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如何成为全球生物制药中心?

 新加坡如何成为全球生物制药中心?路径是如何走出来的?

未来之城

2000年6月,新加坡启动了一项国家倡议,要在15年内建成全球生物医学科学中心(BMS)。我们都知道这个岛国被评为世界上最具创新精神的国家之一,拥有强大的工业生态系统,为药物开发、临床研究、生产和医疗服务提供动力,同时新加坡也成为地球上最繁荣的国家之一,人均GDP远高于大多数发达国家,失业率很低,拥有主权国家AAA信用评级新加坡无疑已经成为了“全球商业、金融和交通中心”,20年过去了新加坡最终实现了目标成为了一个“世界级”制药和生物技术产业中心。回顾过去自2000年以来,新加坡制药行业的产出增长了两倍,突显出类似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态势。

01

从跨国公司玩家聊起

PSC生物技术运营总监Micsko表示,新加坡目前的生物制药市场是跨国公司在地理上的整合,包括艾伯维、爱尔康、安进、葛兰素史克、Kaneka、龙沙、默克夏普、蒙迪制药、诺华、辉瑞、罗氏、赛诺菲和Shire。许多都位于市中心的大士生物医学园(Tuas Biomedical Park)和附近的Biopolis,前者是占地300公顷的一系列制造设施,后者是2004年建成的7栋生物医学研究大楼。Micsko说,尽管已经有了密集的发展,但迄今为止“还没有FDA或欧盟的重大监管观察”。

生物制药全球朝阳

新加坡经济发展局(EDB)生物医学科学主管Nigel Cheong在2017年8月的ISPE新加坡分会会议上发表了关于新加坡生物制药产业的主题演讲。他将该国描述为“亚洲领先的生物集群”,拥有超过50家制造工厂,雇佣超过1.8万人;50多家研发中心和2000多名私营部门研究人员;拥有30多个地区总部,7600多名员工。报告还强调了一些最近的“亚洲第一”生物制剂企业在新加坡的具体投资,包括安进公司推出世界上第一个商业规模的“下一代”一次性设备,诺华的最先进的生物技术生产大型和小型卷以及其技术能力中心,和AbbVie校园生物制剂和生产小分子。

人才优先

最后,该主题概述了一个“供应商、解决方案提供商、研究机构和学术界的生态系统”,创造了一个有利于该地区生物制药行业增长的环境。这包括提供集成分析技术的元素,如过程控制系统、传感器系统和过程分析。上游和下游的生物处理技术和能力完成了“生态系统”。“在研究和学术方面,新加坡A* star有多个组成部分——科学、技术和研究机构——以及南洋理工大学、南洋理工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新加坡科技与设计大学和新加坡理工学院等机构。该报告截至2018年5月,数据显示新加坡生物制药的增长引人注目。根据EDB的数据,新加坡的生物医药制造业比前一年增长了17.7%,在集群内,制药行业增长了19.2%。

新加坡在人才培养上费尽心思

02

如何导入行业

自1972年GSK在新加坡设立阿莫西林(amoxicillin)工厂以来,该国的制药生产基地规模一直在增长。“你可以说'pharmaca boom(制药公司的繁荣)’是在2006年和2007年出现的,伴随着大量的生物投资,”No Deviation Pte Ltd的首席执行官和创始人Winnepenninckx说:他于2008年来到新加坡,作为一名工艺工程师,与总部位于比利时的葛兰素史克(GSK)合作开发一种新的疫苗设施。

人才、资金、耐心

曾任诺华新加坡制药制造有限公司(NovartisSingapore Pharma Manufacturing Pte, Ltd.)全球工程高级技术专家的副总裁指出,新加坡的制药业起步于进口基础知识。她说:“新加坡很独特,有很多来自欧美的知识。”“如今,新加坡正在开展自己的研发。” 这有一些隐性优势,因为这个行业“大多已经成熟,有来自其他地方的专家和研发人员。”新加坡是知识的'接收方’。”不过,刘指出,这个岛国正在寻求更多的工业自主权。“我们正在建立一个坚实的基础,但这可能在某种程度上阻碍创新。我们需要专注于本地的发展:新加坡希望建立自己的生物制药工业。”

本土化

Micsko认为,尽管新加坡有许多知名的生物制药企业,但“对整个生物制药行业来说,新加坡还是一个相当新的国家,这带来了一些挑战。”开发行业劳动力的努力包括在北美和欧洲进行的培训项目,新加坡自身也是一个培训中心,外籍人士来这里培训当地劳动力。但这是一把双刃剑。他们希望增加本地员工数量,但主要是由外籍领导为这里的设施做出关键决策。问题是,从外派领导岗位转移出去,将会失去一些经验和专业知识。” 他认为:实现更自主的内部员工队伍的途径是利用这些项目培养本土高层领导人。

重复一遍:人才最重要!

03

挑战与机遇

新加坡面临的一个挑战是“这里几乎没有完整的产品——尽管默沙东有灌装和包装——并且没有实质性的本地市场。”当地生产的产品被送往世界其他地方,成为供应链的一部分。另一个障碍是人力资源的消耗,这是一个持续的问题。例如,快速发展的金融业,从制药行业吸引了有能力的人才。“许多生产场所需要人力,此外,高昂的生活费用加重了人才向其它行业的流失。”

没有一个完整产品

制药行业的快速技术创新——人工智能、机器学习、3D打印——也引发了人们对该国年轻、保守(即不愿承担风险)劳动力是否准备好迎接这些变化的担忧。“我们使用基于风险的方法,”“有时人才可能比我们需要的更保守一些,”Micsko说。

技术创新

当然新加坡也有几个有利条件,在《福布斯》(Forbes) 2018年“最佳商业国家”榜单上排名第九,在传统基金会(Heritage Foundation) 2018年“经济自由指数”中排名第12位,仅次于香港。米斯科还强调了这个岛国作为东南亚中心的令人羡慕的地位。“你可以在两到四个小时的飞行时间内到达任何地方。飞往泰国、中国、印度很容易,这很便利。”

新加坡机场四通八达

Winnepenninckx说,生活质量是另一项资产。“它在几个层面上都非常稳定。当然,这里的政治是稳定的。但你也要考虑到,我们这里没有台风或地震,这在其他亚洲国家可能是问题。这里也拥有一个非常稳定的气候,没有太多的季节性变化。”

气候稳定

这对制造商来说是一个利好,他继续说道。“例如,虽然湿度确实造成了每平方米更高的运营成本,但这被其他因素抵消了。“如果企业在前端建立正确的方式(比如针对湿度的规划),它们将很好地定位于高效运营,因为移动元素较少。这里温暖而潮湿,但这比应对不断变化的气温和亚洲其他地区的自然灾害要好得多。这就是为什么尽管生活成本很高,“还是有很多来自印度和中国等地的人被吸引到新加坡。”这里的人口受教育程度非常高。”米斯科还赞扬了该国坚定的年轻劳动力。“这里的人喜欢努力工作。很多业务都是全天候运行的。”

人才优势

04

新加坡智慧城市更利于成为全球生物制药中心

BMS是新加坡经济的主要支柱,委托代理国际亚洲运营副总裁Tim Howard说。“这个国家对成为生物技术领域的领先者有着浓厚的兴趣。新加坡已经通过国家资助的项目投资于其未来的劳动力,旨在为新加坡生物技术产业建立一支技术强大的劳动力队伍。”

已经成为支柱产业

Winnepenninckx说:“这是一座智慧城市。他们降低了生产成本,实施并促进了卓越运营。这些全部浓缩在大约20平方公里内。“这创造了一些真正的运营效率。有一个浓缩的知识库,这促进了沟通和合作的文化。他解释说,缺点是前面提到的对人的竞争。生物制药制造商咨询委员会(biopharpharmaceutical Manufacturers’ Advisory Council)帮助达成了一些协议,防止竞争公司之间互相挖墙脚。

智慧城市

新加坡是PIC/S(Pharmaceutical Inspection Co-Operation Scheme.14)的一部分,这是一个美妙之处。”Meow Boon Hoe(新加坡卫生科学管理局海外审核副主任/高级GMP审核员)在2018-2019年是PIC / S时任主席,从遵从性的角度来看,这是一个很好的营销优势。这是至关重要的,因为缺乏本地市场,需要出口。这与泰国等地形成了鲜明对比,泰国有1亿本地客户。

PIC/S

总而言之,新加坡在充分规避劣势之后,充分发挥优势成为了全球瞩目的生物制药中心之一!

全球化是融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