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赋》尘埃落定,“公元前221”这个...

《大秦赋》尘埃落定,“公元前221”这个日子,打了无数“妄议”者一记响亮的耳光。

从《大秦赋》热播开始,“妄议”之声就不绝于耳,如今长达78集的《大秦赋》终于尘埃落定。请记住《大秦赋》尘埃落定的日子:《大秦赋》叙述的“大秦”故事落幕于公元前221。
这个日子,用著名历史学家翦伯赞主编的《中外历史年表》中的话说:这是秦王赢政统一之业成的日子。公元前221,这个日子至少打了三类“妄议”者一记响亮的耳光。

1.打了“忽视历史常识、历史规律,‘道德’大棒挥错地方”的‘妄议’者的耳光。

作为历史常识,最基本的不过是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作为《大秦赋》所叙述的历史事件的时间,终止于“大秦”“统一大业完成”的公元前221。

作为历史规律,任何一个以压迫人剥削人为根本特征的统治阶级,在其开始时,所以能够建立其统治地位,就是因为它顺应了历史潮流滚滚向前的发展大势,代表了当时各阶层最广大人民的利益。

“大秦”之所以完成这一统一大业,就是因为它代表了,顺应了,符合了这一规律。而其时的所谓“六国”说穿了不过是在——维护自身作为周朝分封贵族者自身的私利,热衷于维护分裂局面的逆历史潮流而动者。

这时的“大秦”展现了其励精图治,与民生息,发奋图强,开明向上的气势。秦东方各国贤才皆入秦,正反映了“大秦”的清明宽容,也反衬了六国的污浊、昏乱,用著名史学家钱穆在《国史大纲》中的话说:“秦之富强,得东方游仕之力为多”。所以,杜牧《阿房宫赋》中的话:“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实乃千古至理。

2.打了“忽视艺术规律,以‘暴政’横砍乱批”者一记响亮的耳光。

请记住“公前221”这个日子,显示了《大秦赋》的艺术定格、艺术主题——六国统一于秦,这一千古伟业。

《大秦赋》以恢弘的艺术气势所展现的“大秦”,是“开启统一大业,到完成统一大业”时的“大秦”,既非“秦始皇”时的“秦”,亦非“秦朝”的“秦'。所以《大秦赋》是名符其实的“大秦”赋,这不是《秦始皇赋》,亦非《秦朝赋》。

如果在某一部“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的《始皇赋》,或《秦朝赋》中,不如史实所载全面反映秦始皇暴虐的另一面,则“暴政”一类的指责,大有用武之地。至于用在《大秦赋》上,实在用错了地方。鲁莽容易被人错当成无知。

3.打了“攻击一点,不及其余”的形而上学思维者的“妄议”一记耳光。

此类“妄议”者,与前两类“妄议”者,在思维方式上其实是共同的,都是形而上学式的:“绝对地肯定一切,否定一切,攻击一点,不及其余”。
只不过前两类有的出于忽视,有的出于鲁莽,于是不分青红皂白,乱批一气,其“诚”可佳,其“情”可赞,其行可“怜”。但这后一类往往故意为之。但“公元前221”,同样给了这类人一记响亮的耳光。

再重复一遍:《大秦赋》是“开启统一大业,到完成统一大业”的“大秦”赋,是“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的《大秦赋》;既非“秦始皇赋”,亦非“灭秦者,秦也,非天下也。”的“秦朝赋”。

(0)

相关推荐