阿Q正传」

2019.3.18~2019.3.22

作为“三无”产品的阿Q | 江河

阿Q如果活在当下,能住在哪里?| 邱小石

孙伏园出趟差,把阿Q出死了 | 绿茶


重要通知

本号从明日起

将逐步移至

公众号“读邻”发布

也就是原“阅读邻居”哈

阅|读|邻|居

读不孤    必有邻

微信号:yuedulinju

大家扫码关注起来

大家扫码关注起来

大家扫码关注起来

当然

近期,两边将同步更新的

扫码购课

关注早茶夜读,从此阅读有谱系

每晚9:30,不见不散

本期主题

祝福

下期主题

孔乙己

上期主题

本期编辑: 白水

早|茶|夜|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